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大明王朝是被谁干掉的》作者杜车别自序

钱穆说:“过去不能包孕未来,不能控制未来,则此过去便成死绝,便成寂灭,亦便于历史无关。”我之所以对明代历史特别感兴趣,正因为明代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关键节点。澄清明代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在于明代本身,更在于对华夏文明文化思想价值的认识。

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但也有偶然性。历史道路总体是进步的,但进步的过程又必然是曲折迂回的。一些人因为明清迭代,就认为清比明更有活力、更进步,而中国近代的落后是中国固有文化的劣根性导致的结果—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从始至终保持强大坚固的文明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从不存在。如果西方因为古希腊、古罗马最终灭亡,就因此对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弃若敝屣、彻底否定,那就不会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近代的再度崛起。文明从来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新高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妄图彻底推倒自己的固有文化另起炉灶或简单抄袭模仿外来文化,结果只能陷于愚昧野蛮,或沦为附庸,难以对世界文明作出有自己独特价值的创新性贡献。

通过重新认识明朝,特别是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可以真正树立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心。中国文化自身本就具有开放进取的精神,从来不缺乏自我革新自我进步的能力。同样要清楚,我们提倡复兴中国文化不是复古,不是认为中国的思想文化越古越好。恰恰相反,中国的历史尤其是明代的历史本身就证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不断进步的。在当今时代要复兴中国文化,首先是在华夏文明已经达到的高度上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希求回到几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平。

在当今时代复兴中国文化,也不是要把某个中国古代思想家或学者当成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或将其言论当成教条,而是要真正恢复中国文化开放自信包容进取的精神,要恢复传统文化那种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的傲气,恢复君子和而不同的宽容,恢复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恢复那种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化的复兴。

从总结历史教训而言,宋明社会中那些看似涣散的个性解放、看似效率低下的平民力量对皇权的约束、平等精神的崛起等,才代表当时的历史应该前进的大方向。但沿着某个方向过于顺利地直线式前进,有可能跌入陷阱乃至深渊。对于这个过程的认知,应该避免两种思想误区。一种是,因为大方向是正确的,就认为实际的方针策略应该不顾一切都指向这个方向,任何迂回后退都是犯罪,哪怕前进的道路上充满各种陷阱,也不懂回避后退。另一种是,因为在具体的情境下正确策略是迂回甚至后退,就错把后退本身当成了进步,而把另一方当成反动分子,甚至无条件推广到一切情况下,把长期维持这种后退当成了天经地义。

而所谓的思想误区又往往和不同的利益集团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转变成左右政权方针的巨大力量。不能因为进步的大方向是某个利益集团坚持的而又导致了具体策略上的灾难性失败,就否定其本身的进步属性;但也不能因其大方向上的进步,就否认其在具体政策上呈现的自私短视。历史的是非对错,绝非舞台戏剧那样简单分明,从历史中得出正确的经验教训并非易事,需要有识者长久的耐心、牢慎与公允。

本书部分主要内容已在网络上发布多年,一些观点也不断扩散。此次出版,增加修改了一些内容。我并不希望能说服所有人,一部分人读后能有所启发、感悟,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历史有更深入的思考,足矣。

二〇一七年三月二十五日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大明  大明词条  王朝  王朝词条  自序  自序词条  干掉  干掉词条  作者  作者词条  
杂谈

 说东说西,不说东西

总想在这生活中留下一些笔墨,从荒芜的生活写出一个世界。可又不知要写些什么?莫非我真的是除了写悲观的事,就没有题材可写?如果是,那就悲观了。生活太过风平浪静,对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