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某宝崛起,“亲”这个字就开始盛行。
每天一打开微信,满屏都是“亲爱的”,
可你根本分不清自己和别人熟不熟。
这个时代,不知道有多少人每天假装是朋友。
想想也挺扎心,比起人数,还是品质更重要。
前两天看了一期《圆桌派》,窦文涛讲了一个自家亲戚“被吓坏”的事。
亲戚家所在的小区,有个人还挺好的保安,每天见面都互相打个招呼,有时候看他们拿的菜多,还会主动帮忙。
但是有一天,保安很突兀地说,“我老婆从村里来了,今天晚上能不能在你们家住,不用住卧室,在你们家客厅地毯上打个地铺就行。”
亲戚心里当然觉得很不妥,又不知道如何回绝。一度想到投诉,但又很怕得罪人。
最后没办法,把人安排进了招待所,后来,还给了保安200块钱。
“你当人家是保安,人家当你是朋友。”
窦文涛分析这件事的时候,提出了一个“乡村生活逻辑”。
保安认为,天天都见面的就是熟人,既然如此,“我老婆到城里来又没钱,今天在你家将就一晚上,也没什么不可以。”
很明显,这种一厢情愿的熟,会引起另一方心理上的不适。
朴实的保安大哥可能还不懂,如今,天天都见面的两个人,也未必真熟,这就是马未都说的“假熟社会”。
MIT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在TED做过一个演讲,和大家探讨了当下“人”与“科技”的问题。
她认为,科技可能将我们带入歧途。
互联网刚兴起时,虚拟社会带来的“兴奋”让我们对科技发展充满正向期待,希望通过它改变自我认知,改善现实生活,带来美好未来。
但这一改变,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Conversation被Connection替代,人与人之间有了联系,但缺少走心的交流。
出现了一种“alone together"现象。空间上离得很近,心却离得很远。
以前,“亲爱的”是伴侣之间才用的称呼。
今天,“亲爱的”就只是个称呼,可还是能莫名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造成关系很近的假象。
于是你发现,当代年轻人最大的社交困惑:
根本不知道和别人熟不熟。
更吊诡的是,有人专门利用这种“生”和“熟”界限的模糊不清,在需要你的时候,来跟你假装好朋友。
蒋方舟就遇到了类似的事。
帮她卖房子的中介,突然找她要借十万块钱。
“姐,这关我实在过不去了,找你借十万块钱,咱们都很熟了。”
蒋方舟一头雾水,频繁见过面,一起卖过房,就很熟了?
最后,钱没借,但内心也非常纠结。
总有些人,你要说跟他不熟,但确实认识。
他提出的条件,在你看来是非分的,他却以朋友的名义,合理化他的需求。
举个例子,微信上常年不说话的老同学,突然问你“在吗?”
不是有事相求,就是来借钱。
说不熟,同学在社交里算“强连接”,但就凭当年同窗的那点微薄情分,又不足以让你心甘情愿地慷慨相助。
这种不远不近的尴尬关系,是一种典型的“无效社交”。
摒弃“榨干你”的无效型社交
前段时间,无效型社交的新解上了热搜,说的是有些人认识你,但也真的很坑你。
“跟他吃饭总不开心,跟他处事总是吃亏,跟他待着总觉得累。”
这种低质量社交,不仅无效,简直有害。
物质上吃亏,精神上也备受折磨。
不少人可能都有当“情绪垃圾桶”的经历。
个别朋友会不停找你倒苦水、吐槽,甚至骂街,三句不离负能量,你不听,就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尊重。
他们也从来不懂得说感谢,只知道不停地释放负面情绪,榨干你的精力。
有些人明明已经很崩溃,但又觉得,作为朋友,倾听似乎是一种义务。
但我想说,真正的朋友是互相倾诉,绝不是只有一方当“垃圾树洞”。
高质量的友情,“互相”这个词很关键,绝不是一方带着很强烈的牺牲默默忍受折磨。
冯仑曾经把自己跟柳传志结识的经历写进了《岁月凶猛》。
初识柳总的时候,本来是他和潘石屹去请教问题,结果变成柳总发问:“为什么你们这几个年轻人到海南跑一趟,就把房地产折腾起来了?”
进过一番探讨,柳总决定:“你们别来了,我带团队上你们那儿去。”
那一次冯仑很感动,也第一次领会到“虚怀若谷”的真义。
后来他经常向柳总请教、学习,慢慢变成了朋友。
冯仑一直主张,“我们需要的是真诚高效的沟通,而不是无效的社交。”
而他与柳传志的友情,也树立了交友典范:能真诚地表达想法,同时相互尊重,相互学习。
所以说,在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条件下,朋友也应该交那些值得的人。
这不是“势力”,而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否则,就像《请停止无效社交》中作者所说:
“你为了别人的欢笑而奔波,又为了别人的肯定而牺牲自我,你的人生仿佛都不是你的。其实,你根本不是在社交,而是无谓地蹉跎光阴。”
圈子虽小,干净就好
社会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研究,人一生中,同时交往的朋友数量极限是10 、30 和60 。
“10 个”真朋友,当你陷入困境或急需用钱,把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都算上,愿意帮忙的不会超过10 个。
“30 个”会联系的朋友,没事能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60 个”关系最淡的朋友。比如你因为某件事认识了某个人,你们互相换了名片,聊过两次,提起有印象,无事不联系。
通常,前10 个人是最稳定的,算是安全底线。
后60 个人是流动的,甚至可有可无。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明明人脉广,资源多,很有影响力,却仍然只留不超过一百个微信好友。
因为这已经是人社交的极限。
圈子虽小,干净就好。
前两天看了正安康健创始人梁冬的演讲:《品味这件事,向下不兼容》,讲友情的部分特别精彩——“有过真友谊,人会显得沉默。”
一些人的生活中,大部分的时候没有什么朋友。
不是因为他人缘差,交不到,相反,他有一些特别好的朋友,心智上高度契合,所以他就觉得,随便跟一个人聊一晚上就变成好友是没有意义的。
当你真正体会过高级友谊,是不会随便去找人交流的,所以,才会在大部分的时候显得很沉默。
梁冬说:“我们在大部分的时刻都很难体会那种终极好的巅峰体验,有了这种终极的巅峰体验之后,你才知道你要做出什么样的人生选择。”
知音可遇不可求,如果你有三五知己,一定要珍惜这难得的友谊,放弃无用型的社交,把时间多用在经营你们的关系上。
如果还没有,也请记住,低质量的热闹,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修炼好自己,才可能交到好品味的朋友。
在你体验过真正有价值的友谊之后,就会发现:“做减法就变得不再是一个努力的结果,而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这样简约但又精致的人生,值得拥有。
自由撰稿人。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人生。揭穿职场真相,解码人生困境。你笨算我输。微信公众号:Jenny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