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孔子人才观:通才VS专才”

  《论语·子罕》:“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文中达巷党人对孔子酸溜溜的赞叹,让孔子有些哭笑不得!连用三次短句反问,孔老夫子着急的神情暴露无遗。不过,以孔子的修养,他倒不会在意对其个人一时一家的褒贬,“人不知而不愠”嘛!孔子是希望抓住这个契机,对同学们进行成才观的机会教育,所以他的话是对“门弟子”说的,而不是去与“达巷党人”作无谓的争辩。

  对于达巷党人的说法,孔子以“吾执御矣”自嘲,同时也明白地表示,如果在“专家”与“通才”两种类型中,孔子更愿意选择成为“通才”。孔子一直提倡君子应通“六艺”,即礼、乐、御、射、书、数,在许多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于六艺均称得上是行家。但孔子仅举“执御乎?执射乎?”来做选择,是有所隐喻的。御即驾车,纵横驰骋,涉猎广远,是“通才”型人才的象征;射即射箭,目标明确,心无旁骛,是在术业专攻的“专家”型人才的象征。所以,孔子此话中另一层意思是:“我当一个博学的通才呢?还是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我宁愿成为一名博学的通才!”

  通才与专家,是因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而衍生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当然,二者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多数人才是在两者中间,只能说是更倾向于“通才型”或更倾向于“专家型”。两种类型人才也无所谓孰优孰劣,不同的岗位适合不同类型的人才,不同类型的人才也只有在与其相适应的位置上,适才适用,才能充分发挥出作用,体现其价值。

  刘邦曾自认为:“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张良、萧何、韩信是汉初三杰、超级专家,刘邦在各方面都自叹不如,但他却成为张良、萧何和韩信三位超级专家的老板。若说刘邦无才,又何以能发现、起用并驾御这些旷世奇才呢?相反,项羽本身勇武过人,举世无双,“力拔山兮气盖世”,但却因为他恃才傲物,自负多疑,手下的人毫无用武之地,一个个投奔到对方的阵营,落得个孤家寡人,自刎乌江。没有张、萧、韩这批“砖家”,刘邦或许比陈胜、吴广的境地好不了多少,而没有刘邦这位通才统御,即使张良、韩信、萧何集结在一块,最多也是汉代版的水泊梁山。

  古今中外之大学者,不乏有于多个领域颇有建树者。除孔子外,如中国唐朝的王维、宋朝的苏轼、明朝的徐渭、清朝的曾国藩、民国时期的李叔同,外国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牛顿、康德等人,都能够同时在几个不同的学术门类中登峰造极。但博学与专精毕竟如鱼与熊掌,得而兼之,难上加难。那么,博学与专精之间要如何取舍呢?这就应该因人而异,扬长避短。人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兴趣广泛,外向豪放者,如“执御”般恣意纵横,扬帆于浩瀚的知识海洋,涉猎必多,见识必广,易成通才;心志专一,内敛沉静者,潜心于锁定的专业田地,如“执射”般专心致志,钻研必深,考究必精,易成专家。其实,二者之间又可相辅相成,专业领域的研究可以点带面,带动周边知识的成长;不同门类知识的融会贯通,又有助于专业瓶颈的突破。所以,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调配知识结构。假以时日,只要知识的总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不管是成为专家或者通才,必定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孔子本人更赞成博学型人才,他的另一句名言“君子不器”也表达了这一观点。但这并不代表专家型人才就不如博学型人才,这种倾向与当时的历史时期和孔子的事业不无关系。春秋时期自然科学发展还很简浅,许多文化艺术门类也刚在萌芽发展中,专一领域可研究的纵深有限,所以需要横贯多个领域,才能聚大成、成大家;而孔子又从事教育事业和思想研究,需要从更宽广的范围中提炼思想精华。这就是为什么孔老先生要说:“吾执御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孔子人才观:通才VS专才”  孔子  孔子词条  人才观  人才观词条  通才  通才词条  专才  专才词条  
人事

 避免误区 不妨换个思路做招聘

 如果你觉得招聘就是看别人适不适合自己,招聘启示不能写得太详细,招人不能找最优秀的,招聘就是面试……或许此时你已经进入招聘的误区,不妨换个思路做招聘。  求职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