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不仅是指自然的春光,更有其隐喻意义。它也是一个人内心世界里时时刻刻闪烁着希望、理想、信念的“春光”。
北方四月才芳菲,正值春光明媚,原野花开,青草茵茵,柳枝摇曳,百鸟欢歌。我们怀着对春天的憧憬和希望去欣赏水光山色,饱览祖国大好河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为控制疫情,减少出门,宅在家里的时光,或在工作之余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欣赏一首经典诗词,依然可以在书或诗的字里行间感受明媚“春光”的惬意,体悟“春光”的意蕴和人生哲理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不负时光,不负卿;不负春光,不负己”的另一种体验和作为。感受诗文中“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惊喜,以及春风拂面、别有洞天的诗情画意!
“各样花草都仿佛正努力从地下拔起,在温暖日头下,守着本分,静静的立着,尽那只谁也看不见的手来铺排,按照秩序发叶开花。” ——沈从文《春》(选节)
读着这小段鲜活灵动的文字,眼眸和思绪似乎来到了春意融融的幼儿园,外孫和一群孩子们手拉手静静地站在那里,正在等待阿姨喊“预备齐,开始!”
“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绿了。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阳光温柔地对着每个人微笑,鸟儿在歌唱飞翔,花开放着,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闪耀着,红的星,绿的星,白的星。蔚蓝的天,自由的风,梦一般美丽的爱情。”——巴金《春天里的秋天》(选节)
读着巴老栩栩如生,像火苗一样跳动的文字,一派生机勃勃,诗情画意的景象浮现在眼前,不由得让人沉醉其中...
“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喜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起春 也会觉得欢喜。
"春!’你听,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帖而具足对称的美!这么美的名字所隶属的时节,想起来一定很可爱。”——丰子恺《春》(选节)
这是我读到对“春”最熨帖、最惬意的描述。
此时此刻,“春”像一位待字闺中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我面前,刘海儿齐眉,眉似弯月,双眸闪动如小溪流转的浪花,脸颊晕红若飞霞,笑靥盈盈似微醺。
“冬天使人匆匆,而春天让人放缓了脚步,这或许是为什么冬天显得那么长而春天总觉得那么短的原因吧。正因如此,冬天回忆的东西又多又沉重,反倒是春天里却没有多少美妙的回忆。当春天再次走过冬天所行进的道路时,就多了一些原本没有的感觉,像是春天点亮了你心中的一盏灯似的。冬天的路,感觉又烦心又漫长,等车也是如此,到了春天,你还没好好呼吸一口温暖的风,车就来了,还没看清楚车窗外的大字招牌, 目的地就到了,总有些不尽兴的感觉,美好的感觉,都希望他能多停留一会儿。春天带着温度,去融化冬天的路,在春天走冬天走过的路,思考的是冬天的冷,而这些,无疑在春风下自然而然的就不重要了。很多的创伤,就是这样突然好了起来,没有明显的征兆。”——张爱玲《春天里》(选节)
张爱玲在她的作品《春天里》对比了冬天和春天的不同。冬天沉重而漫长,但春天却如此温暖而欢乐。于是春天便多了一种“使命”感——带着温度,去融化冬天的路。
在电影《二十四城记》中看到这样一段字幕:秋叶繁多,根只有一条,在我青春说谎的日子里,我在阳光下招摇,现在,我萎缩成真理。——叶芝
字幕出现这行文字的时候,先是惊艳,震颤心弦。回来上网查询,记录下中文译本全文,反复品读,触动之大,前所未有。仅凭自己初中学历的脑袋,理解之浅薄无以言表。但总感到其中意蕴丰富,哲理深邃,似乎有一样很大的东西藏在里边。
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年青时花叶婆娑,在阳光里恣意招摇。树根是它唯一的命脉和灵魂。年轮随着岁月的沧桑,逐渐修正着摇曳多姿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浪漫。而今,虽然已经成熟,也有了丰富的阅历和智慧,但枝叶已经枯槁凋谢。即便如此,一切都将化作自然的结局。
1912年,诗人叶芝在为英文版《吉檀迦利》作序时,遥想身在印度的晚年泰戈尔,他虔诚地写道:我的国王,你就像一个素昧平生的普通人,自动地进入我的心里,你在我一生中飞逝的流光里,盖上了永生的印章。希望这辑“随时间而来的智慧”的老人肖像,也在我们心中盖上永生的印章。
爱尔兰诗人叶芝《随时间而来的智慧》中文译文:
虽然枝叶芸芸,根却唯一。
穿过我青春的所有说谎的日子,
我曾摇曳,我的叶和我的花,于阳光里,
而今,我可凋谢,化入真理。
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心有春光书中得。多少作家、诗人,无不在自己的作品里极尽其所能,热情洋溢地抒发和畅想对“春”的咏怀。我们在书里寻找“春光”的明媚,体悟“春光”给予我们的能量和对希望的寄托,对实现理想的鞭策。这些“春光”时时刻刻熏陶着我们的情操,融化着我们心中的“冰点”,指明我们前进的方向,激发我们奋进的动力。它远胜于自然“春光”给予我们愉悦心情的惬意。
关于读书,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对读书早有精辟的论述:“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旨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朱子大全·读书之要》)。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熟读成诵(背诵),使学习内容烂熟于胸,这在人的成长、精神发育的一定阶段是非常必要的。读书反复读,读一遍与读十遍,收获是不同的。读书时还要有怀疑精神,要在人无疑处提出问题方算有功夫。
一本好书可能不会给读者带来知识,但一定会带给读者一些感悟,而这种感悟不是读一遍两遍就能领悟到的。
书读十遍方可深谙微言大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道出一个朴素的真理:任何的质变都需要量变的积累。读书也不例外。“十”和“百”都是概指,指读很多遍。好的书籍,需要多读细品,才能体悟出其中的真正滋味,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知其喜怒哀乐,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
读的越多体会的越多。一本好书看数遍仍然能有收获和新鲜之感。每读一遍都能有新的理解和感悟。
一本书,一段文字,一首诗词,其实就是情感密码,它将作者对世态百相,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转换成抽象的文字符号,形成文字密码。读者要循着这抽象符号走进作者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与他进行心灵的对话,感悟人生的真谛。而读者要读懂这语言密码,需要其情感体验。要读懂这些,并非一日之功,所以需要多遍熟读理解。
读书,若只看文字面意思,那就不用读十遍,读百遍了。一本书,一首诗词,它的密码被作者巧妙地隐藏于字里行间,需要读者提升思维能力,用心去体验,用智慧去挖掘,这样,才能获得作者隐藏于文字中的真知灼见和真实的意蕴。
读书有两层境界,第一层境界是知道作者写了什么,第二层境界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要达到这两层境界,首先需要读者充分了解这本书或这首诗词的逻辑顺序,理清了逻辑顺序,才能准确理解诗文的真实意蕴。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有些书读一遍过几天就会慢慢忘却了。另外多读几遍,可以读懂更多的东西,前文埋下的伏笔读者更容易留意到。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感受。
每当遇到一些事,就会想起来曾经读到的一本书,为了证实一些问题,就会再去重新读一读,去体会其中意蕴和道理。
近日在360doc个人图书馆好书栏目里读到三本电子书:《围炉夜话》、《小窗幽记》、《菜根谭》,这三本书几百年来被世人称为“处世三大奇书”,现均已购得。同时又重温几首古典诗词,咀嚼心读,体味文中菁华,心中漾起无限“春光”,眼前明亮,胸怀旷达,回味无穷。每读一遍,都有新鲜感及不一样的理解和感悟。
一抹春意书中寻,心有春光诗中得。
读书是终身的伴侣;努力是未来的曙光!
读你——原想收获一抹“春光”, 你却给了我一生的“青春”!
2020.4.3.老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