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无知之知:故事出处、什么意思、通俗解释、寓意启示

生活于15世纪的库萨的尼古拉(Nicholas Cusanus,1401—1464)在《论有学识的无知》一书中写道:“由于我们追求知识的自然欲望不是没有目的的,它的直接对象就是我们自己的无知。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实现这一欲望,我们就会获得有学识的无知。甚至对最热情地追求知识的人来说,也不可能有别的东西对他更有益处;那就是他确定在他本人的那个特定的无知中获得最深的认识;谁对他本人的无知认识得越深,他的学识就会越多。”

仔细玩味“有学识的无知”这一命题,会发现库萨的尼古拉至少说了两层意思。首先,求知的底色或前提是无知,所以,无知是求知的原因和动力。同时,无知也是求知的目的,即满足无知的需求,消除无知的缺乏状态。其次,衡量其学识所达到的高度的标准,也就是人们在无知的领域中的深入程度。依照库萨的尼古拉的思路,人们的知识都是通过类比获得的,即通过已知之物来探测未知领域。如普罗泰格拉所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在外在世界的所有探索,都反过来映射出人自身的形象。就像向着遥远的地平线奔跑的人,身后的影子在渐次拉长,但回过头来,除了自身之外,人们依然一无所获——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所谓学识的增长,就是对自身之无知的更深入的认知。

换一句话来表述“有学识的无知”,即“学识不过是无知的影子”,或者“任何学识都是自我在未知领域中的投射”。维柯在《新科学》一书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切语种里大部分涉及无生命的事物的表达方式都是用人体及其各部分以及用人的感觉和情欲的隐喻来形成的。例如用“首”(头)来表达顶或开始,用“额”或“肩”来表达一座山的部位,针和土豆都可以有“眼”,杯或壶都可以有“嘴”,耙、锯或梳都可以有“齿”,任何空隙或洞都可叫作“口”,麦穗的“须”……从任何语种里都可举出无数其它事例。这一切事例都是那条公理的后果:人在无知中就把他自己当作权衡世间一切事物的标准,在上述事例中人把自己变成整个世界了。因此,正如理性的玄学有一种教义,说人通过理解一切事物来变成一切事物,这种想象性的玄学都显示出人凭不了解一切事物而变成了一切事物。这后一个命题也许比前一个命题更真实,因为人在理解时就展开他的心智,把事物吸收进来,而人在不理解时却凭自己来造出事物,而且通过把自己变形成事物,也就变成了那些事物。

知识起源于无知,因为无知,所以便以自身为标准去度量外物,从而把自身投射到外物之中,比如在针上投射了自己的“鼻”,在河流上投射了自己的“口”。但是,人类的知识无论如何发展,他的知识总不过是人自身的影像,他的知识越是发展,他就越加深刻地体验到自身的无知。如果我们套用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这便是一个“无知→学识→无知”的辩证过程。

同样具有深刻辩证思想的道家始祖老子也提出过类似的命题,他说:“知,不知,尚;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老子》第71章)有学识,但依然能够知雄守雌、抱朴守拙,能够保持“无知”的状态,“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闪闷。”(《老子》第20章)老子的这种状态,真可谓是“有学识的无知”的绝妙注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寓意  寓意词条  通俗  通俗词条  无知  无知词条  启示  启示词条  出处  出处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