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60岁创业,3年卖出2个亿,拥有这种格局的人...

01

昨晚在回看《波波来了》连载12的时候,看到有一段描述 “少即是多”,说的是波波曾差点做了一个错误决定:

在节目上线两个月的时候,设计出了多种产品形态,想做引流款,但打磨两周后,最终还是放弃了,决定坚持有且只有一个3650年费会员一票通产品。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之前商学院里一位老师讲的一段故事:

刘妈妈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初中刚毕业,刘妈妈就让她到深圳打工去了,进了富士康工厂,每月能挣4000块,女儿很孝顺,省吃俭用剩下的钱都给妈妈了。

刘妈妈觉得不错,等二女儿一毕业就让她辍学了,也到深圳找姐姐进了富士康,这样,刘妈妈又多了一份收入。

每送出去一个女儿,就多一份收入,但即使这样,刘妈妈的日子依旧过得不算富裕,也看不到前途。

可女儿们的老板则不然,他雇了几百万名像刘妈妈女儿这样的员工,从每个员工身上都能赚上20%的剩余价值,2017年他的财富是480亿人民币。

我们知道刘妈妈这样的思维和做法永远都无法接近富豪的财富水平,就算她能再多生10个女儿也改变不了贫穷的命运。

好在大女儿出去了几年,见了不少世面,知道每月挣这点钱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和妈妈说,一定要让幺妹读书改变命运。

刘妈妈很快想通了这个道理,不再让幺女儿辍学了,让她上了高中,又上了专科院校,学了技能,这样,幺女儿不再是靠出卖体力谋生了。

虽然幺女儿一样望着富豪遥不可及,但这却是好的开始。

这段故事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芝麻西瓜

刘妈妈是捡芝麻,郭老板捡的是西瓜西瓜芝麻重量的2万多倍,刘妈妈就算再勤奋,也不可能检出西瓜的重量。

02:

西瓜当然比芝麻好太多,这个道理,我们从小就懂,但现实里,大部分人还干着捡芝麻的事:

微信群里,为了抢那几块钱的红包,大半天刷个不停。

双十一,通宵抢货不睡觉。

为了多赚几百块钱,上班偷偷接私活……

表面上看这些人是毫无时间和效率观念,实际上是他们已养成习惯,习惯简单容易得手的小利益,也就是芝麻,习惯于低层次的满足和追求。

养成这种心里习惯会相当可怕。

工作上,只喜欢听从指令,满足于简单、重复、无需动脑的工作,每个月安安稳稳拿着自觉得不错的工资,不愿接受挑战;

个人成长上,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不去探寻未知领域,排斥付费学习……久而久之,连当初想捡西瓜的雄心也会消失殆尽。

个人如此,经营企业何尝不是这样呢?

很多老板看到什么赚钱做什么,只顾眼前蝇头小利, 每隔几个月做的东西都不一样,甚至只要看到市场上什么赚钱就立马跟风,一年下来也就是手上那点芝麻

有些满足于捡芝麻的现状,小富即安,但一个风吹草动,就弱不禁风了。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从没想过要去布局三年后、五年后,更别说十年后了。

没有想捡西瓜的格局,就只有捡芝麻的苟且。

03:

对于创业者,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有捡西瓜思维。

苹果公司,其产品线不用掰手指头都数的过来,却是全世界最挣钱的公司,因为苹果是在捡西瓜,目光长远。

乔帮主当初重回苹果时,看到公司一大堆项目和产品都是小芝麻,毅然砍掉绝大多数,只剩下个位数的产品,把他们做成西瓜,从此苹果如日中天、一统江湖。

再来看上期节目深度解析的猫王收音机,其创始人曾德钧,60岁的创业者,公司成立也才3年,不到30个月,就将收音机做到了2个亿的体量。

收音机,听起来就好像是一个要被淘汰的产品类别。

但思维决定出路,他满打满算不超过七个单品,用互联网思维,走极致单品爆款路线,将猫王做成产品思维里的最高级别——文化级。

收音机不再是单纯收音机,是一种文化,一种调性。

除了眼光和思维,捡西瓜更需要能力,而能力却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向成功者学习就是最必要的一环。

我们与其把心思放在每天挖空心思忙忙碌碌赚点小钱,不如沉下心来,好好去练就捡西瓜的能力。

眼里只有芝麻,天天忙于捡芝麻,就没有练就捡西瓜的能力了。

很遗憾,大部分人捡芝麻的思维一辈子都改不了,也正因为如次,才给了那些立志捡西瓜的人足够的机会,

毕竟,这个世界上西瓜要比芝麻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卖出  卖出词条  格局  格局词条  这种  这种词条  拥有  拥有词条  创业  创业词条  
杂谈

 散文:唐王湖

  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唐王湖,因为第一次到唐王湖,正是微风飘潇的春日。唐王湖在邹城市唐王山脚下,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在济南说...(展开)

杂谈

 伴读 | 余生,对自己上心,对朋...

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说像旅游,在人间走一遭,体验人间百味;有人说像打游戏,一路上通关升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不过我认为,人生的意义有很多,其中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