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奋 斗 者 同 行
作者:吴光于
来源:公众号《吴光于精进笔记》
20岁时,面对未来十年,我们踌躇满志,以为可以做好多好多事,但这也常常是悲剧的开始,通往地狱的路往往是由美好的愿望铺就的……
本文要讲的道理是:对于可行的目标,需要挖到一定深度,才有结果。看完,你也许会发现自己低估了这个道理的内涵和意义,深刻理解后,对于未来的方向,你或许会多一些思路,更加心里有数。
在准备第一本书的书稿时,我突然意识到,想要做好职业规划,最核心的是要有一套相关的思维框架,上一篇文章《少走5年弯路,尽快走上正轨?你需要知道这套黄金模型》给出了这套思维框架的一个模块,“挖三口深井”是这套思维框架的另一个重要模块。
1:
有个大坑,被严重无视和低估
比尔盖茨的父亲曾让巴菲特和盖茨同时写下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两人写了同一个词:专注。
十年做成3件事,意味着三年多的时间要做成一件,其实还是有难度的,读个大学还需要四年呢。
常见的情况是,有人恨不得一年要做30件事,即使十年做30件事,也意味着一年要做成三件,四个月就要做成一件事,难度可想而知,抱这种态度做事的人往往以失败收场。
和一些有意无意犯过这种错误的朋友交流,他们常做出这样的总结:要是当时一直坚持下来就好了,在任何一个领域坚持到现在,都会有不错的结果,都会比现在好很多吧。
人们往往高估了一两年取得的成就,而低估十年能取得的成就。
那些准备十年做好3件事的人,往往能获得超出他们想象的成绩,而那些恨不得一年要做30件事的人,往往一地鸡毛。
在机会横行的时代,做机会主义者往往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用机会导向的方式来做事,往往会让人忽略实力的积累。
2:
聚焦之不易
巴菲特私人飞机的驾驶员曾请教他职业发展的事,巴菲特建议他写下自己想做的25件事,然后,挑选出其中最想做的5件,在这5件事做成之前,要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其余的20件事,这辈子都不要碰它们。
吴伯凡把这20件事称作披着羊皮的狼,这些目标看似很好,但却会消耗掉我们的时间和智力资源,导致我们在资源分配上出现结构性的漏洞,任何一个领域都挖不深,做很多没有结果的事。
挖深井的道理似乎很简单,但很多人都没有做到,因为有很多深植于人性的障碍,因为反直觉、反人性,所以对未来缺乏深度思考的人往往容易掉坑里,这些障碍包括:
1、没有挖深井的概念,或者知道这个概念但却没用在自己身上。
人一旦脑子里没有相关的概念,往往就不会按照这个概念的方式去做事,听过挖深井这个道理的人很多,真正把这个道理运用在自己生活里面的人很少。
2、放弃是反人性的。
贪多求全,使得人拥有了虚假的安全感,但这恰恰是最坏的方式,想要赢,常常需要我们舍九取一,所谓舍九取一不是舍弃那些不好的、不想要的东西,而是舍掉9个很好并且自己想要的东西,只聚焦于其中1个。
3、舍九取一是对价值观的考验。
一个人没有清晰的价值观时,面对众多诱惑,是很难做出取舍的。
4、专注是一种技能。
单单用纸写出自己未来十年要深挖的领域是不够的,因为繁忙的工作很可能让人在三个月后忘掉这个道理,想要让这个道理真正落实到生活中,需要用更强有力的手段来保障未来十年、五十年都不要忘记和违背这个道理,就像对技能的打磨一样,天天用。
5、诱惑太多。
没有一套坚定系统性的方法来落实这个道理,面对生活中无数诱惑,很快我们就会把这个道理丢在一旁。
看看身边有多少人明确定义过自己未来十年要深挖的3-5个目标,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到,你就会明白聚焦之不易。
3:
不同于上学解数学题,职业发展是个开放的问题,没有固定的解题套路,也没有标准答案,加上我们又缺乏相关的教育,不少年轻人进入社会后不知道如何思考职业发展这个问题,只好一个人在黑暗的环境中摸索,等自己摸出这道题的一些基本逻辑和原则时,往往已经过去了好几年。
面对开放的问题,比较难有思路,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思维模型,“挖三口深井”就是关于职业发展这道题的一个基本模型。
它让人清晰地意识到对于做事业而言,十年时间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倒逼自己思考和确定需要深挖的三个领域,避免盲动乱动,少走弯路,比如一个人可以把写作、讲课、网络营销这三个技能当做自己的三口深井。
4:
在地球上随便找一个地方,只要挖得足够深,都能挖到水,那为什么要自讨苦吃挖三口井呢?
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边际成本。
当挖这三口深井的边际成本非常低时,挖三口井所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可能只需要比挖一口井多一点点,就像跑步的时候,可以顺带听歌、看风景一样,同样的时间做成更多的事。
2、协同效应。
让这三口深井变得具备协同效应,深挖其中一口井的同时,也在加强另外两口井,产生1+1>2的效果。例如一个人做自媒体、教育和电商,自媒体带来的流量和影响力也能为他的教育和电商所用。
3、多维竞争力构建的长期差异性和稀缺性。
如果三种技能都能做到前10%,那么同时具备三种技能的人,可能瞬间成为万里挑一的稀缺人才。多维竞争力的另一个好处是,由于技能组合更多,所以能做的事也更多,能选择的路也更多。
4、时间构建的壁垒性。
黄金万两,不如一技在身,之所以选择技能作为深挖的标的,因为技能的打磨是需要时间的,当别人想要达到你的技能水平时,意味着他也需要付出同样多的时间,如果你花了十年来打磨,意味着对方十年之内几乎无法在这个维度上超越你。
5、抗风险。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样的道理,时间的投资也不要放在一个技能上,当一个技能不管用时,还有其他技能可用。
5:
感觉看不到希望,是因为你挖得还不够深
因为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接触到的信息有限,所以人人都是井底之蛙,很多时候,面临职业发展的困局,最大的原因往往在于自己的眼界,坐在金山上当乞丐,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清楚意识到这种困局之后,破局之道也容易找到,我称之为建立对标体系,在自己大致想要的方向上,找上几百个已经做得很不错的人或组织,深入研究它们,接下来可以怎么走、能走到什么程度,就会逐渐清晰起来。
几乎任何一个技能,做到前1%,都意味着财富,但自我设限往往让人没有勇气和信心去实现这样的目标,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是让人看不到希望的一大原因,如果能打破自我设限的障碍,职业发展就会变成很简单的事,因为社会上大多数别人能走的路,我也能走。
当我们能为自己建立对标体系,打破自我设限的障碍,那些隐秘于大雾中的路就会渐渐显露,脚下的路就会延伸至很远很远的地方。
6:
高质量的简单,or,低质量的忙碌
跳出职业发展,我们看看生活。
人不可能有空闲,如果没有删除和拒绝的意识和方法,各种杂事、诱惑和自以为很重要的事就会塞满生活,一不注意,就会陷入没有结果的繁忙。
巴菲特过着比较简单的生活,据说他每天用于阅读思考的时间长达5个小时,但这一点不妨碍他赚钱和把企业做得很好。
他说,值得做的要一直做,并且做一辈子,不值得做的马上不做,并且永远都不要做。
厌倦了低质量的忙碌之后,我在想,一个人或者说我自己接下来的生活,能不能也这样,阅读、写作、交谈、解决问题……用不超过5件自己喜欢的事和想要做的事,来保证未来生活过得多姿多彩,事业蒸蒸日上,只和自己喜欢的东西呆在一起,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过好这一生。
面对未来十年,你要深挖的三口井是什么?欢迎留言区交流。
下一篇文章还是关于职业发展的,反脆弱模型,看看如何平衡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用有限的风险,博取无限的收益,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