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低估的朋友圈价值
之前无聊的时候,练过一个技能,就是根据对方发朋友圈的频率和内容,迅速判断对方的生活状态,比如工作忙碌程度、情感状态,夸张一点家庭住址乃至祖籍都有迹可循。这个技能屡试不爽,之后我就再也不敢随便发朋友圈了。
如今不管是吸猫撸狗,还是熬夜通宵,抑或是游戏工作,都会随手发一条朋友圈。
虽然朋友圈没什么干货内容,刷起来又很容易忘记时间,但又能有几个人会不看朋友圈?尽管我身边就有朋友没有开通朋友圈,但在朋友圈还是可以看到她点赞评论的身影。
正是基于微信用户的庞大基数,以及几乎人人刷朋友圈的习惯,所以只要用好朋友圈,就可以快捷获得更多资源、人脉。
朋友圈的价值在于,传递信息。通过发朋友圈,展示自己能提供的资源和自己的需求,进而快速地在好友中找到匹配的资源。
把朋友圈运用到极致的,可以说是微商了,尽管朋友圈屏蔽微商的也不少,可微商们还是凭借朋友圈的宣传日进斗金。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朋友圈只是一个展示生活的平台。生活、学习、工作上有什么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寻求不到帮助,才会转战社交网络,问一问万能的票圈。
我的朋友圈里,有个肖像摄影师,每次摄影完成后都会发朋友圈,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我需要摄影、想找摄影师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2:
印象管理,所以仅三天可见
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和经常删朋友圈的人,出发点基本一样——管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毕竟之前发的傻X朋友圈万一被大家都发现了,那岂不是很尴尬,尤其是那些新加自己好友的人,基本都是通过朋友圈给自己贴标签。只不过前者懒得删,后者更希望自己在朋友圈的形象更完整。
通过管理朋友圈的内容和展示时限,给其他人留下自己的良好印象,这就是朋友圈的印象管理。最开始大家都不熟,查看对方朋友圈是了解一个人最快的方式。
同理,发一些逼格很高的朋友圈,也是为了展示自己的高逼格,给其他人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不过这种高逼格朋友圈,可能是装的,也可能是真的;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无意。有些人就专门发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朋友圈来撩妹,比如PUA。
总而言之,对于网络社交而言,朋友圈有什么,自己在他人心中就会被贴上相应的标签。
3:
网络社交的信息不完整
不论是网络还是现实,所有社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信息不完整。只是,社交网络放大了这点。
没人能完全知道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是信息不完整的源头。
在朋友圈这类社交网络平台上,所有你看到的内容,都是对方想让你看到的,而他们不想让你看到的,你永远不会在朋友圈看到。
而现实不同,不论对方生活中的种种细节想不想被人看到,只要有行动的痕迹,总会被人发现。重点只在于,对方的侦查技巧能有多高。
相比之下,朋友圈的信息投放更加精准。不仅可以通过标签设置谁可以看、谁不可以看,在发送内容上,还掌握着极大的自主权。
投放精准、对人对事,这就必然导致了社交中信息的不完整,因此,以朋友圈为代表的网络社交产生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欺骗性。
我原本想用“真实性”这个词来指代这个问题,但仔细想了想,真实性越高,并不意味着欺骗性越低。说谎话的最高境界,是只说真话,不说假话。
欺骗性主要来自于两点:当事人的包装,和围观者的联想。前者的产生是主动的,后者却是被动的。
当事人的包装
包装是指通过一定手段,使自身的社交等价值有所增长。而社交价值的高低则代表着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通过展示自身资源和社会价值,可以快速提升一个人的社交价值。
坦白讲,包装和造假有重合范围,不过不是完全等价。
就比如,朋友圈天天有人打卡练字学英语,却不一定有什么实质性进步,很有可能就是打个卡记录一下,打造一个热爱学习的表象。天天看各种艺术展也未必懂什么艺术,也有人就是单纯为了发朋友圈装逼而去看展,反正现在大多数艺术展门票也不要钱。
包装的核心就是暴露自己的优势、价值、资源,同时掩藏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围观者的联想
与其说是围观者的联想,可能叫做“围观者的被暗示、被诱导”更加合适。
朋友圈发一张莎士比亚全集的照片,怎么样都比那些发贪玩蓝月的截图给人印象好,纵然前者未必会阅读全本,但围观者总会联想出前者热爱读书,进而觉得前者的格调比后者高,这就是围观者被暗示、被诱导的过程。
社交网络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没多少人会愿意把自己失败不如意的一面展示给他人参观,大家都迫不及待把自己最优秀的形象放在社交网络上。
根据光环效应,对一个人的某个个品质或者特点有了好印象后,自然也会对他整个人有一个好印象。名人效应就是典型的光环效应,网络up主们通过一些独特技能变成网红后,就会被粉丝推上神坛,然而其中却有少部分人不如众人想象那么负责,睡粉劈腿、生活混乱的丑闻时不时都要登一次热搜。
以偏概全有很多,没有深入交往,谁都不会知道屏幕对面的人到底是不是人渣。
如果对方没有做印象管理,那欺骗性这个问题倒是可以不用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