快好知 kuaihz

18世纪末 欧洲开始轻视中国

作为世界两大文明中心,分处亚欧大陆两端的中国欧洲曾长期相互隔绝。随着近代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欧洲才开始逐渐从深层次上认识中国,并一度对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发出由衷的赞叹。不过由于历史发展的曲折,到18世纪末期,欧洲人的“中国观”发生了逆转。

欧洲曾对中国的一切推崇备至

在17~18世纪长达百多年的“中国热”期间,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而欧洲则仍在经受着教派纷争和战乱之苦。因此,面对美好的中国图景时,整个欧洲都无比惊羡。无论是在物质、文化还是政治制度方面,欧洲都对中国极为追捧,以致于在1769年曾有欧洲人写道:“中国欧洲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知名。”

与此同时,欧洲的知识界则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的文化成果。早在1697年,第一位全面认识中国文化的欧洲学者莱布尼茨就曾写道:“我们从前谁也不相信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美满、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东方的中国,给我们以一大觉醒。”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就对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曾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1755年,由伏尔泰改编的戏剧《中国孤儿》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次上演,立即引起了巨大轰动。在其巨著《风俗论》中,他更是表现出对中国文明的强烈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不但知识界开始借鉴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文官制度,许多政界人物也纷纷效法中国。1756年,在法国重农学派政治家魁奈的极力说服下,路易十五甚至曾仿照中国皇帝的样子,举行了一场祭奠土地的仪式。

欧洲知识界嘲笑中国文化

然而到18世纪中期以后,许多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一改“中国热”流行时的论调,转而鄙视中国文化。比如孟德斯鸠在写《论法的精神》的时候,就认为中国的政体是一种暴政。另一位法国思想家沃尔内也把中国政治概括为棍棒专制主义。同一时期的法国作家德·萨德甚至描写道:“中国皇帝与官吏不时地采取措施,逼迫人民造反,然后从中获得血腥屠杀民众的权力。”

在这种氛围下,18世纪末的法国还出现了一股批判讽刺伏尔泰“崇拜中国”的思潮。

1770年,有一个自称杜尔班的人在巴黎出版了一本名为《锡兰游记或哲学家游记》的书。该书嘲笑的对象是一位叫阿尔法·拉比尤斯的有“东方癖”的哲学家。作者声称,中国根本不配所有的阿尔法·拉比尤斯们给它制造的名声,“中国出过哪些艺术家?直到17世纪,他们还是那套没有明暗对比的绘画,没有声部的音乐,没有布局的建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18世纪末 欧洲开始轻视中国  欧洲  欧洲词条  世纪末  世纪末词条  轻视  轻视词条  中国  中国词条  开始  开始词条  
杂谈

 小论传统节日

    “一谈起过节,中国人最能想起的就是,过节要吃什么,而不是玩什么和做什么。有着几千年的中华美德的优良传统节日变成了一个个的吃...(展开)

杂谈

 超越自我,展翅2020

时光如水匆匆逝,又到一年岁末时。转眼,我们迎来新的一年,接来这万众瞩目的2020,唤来这生机勃发的2020。每一个明天都需要今天来把握,每一个成功都蕴含着执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