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不可不知的15条心理学效应,解读心理秘密,...

1,【苏东坡效应:若想驾驭人生,先认清自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出自北宋诗人苏东坡笔下的两句诗,既包含了对人生的探讨,也是对自我认识的一个美丽注释。古往今来,人们最难认清的是自己,就像身居山中,难以看到山的真实面目。这种难以认清自我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苏东坡效应”。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暗示效应:当心被催眠成“不行”的人】

“暗示效应”是指在没有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的方式,诱导他人的心理,对其行为产生影响。被诱导的人,按照一定的方法或行动,接受某种观点或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3,【隧道视野效应:站得高看得远,瞄得准走得稳】

何谓“隧道视野效应”?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身处隧道,那么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通道,唯有走出隧道,才能看到更宽阔的天地。

4,【定型化效应:不做刻板、偏见的人】

定型化效应也叫“刻板印象”,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偏见看法。例如,我们认为老年人喜欢墨守成规,年轻人显得热情奔放,性格内心的人会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等。在一项关于偏见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向美国白人学龄儿童展示愤怒和高兴的表情图片,并让他们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结果,大部分儿童将愤怒表情涂成黑色,高兴的表情涂成白色,这表明这些儿童潜意识里是有种族偏见的。

5,【锚定效应:不让额外信息影响个人生活】

一个人的大脑在进行信息补充的时候,会受一些信息、态度或是数据的影响,从而对个人的评估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就像我们购买商品,如果商品的评估价格与标签价格相符,我们对该商品的购买概率就会增加;如果相差太远,可能不会去购买,可见大脑补充的信息受某些因素的控制。

6,【布里丹毛驴效应:不要让自己变成一头“蠢驴”】

一个名叫布里丹的人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都要向农户买一堆草料喂它。有一天,农户额外赠送了一堆草料,布里丹将两堆草料都放在毛驴旁边。这下子可给小毛驴出了个大难题,两堆草料大小相等、质量一样、与它的距离也等同,究竟该吃哪堆呢?虽然毛驴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它始终在两堆草料中间徘徊,左看看,右瞧瞧,根本拿不定主意。事情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最终,可怜的小毛驴竟然眼巴巴地看着两堆草料饿死了。

根据这一现象,布里丹总结出有名的心理定律——“布里丹毛驴效应”,主要是指在两个相反而又完全平衡的推理之下,随意行动是不可能的。

7,【道德许可效应:提高自控力,才不会纵容自己】

人的思想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在好的行为准则之下,个人总会做出一些坏事,例如一个慈善家用募捐来的善款买豪华轿车;一个知法守法的警察残酷地对待罪犯;一个有家庭观念的已婚政治家与其他女性有染。这些人都觉得自己有高尚的品质,对某事有自己明确的道德标准,但是他们在做与这项道德标准相关的行为和判断时,更倾向于做违背道德标准的行为,这就是“道德许可效应”。

8,【破窗效应:千万不要捅破第一个窗户】

生活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某栋建筑物的门窗被打破,主人因为忙碌等原因没有及时对门窗进行修复,那么最后这栋建筑物的门窗几乎都会被打破。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破窗效应

9,【去他的效应:面对诱惑,一定要守住底线】

心理学家彼得·赫尔曼曾经带领自己的研究小组做了一个关于“去他的效应”的实验,目的在于了解人在屈服于诱惑的时候,能不能因为罪恶感而控制自我。

被试者到达实验室时,已经好几个小时没有进食,正如研究人员说的,他们已经到达“饥饿状态”。这些被试者被分成三组,分别对待。实验人员给一组被试者一小杯奶昔,让他们先缓解一下饥饿感;接着给另一组两大杯奶昔,让他们一次就吃到饱;而最后一组被试者则没有分到一点奶昔,他们仍然处于饥饿状态。

接下来,实验人员把这些被试者安排到一间装有各种零食的房间内,里边放着几碗烤薄饼和曲奇,外加一张评价表。实验人员想看看不同饥饿程度的人面对零食的各种反应。被试者想吃多少就可以从碗中取多少出来,吃光碗里的还可以再向实验人员索取。被试者以为自己吃得多,评分会更高,其实分数对于实验人员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被试者吃的食物的量对他们带来的影响,以及节食的人和不节食的人在美食面前有何差异。

在不节食的一组被试者中,刚刚喝了两大杯奶昔的人只是吃了一点点薄饼,然后就填了评价表;喝了一小杯奶昔的人,吃薄饼的数量稍微多些;一直处饥饿状态,一点奶昔没喝的人,一下子就吃掉了很多薄饼和曲奇。这一组人的做法,应该算是正常的反应。

对于节食组的被试者来说,情况就出现偏差。喝了两大杯奶昔的人本来应该是肚子最饱、最吃不下东西的,但是他们的行为令实验人员惊讶,他们吃的东西居然比好几个小时没有进餐的被试者吃的东西更多。实验人员不敢相信,为了进一步证实结论的正确性,他们反复用实验进行论证,结果与第一次实验是相同的。

节食者在心中已经为自己设置好每日的进食量,当他们有一天一旦进食超过了这个限量,就会控制不住自己而食用更多的东西。实验人员把这个行为称为“去他的效应”。

10,【权威效应:不被权威所左右】

“人微言轻,人贵言重”,这句话包含了一个非常普遍的心理学效应,那就是“权威效应”。

11,【鲇鱼效应:在危机中激发自己的斗志】

鲇鱼是一种体长、口旁生有两对须、生性好动的鱼类。从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希望鱼在运输过程中能活着抵达港口,因为活鱼的价格是死鱼的好几倍。然而,只有一艘渔船能成功地带活鱼回港。人们纷纷探访这位船长,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可他守口如瓶。直到老船长死后,人们打开他船上的鱼槽,发现和别人的鱼槽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里面多了一条鲇鱼而已。他们琢磨以后终于明白:当鲇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己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能活着回到港口。挪威的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将这一现象称为“鲇鱼效应”。

12,【思维定势效应:摆脱传统思维,彻底解放内心】

所谓思维定势效应是指,人们因为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思维定势有积极的一面,但是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13,【马太效应:一次成功决定一生的命运】

1968年,美国著名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了“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14,【临界点效应:成功就是再坚持那么一点点】

我们都知道,水的温度低于0℃后,水就成了冰;同时我们还知道,当水在温度超过了100℃之后,水就会变成水蒸气。在物理变化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这样的临界点,物质在突破临界点后,它的状态和性质会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开始时难以看到变化的痕迹,但是一旦当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超过了物质本身的一定标准,达到临界点之后,自然就会发生反应,产生出新的物质。

15,【蜕皮效应:不断超越自己】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都会为自己划定一定的安全区。同时,也正是这个安全区束缚了我们成长,阻碍了我们前进,因此,想要超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一定要突破自我局限。只有勇于接受挑战,不断超越自己,我们才能不断地成功。心理学上,将通过不断超越自己取得成功的法则称为“蜕皮效应”。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心理学  心理学词条  效应  效应词条  解读  解读词条  不知  不知词条  不可  不可词条  
杂谈

 人生的滋味 ——胡 迟

我在那条窄窄的小巷穿行了六年。当我考上大学时,小巷被拆了。一直住在巷里的那对老夫妻也从此杳无音讯。在我的记忆里,他们的生活就像我常在电影里看到的棚户那样贫困窘迫...(展开)

杂谈

 西西弗是幸福的——阿·加缪

西西弗是个荒唐可笑的英雄。他之所以荒谬,是因为他为了一种目的,坚韧不拔地、毫无退缩地长期忍受一种磨难。他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展开)

杂谈

 浅析国人对“外”心理

 从国家政策上,中国对外的策略一向都是以怀柔为主,作为一个礼仪之邦,这一点似乎也说的过去。  而从国内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腾飞的速度来看,一个秉持着友好外交政策...(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