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不再追求安全感,才能走向成熟

一个人开始迈向心智的成熟,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不再追求“安全感”。

1.

据说在一些原始部落里有这样一种传统。

当一个男孩长到10岁时,部落里的男人们会戴上面具,装扮成怪兽,在一个深夜将这个孩子从他母亲的怀中抢走。

母亲会在这个时候装作保护孩子,但在一群怪兽面前,她无能为力。

这个仪式是为了在潜意识层面告诉孩子:“妈妈没用了,你不能再依赖妈妈。”这是男孩和他的“安全基地”完成分离的第一步。

接下来,这些部落长辈扮成的怪兽,会把孩子驱赶到树林里。他们恐吓他、鞭打他,使孩子进入一种Trance的状态。然后通过仪式,或者分派任务的形式,来彻底摧毁这个孩子的安全感,摧毁他对恐惧的逃避。

通过这样的洗礼,“男孩”就已经在精神上死亡了,他成为了一个“男人”,然后他将跟随长辈学习制作工具,狩猎,和战斗等男人要做的事情。

如果这个仪式失败,男孩在仪式中没有“浴火重生”成长为男人,那么部落里的长辈就会将他杀死。

因为他们不能指望仍旧还是“孩子”的男人来保护自己的部落。

2.

人在心理上“未成年”,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在潜意识中将追求“安全感”作为第一需求。

也就是说,哪怕这个人的生理年龄已经成年,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会对外界抱有一种恐惧,他做任何事情都会以“让自己感到安全”作为第一需求。

于是我们会看到,许多“心理未成年”的成年人,他们会拥有这些共同的特征:

他们害怕风险,做选择时永远倾向于保守的、消极的那一个;

他们十分的敏感,再小的事情都容易令他们情绪剧烈波动;

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始终无法找到令自己舒服、放松的交际方式;

他们很难确定的、不退缩的去追求一个恒久的目标;

他们无法全身心的投入自己要做的事业中,而总是不断在心理上自我内耗;

他们或许还会很难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与幸福,因为对安全感的追求,令他们始终无法彻底的享受和投入;

其实能够在精神层面完成这种由“孩子”到“成熟”的转变的人,并不多。我们许多人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着、许多自己早年时期未被满足的需求。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什么我们多数人都无法完成这一心理上的成长呢?

3.

人能够在心理上蜕变为成熟,通常有这么四种原因。

第一,在早年时,这个人的父母的人格就非常的成熟,他的父母懂得在给他足够“抱持”的前提下,给予他充分的去经历风险的空间。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就能够在一个很安全的环境下,不知不觉的就卸载掉对安全感的需求。

第二,这个人早年经历过非常重大的创伤,通过这次创伤,他会领悟到一种“虚无”。

这个“虚无”的意思是世界在本质层面上的无意义,于是他看破了“安全感”这层虚幻的追求,自然而然的就无所畏惧了。

但是这种情况是存在着风险的。多数人并不能通过创伤“浴火重生”,而是被那样的创伤将极度的恐惧或悲伤烙印进他的灵魂,成为他或许终其一生都难以放松、无畏的做自己的最大障碍。

第三,这个人天生就对世界抱有充沛的好奇心。

这种好奇心会令他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具体的事物和他所感兴趣的领域中,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安全感”是一种对他来说没什么意义的概念。

第四,人在进入大学、或者初次踏入社会的时候,也拥有一次迈向成熟的机会。

它背后的原理是这样的:我们之所以始终执着于追求安全感,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周围多数的人都是这个样子的,尤其是当我们还在校园里时,周围的人都是同我们一样的“孩子”,所以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充分的见到并且接触过“成年人”的生活方式。

父母、长辈等这些已经为我们所熟悉的“成年人”,我们对他们的认知已经定型,所以无法从他们身上获得来自于陌生人才能带给我们的对生活认知的冲击。

那么如果你在大学、或者步入社会后,拥有了丰富的社会体验,拥有多彩多样的人际关系,那么这也能够破除你对安全感的执着。

因为你会通过和多种不同类型的人的接触,从而理解到人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这会打破你狭隘的、固化的生存理念。于是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于安全感的卸载。

4.

但问题在于,以上四种情况都并不常见。对于多数人来说,我们都没有一个足够成熟的父母,也没有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自己的原生家庭,还是在学校中和其他人的相处,这些总会充满很多的攻击和伤害。

当我们承受着来自外界的伤害,却又因为生活阅历不足、不具备足够的应对经验,同时也没有合适的人给予我们保护,那么“追求安全感”这样一种信念就会固化下来,并贯穿于我们今后的生活之中。

但是不管基于何种原因,在最根本的层面上,对安全感的追求本质上是因为我们没有完成与自身感受和情绪的分离,成为了感受和情绪的奴隶。

5.

追求“安全感”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一个人没有认清“感受”的真相。

安全感、愉悦感、自我效能感、孤独感、恐惧感等这些所有的感受,它们其实都是不可控的。这些感受是我们的身体在处于外界不同情境中时,所本能的会做出的反应。

这些反应一方面是充当提醒信号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充当身体激素分泌调节器的作用。

然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感受”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是实有的,它只是我们主观的一种感觉,反而试图去控制它。

事实上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因为情绪和感受本身就是“无常”的,会不断波动的;另一方面在于感受都是我们处于某种情境下,生理与心理综合作用而直接形成的一种反应。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通常会穷思竭虑,想要找到令自己能够“拥有”安全感的方法,但事实上并没有这种方法。

那些变得成熟、心智变得更为强大的人,他们并不是通过什么方法“拥有”了安全感,而只是意识到了感受和情绪都是“非实有”的,只有当你执着自己的感受为真时,你才会受到情绪和感受的影响。

因此,他们只是学会了不再被“不安全感”所摆布,不再为了满足自己早年的种种未完成的渴望、为了过去的创伤而疲于奔命。

他们理解了如果一个人永远止步于自己小小的、内在的心理世界之中,他们将永远无法拥有丰富精彩的人生。

6.

怎么理解这层意思呢?

罗斯福有一句名言:“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当我们感到害怕的时候,并不是因为现实中有什么恐怖的事情要发生,而是因为我们产生了恐惧的感受,所以认定了有恐怖的事情将要发生,因而更加恐惧。

比如当我们看恐怖电影时,是因为被恐惧淹没了理智,认为那些电影里恐怖的场景会发生在现实中,所以才会越来越恐惧。然而事实上电影中的恐怖场景并不会发生在现实中。

再比如社交恐惧,当事人因为担忧自己在社交中会脸红出汗,举止不得当而害怕与人交际,但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恐惧,才令他在社交中表现出那些令他觉得不能接受的行为。

如果他在一开始就没有恐惧,那么就不会出现社交中那些不得当的行为;

但因为他在一开始就认同了自己的恐惧,他被自己的恐惧给控制了,所以反而在现实中做出了不好的表现,这又更为加剧了他的恐惧。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到:所有的情绪和感受本身都难以被我们直接去控制,我们很难通过刻意的努力让自己拥有或消除某些感受

对于感受,我们能做的只是学会越来越不去受他们的影响,专注在自己具体的、实际的生活中。

而不是被感受与情绪裹挟,成为那些在本质上根本就无法被满足的虚幻的感受的奴隶。

7.

不成熟的人,他们在潜意识之中的第一需求是为了自己的感受服务。

譬如我们本文着重探讨的安全感;再比如很多人还会被自卑感、孤独感、忧郁感、优越感等诸多感受所萦绕。

当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追求自己感受上的平衡或愉悦时,这其实并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愉悦,反而阻碍了你去感受真正的快乐。

何以故?

因为当一个人以安全感、自卑感等这些感受作为生活中的重要衡量标准时,他就不再能够从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本身里获得真实的体验。

他的不安全感、自卑感会渲染到他生活的绝大多数的事情中,令他无法如实的知见事实。

就比如一个人打王者荣耀,如果这个人想充分的体验玩游戏的乐趣,他必须心无杂念的,纯粹的投入游戏之中,他在投入的时候是“放松”的,是带有“享受”的心态的;

但一个总是追求安全感的人,他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根本无法去“玩”,因为他根本无法放松,他不敢肆意的、充满激情的去享受游戏,他会小心翼翼的盯着死亡数、人头数,他很怕被队友骂,怕自己死的次数太多了,害怕输,害怕自己被打野抓。

所以他首先考虑的并不是怎么赢,而是怎么让自己死的次数少一些、数据好看一些,所以如果他玩法师,不管任何法师他第一件装备绝对喜欢出吸血书;

如果他玩ADC,不管任何射手他第一件装备也绝对出饮血剑。

其实这个道理和我们的生活也是相通的。一个总是追求安全感的人,他肯定很难从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因为快乐的第一前提就是放松,始终不敢放松的人无法享受真实的乐趣。

8.

一个成熟的人,他在潜意识中的第一需求就不再是安全感、自卑感等等这些感受了。

他开始关注具体的、现实的事物,在这个时候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无我”了。

就是对于他来说,“我”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他不再执着于自己一个人狭小的世界里,他开始关注他人、关注世界、关注具体问题。

这种“无我”并不是谦逊的舍己为人,或者“觉得自己很渺小”之类的。

而是因为他意识到整天纠结于自己的这些感受没有丝毫的意义,你只会不断的在自己的感受里绕圈子,如果你现在不放弃追求安全感,你会一辈子始终都在追求安全感,而且将始终都没有办法令你的安全感得到“满足”。

他发现不管追不追求安全感,事实永远都是那个样子。

事实不会因为你拥有了安全感变得更好,也不会因为你没有安全感变得更坏,事实的发展只取决于你付诸了怎样的行动。

因而他开始关注具体的现实。

这并不是说要一个人变成如动物草木那样的“无情”,而只是说感受和情绪被放到了第二位,不是将它们完全忽略,而只是不再像过去那样自己非常敏感的被自身的感受所裹挟和控制。

如果再往上,一个成熟的人进化为一个“卓越”的人,那么他在潜意识之中的第一需求也不再是追求具体问题的解决,而是开始追求“自我实现”。

这种“自我实现”也可称之为使命,这个人开始决定用他接下来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来做一件“大事”,做一件他认为最有意义、最能体现他个人价值和思想的事业。

当然能够真正成熟的人本来就不多,更遑论自我实现,这更是凤毛麟角。

其实成熟的人还有一条进化路径,就是开始追求“解脱”。但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了。

而且“解脱”之道本身是非常高深、非常需要人的智慧层次做基础的。

但由于“解脱”的智慧被太多平庸的人所把持和解读,反而令“解脱”的智慧沦为了烧香拜佛、行善积德这些庸俗的行为仪式和心灵鸡汤,于是那些最根本的智慧和真理被庸俗的见解所污染和稀释,反而令现在的许多人根本认不得“解脱”的根本面目,不得不说是太过可惜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不再追求安全感,才能走向成熟  安全感  安全感词条  追求  追求词条  成熟  成熟词条  走向  走向词条  不再  不再词条  
杂谈

 处世哲学:生活里的微笑

生活是用微笑编织的梦,没有微笑的生活,就像没有绿色的春天;没有微笑的生活,就像缺少阳光的天空。微笑可以融化人们心中的冰河,微笑可以驱散人们脸上的阴云,微笑可以填...(展开)

杂谈

 生命的高度取决于品质

决定一个人生命高度的,不是智慧,也不是能力,而是品质。暴风雨过后的一个早晨,在海边沙滩的浅水洼里,留下了许多被前一天晚上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里...(展开)

杂谈

 助人如助己,一杯牛奶的故事

罗伊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为了攒够自己上学的学费,就去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一天,罗伊十分劳累,已经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感到十分饥饿,可是摸遍全身,只找到一角钱,这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