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站桩常见反应与站桩要素

王芗斋《站桩歌》

发系云天脚踩地,两臂松撑抱球圆;

十指茫茫放光线,气平心静体自安;

全身虚灵随风动,慢如游泳空气间;

向上托起千斤力,向下浮按水中船;

松紧自如得整劲,身体强壮似神仙。

练功反应

    在站桩的练习过程中,可出现种种不同的反应,有些反应在其它内家拳法及一些养生功法的练习过程中也可以出现。在《童蒙止观》一书中有八触之说,说的是练功过程中所出现的八种主观感觉,并认为是好现象。原文是:“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八触而发者,所谓觉身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当触法时,身心安定,虚微悦豫,快乐清净,不可为喻”。

     在站桩中,上述几种感觉多可出现,但主观上不应追求,亦不可执着留恋。应以勿忘勿助,任其自然为原则。由于练功者情况各异,诸如年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轻重,以及性情之不同,各种感觉的出现也大不一样,也有人无特殊感觉出现,但练功治病效果也很好。常见练功反应如下:

1、疲劳感

     在开始练功站桩的几天,甚至几周之内,一般都出现周身疲劳的感觉,尤其是肩臂,腰胯及腿膝等处最为明显。因为站桩虽然外形看似静止不动,但与一般的站立不同,除有一定的意念活动外,在姿势上也有一定的要求,故其运动量是很大的,故其疲劳的出现乃是肌肉运动的结果,为正常的练功反应,不必害怕,但在练功过程中应“留有余力,留有余兴”不可过劳,以休息后不觉疲劳为度,有病者更应量力而行,不可随意增大运动量。病重体弱者应以坐式及卧式为主(后续会有相应介绍)练习,少练或不练站式,待体质增强后再练习站式,以循序渐进为原则。

2、酸胀感

     练功开始阶段,周身会出现酸胀的感觉,尤以双肩、腰背为甚,但若再坚持一段时间,则此感觉又会消失,而代之以轻松自在的感觉。推测可能站桩等练习之后,肌肉运动量增大,乳酸等代谢产物积聚,故产生酸胀感,而代谢产物的刺激,又通过反馈调节,使血液循环加快,氧气供应变得充分,代谢产物被带走,从而产生轻松感。经过无数次的练功之后,则此反馈成为条件反射,只要一练,则血液供应充分,轻松感自然很快产生。

3、蚁行感

     练功一段时间之后,会在皮肤上产生一种类似有蚂蚁或小虫爬动的感觉,出现的部并不固定,尤其以面部及双手等血液供应丰富、触觉敏感之处为多见。一般说来,这种反应是经络通畅、气血调和的表现。

4、疼痛感

     练功到一定阶段后,一些患过某种疾病的人,尤其是开刀动过手术的患者,在其手术部位可出现疼痛的感觉,有些平时有疼痛症状的人,练功过程中有一时性的疼痛加重现象,此为练功后的正常生理反应,这和有些病人服汤药后的反应道理一样,是人体正气与病邪斗争的表现,经过一段时间,正气逐渐强大,邪气慢慢衰败,体质逐步增强,则疼痛也通渐减轻或消失。

5、温热感

     练功到一定程度,周身内外上下会产生温热舒适的感觉,一般先从手足开始,渐及全身,有如躺在温水之中,故温热感的出现多舒适自在。说明是机体气血通畅、正气旺盛的表现。当腹部温热感出现之时,多伴有肠蠕动的增强,表现为肠鸣矢气,此阶段以后,食欲好转,自觉精气充沛。

6、瞤动感

     在站桩到一定时间后,多数人可有一时性局部肌肉振颤瞤(shun)动现象。开始可不见于形,渐渐可肉眼看见,一般多出现于肱二头肌(肩)、股四头肌(大腿)、腹肌等运动频繁的肌肉群。其原理可能是,肌肉内部协调顺遂的过程,因为此阶段过后,一般均变得肌肉运动协调一致,拳术中的发力运动可初步掌握,而身体多由弱转强,故内部的气血运行处于旺盛状态,《黄帝内经》称之为“肌肉若一”。注:“肌肉若一”是《黄帝内经》第一篇出现的,来体会一下古人的心意,放在第一篇来讲,必然有其重要性。

7、不同感   

     有些人在练功过程中,可出现身体左右高低不同的感觉,如左右手及左右肩的高低不同感,当调整成左右高低感觉相同之时,外形上却又发现左右高低位置是不同的。另外,还有部分人在练功过程中出现半身发凉、半身发热,而以手试之,左右侧的温度确实不同。也有部分人出现半身汗出的现象。此乃机体本身一直处于经络失和状态,左右侧气血运行失于平衡均整,但平素难以发觉。当练功之后,对自身通过“返观内照”,变得敏感起来,所以有了不同的感觉,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功,则经络气血日趋调和,此种左右不同的感觉也会随之消失。

8、舒适感

      练功有一定基础之后,均可出现舒适感,自觉轻松自在,心旷神怡,如醉如飘、头脑清新,周身无滞。这种舒畅旷达的感觉随着功夫的加深而愈发显著。

9、高大感

     练功达相当程度后,则可自觉顶天立地,有身耸云端,精神放大之感,前辈形容为“身如云端宝树”。到此阶段则练功可达欲罢而不能之境,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体会到难言之妙,无穷的乐趣,此时技击功夫也不求自得,有志者自可进一步练习技击功法。

     站桩功需要做到,一、静心,二、放松。不要让任何事任何人打扰你,心中也要放下任何事,浑然忘我,身体上全身松而不懈。

致站桩初学者:

在站桩中,不要追求功感,意念淡淡的,既不要忘记,也不要强想,“勿忘勿助”。当体内起变化时自然会出现功感。

身体整体可略前倾一点点,站桩二三个月以上者,重心可以落在双脚脚底的涌泉穴附近。

   初学者筋骨还比较弱,建议重心平铺双脚均匀受力。膝盖微微曲即可,不要以为非要蹲低才出功力。

   站桩初期,可对着全身镜来站,注意要左右对称、高低一致。

站桩的三大要素

1、放松

    练习站桩,全身必须放松,切忌用力努气,用力则气血受阻,努气则气血凝滞,王芗斋先生指出:“夫桩法之学,最忌心身用力,用力则气滞,气滞则意停,意停则神断。”这说明放松是头等要诀,如何做到放松呢?

   首先自头部开始,用意念诱导头部放松,依次颈项、两肩、两肘、两膝,进而全身肌肉筋腱,四肢百骸,全部处于放松。如使面部表情做到似笑非笑,这时身上就能很快地随着面部表情的变化而放松下来。

   关于精神放松的方法,可以用“眼视法”或“耳听法”去解决。“眼视法”就是两眼暂时下视自己的下眼皮;“耳听法”就是用两耳细听远处的微风细雨。

2、入静

    对初学者来说,站桩最难的就是入静,站桩的“入静”不主张意守穴位,要求头脑清新无昏沉杂乱的表现,自身产生舒适感,如醉如痴,似入半眠状态。在此期间,既能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忘我境界”,但又能做到目尚能视、耳尚能闻、心尚能思,只是不受外界干扰罢了,这就是练站桩的入静意境。可以设想自己身处寂然之宇宙中,体会一下“恍兮惚兮其中有象“的感觉。(《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采取“杂念吸收法”引导入静,即在锻炼站桩时,每逢杂念来袭,不但不去有意的加以排除,反而将杂念尽量吸收。设想自身如一座大烘炉,杂念如枯枝败叶,入炉即化为乌有,这样可以达到“入静”的目的。

3、调身

    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练功的效果。站桩的姿势可以说既繁又简,繁者,桩法姿势种类很多,大致有三十多种;内容也比较繁复,所含哲理十分丰富。所谓“简”指的是站桩形式比较简单,不受场地、器械、气候的限制,易于掌握。概括的说共同特点是:不论哪种桩式,都必须做到头直、目正、身端、气静,以及胸虚腹实、虚灵挺拔、舒适均整,这就是站桩中身姿调配的基本要求(即我们《基础篇》里的站姿要求)。

拉伸脊椎,练就龙骨

    从生理解剖图来看,人的脊椎呈“S”型弯曲,这是人类长期直立行走而形成的生理弯曲,若想回归祖先的力量、灵敏和速度,就要将之拉伸。站桩时,两髋内收,臀部下坐,下颔微收,同时头顶似一线悬空,就可将脊柱拉伸。此时摸一下腰部脊椎,就会发现生理弯曲不见了。此时的脊椎已成一条直线,我们称之为“龙骨”。练就“龙骨”,可以增强脊椎的柔韧性,使得上身与下身不会因腰椎的生理缺陷而产生断层。脊椎又是人体的神经中枢,其重要性大家都懂的。从中医讲,督脉乃阳气生发之路,督脉就循行在脊椎中,阻碍阳气生发后果严重,灾变丛生。

(尾闾调整动画)

 尾闾翻直,命门穴(肚脐眼对应腰处)水平微向外靠,即腰椎2、3、4节,似靠非靠。尽量调整到右图状态,并固定住。

 (初学可以多靠木门或者墙上体会一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站桩常见反应与站桩要素  要素  要素词条  反应  反应词条  常见  常见词条  
运动健身

 ​最有效练腹肌的方法

锻炼出好看的腹肌,是很多男性朋友的心愿。在进行腹肌锻炼的时候,有很多技巧是需要朋友们注意的。那么,最有效练腹肌的方法是什么呢?相信这是很多男性朋友都非常想了解的...(展开)

运动

 吐纳导引术预备式

    吐纳导引术预备式:站立位,双足分开,脚掌平行,略宽于肩。双目远视,抬头挺胸,双手自然下垂(见图1).    (1...(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