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各做30道算术题,要求两人都做对一半,但是让学生甲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乙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题,然后让一些人通过卷子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看到这,你也许会说:开什么玩笑,这还用评价吗?不是一样聪明吗?理论上确实如此,不过要令你失望了,结果发现,多数人都认为学生甲更聪明。
为什么呢?因为你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甲乙都做对了15道题,那就是一样聪明,但实验参与者没有那么准确的数字依据,他们会根据对试卷的印象,判断谁更聪明。而结果表明,他们认为前15题对的多的人更聪明。疑惑了吗?想知道这其中的原理吗?《给人好印象的秘诀》这本书就将为你解开这个问题的神秘面纱,为你解释清楚为什么实验者会对同学乙产生误解。
《给人好印象的秘诀》是一本教你如何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工具书。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研究案例,详细分析了人们相互观察的步骤和方式,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沟通中经常产生误解,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应对方法。掌握这些知识,你就能够了解别人观察你的角度,进而改变言语和行动,打破成见与误解,给他人留下好印象。
《给人好印象的秘诀》
一、印象形成的机制
01、他人如何看待我们,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和想法大相劲庭
想要搞清楚别人为什么会对你产生偏见和误解,你首先得明白别人到底怎样看待你。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两种理所当然的错误见解,一种是认为别人会客观的看待我们;另一种是认为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和想法看待我们。
举个例子,奥巴马和罗姆尼竞选总统的第一场辩论,奥巴马按照自己和团队的计划来做,表现得沉稳、决断,且想方设法地避开了对方的圈套。他觉得自己表现的很好,从台上下来的时候,认为自己已经获胜了。然而,这场辩论的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因为很少反驳、攻击对方,观众觉得他了无生气,而且心不在焉。
这就是别人如何看我们,与我们内心设想存在的偏差。奥巴马认为自己表现得沉稳、决断,可观众却不认同,他们所有的看法都只能通过奥巴马的言行来猜测。而奥巴马的表现并不突出,不像罗姆尼的攻击易于让人读懂。因此,奥巴马被认为心不在焉。
所以,别人如何看待我们,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大相劲庭,别人的看法和猜测,才是别人对我们的印象。
02、观察的两个阶段
其实别人对我们的观察,经历着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动化的,完全无意识的,只要观察者看到你,这个阶段就启动了,在这个阶段,观察者并不了解你,更多的是凭经验通过你的言行、外表对你进行猜测,很容易产生有偏差的印象。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在芝加哥的一些公司发布急聘广告的时候,研究者给他们发去了1000份虚假的简历,他们篡改了求职者的工作经历,使其更符合招聘机构的要求。包括把工作时间改得更长,受教育水平改的更高,还更改了求职者的姓名,使筛选简历的人可以通过姓名判断出谁是黑人、谁是白人。
结果白人求职者,平均每发出十份简历,就能获得一次面试机会,而黑人求职者,需要每发出15份简历,才能得到一次面试机会。筛选简历的人是故意的吗?其实不然,研究表明他们可能都没发现自己有这样的区别对待,只是有关黑人的偏见,早已悄悄融进了他们观察的第一阶段。
可见观察的第一阶段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法则来行事。是不是感觉极不公平,但是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除非进入观察的第二阶段,否则别人没有办法准确的评价你。
观察的第二阶段,观察者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来认真看待你,他们会考虑更多因素,并且寻找事实论据以纠正自己的感觉,只有进入这个阶段,观察者才能客观的看待你,进而对你形成准确的印象。
然而在生活中,他人观察你时,大多处于忙碌状态,而且他们也不一定会费心费力的权衡影响你言行的所有因素,所以大多时候,观察仅止于第一阶段,误解和偏见就随之而来了。
二、他人会对我们产生哪些偏见呢?
事实上,我们在观察的第一阶段常常会被初始效应、确认偏差、成见和虚假同感偏差打败。
01、初始效应
初始效应主要就是第一印象,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很多情况下,它会成为一个持久的印象,并且将会影响到观察者随后如何解读关于你的一切。
举个例子,一个年轻很有前途的演员,如果在一部烂片中出演了自己的第一个角色,观众就会质疑他的演技,给他的演艺事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反观那些成名已久的演员,即使后来真在烂片中出演了角色,观众只会说他眼光不好,选了烂片。
再举个很实际的例子,在父母的眼里,无论你多大,即使已经40岁了,你的父母仍然觉得你还是一个孩子。其中的原因,也是初始效应。
02、确认偏差
很多时候,观察者并非有意说假话,但他们观察到的的确与你的真实情况存在着天壤之别,而第一印象形成后,还会紧跟着出现确认偏差。什么是确认偏差呢?也就是观察者会不断地通过你的言行来佐证第一印象,加重他们猜测的筹码,简单来说,他们观察到的都是自己期望看到的。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的人会做什么样的事情,已经不取决与你自己,而取决于观察者对你的期待。所以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03、成见
成见就是我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用很多方式将人进行分类。有些分类是正面的,比如科幻小说爱好者都很聪明、消防员都很勇敢、长着娃娃脸的人,被认为更加清白无辜;而有些分类则相反,比如女人都很软弱、红头发的人脾气都暴躁、穷人一般都懒。
正面的成见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举个例子,面试官一般对打扮的成熟、庄重的面试者更有好感,那么在找工作时,只要我们注重着装,打扮的得体一些,面试成功的几率就会增大。但负面的成见就没那么轻松了,它会使我们失去很多机会。比如女性往往比男性更难找工作,而且女性常常会被提出更多的要求。
04、虚假同感偏差
什么是虚假同感偏差呢?也就是别人会假设你和他有着相同的看法和见解,并且你的能力和道德标准不如他。这其实是一种普遍的趋势,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这种偏差,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为我们的缺点是普遍的,比如有的人抽烟、喝酒,他们就会觉得别人也会抽烟、喝酒。而谈到优点时,又是另外一回事,总是认为自己是独特的,有着更好的价值观和更强的能力,别人都不如自己。因为存在这样的假设,观察者在第一阶段很难客观地看待他人,偏见的存在也就无可争论
三、如何纠正偏见及战胜误解?
想要成功地纠正偏见和战胜误解,就要想办法让别人进入观察你的第二个阶段,因为只有进入第二阶段,别人才能准确地观察你,纠正第一阶段对你的印象。进入第二阶段费时又费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也不是不能做到。你可以用三个方法让观察者进入第二阶段。
01、用大量的证据“轰炸”他们
当观察者对你产生负面印象时,你可以不断地摆出明确的证据,证明他们的判断是错误的,当然,你的证据必须非常多,而且必须非常明显,才能引起观察者的注意。
举个例子,一个员工有经常迟到的坏名声,且屡教不改,领导开始质疑他的能力和责任心的时候,他才洗心革面,想要扭转迟到的印象。这时,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是准时上下班,第二种是一个星期每天都早到一个小时。这两种做法哪种更好呢?当然是第二种。准时上下班是理所当然的,大家都能做到,领导不会对你有太大的改观。而后者将会彻底改变员工的形象,致使领导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中都密切关注这位员工,想看看他到底能坚持多久。这时,领导就自发的进入了观察的第二阶段。
因此,只要你给出的证据比较能引起观察者的注意,或者出乎他们的意料,就能引导观察者进入第二阶段。
02、让观察者想要纠正对你的看法
如果你没有大量的时间来准备证据,你可以采用一些精明的策略,让观察者自发地想要纠正对你的看法,从而让他们更快的进入观察的第二阶段。
让观察者想要纠正对你的看法,你得激发观察者重视人人平等的目标,因为通常情况下,只要观察者认为自己要做到公平公正时,他们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自发地抑制偏差和成见。我们有很多策略让他们秉持这种想法。
第一个策略是贴标签法。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被贴上正面的、大致与他观点一致的标签时,他就会很努力地遵循别人给他贴上的标签。举个例子,当一个长期做慈善事业的人,被人认定为慷慨的捐款者,那在下一次的捐款中,他会捐的更多。
第二个策略是向他暗示,在他所处的行当或者公司中,在他那阶层的人里面,能够准确、公正地评价别人是一项必备的技能。你可以适当地提醒观察者公平公正对待人的重要性,让观察者在无形的压力下激活他的人人平等的目标,推动他进入观察的第二阶段。
第三个策略是让观察者想起他过去曾遭受的偏见和不公平,也就是激发观察者的同理心,从而激发其公平待人的强烈渴望。但是,不要直接说出观察者过去的经历,因为这样做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刺痛观察者,而应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讲讲你自己曾经受到的不公平经历,让观察者感同身受,即便观察者不会讲述自己的故事,但至少会让他重新思考,使得他以全新的更准确的方式观察你。
此外,你还可以采用道歉法让观察者进入第二阶段。道歉在人际交往沟通中非常有效,也是最佳地引起他人注意的方法,比较容易纠正观察者对你的看法。只是大多时候我们都做不好,导致道歉无法发挥其威力。
那正确的道歉该怎么做呢?在《道歉的力量》一书中,艾伦·拉扎尔提出了道歉有四个过程,第一,认错;第二,提出解释;第三,表现自责、羞耻、谦卑、真诚等行为与态度;第四,进行补偿。
你也可以运用这4个步骤,不找理由,把关注点放在事件本身,从观察者的角度思考,爽快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在某些情况下,通过赔偿来恢复平衡,比如你把邻居家的篱笆撞坏了,你出钱维修,或者更换;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手机,就给别人买一台同等价位的手机,有些赔偿是无形的,可以从社交上来支持,比如对别人说:“对不起,但现在我会更多的从你的角度思考,来补偿你。”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被误解都是人生常态,歌德曾经说过:我们能确保正直,却不能保证没有偏见。虽然人人反对偏见,但人人都有偏见,所以面对误解时,再委屈,也要放正心态,积极想办法让对方进入观察的第二阶段,认真仔细地观察那个真正的你,才能扭转他人对你的负面印象,化解人际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