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2版)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2版)的师生参考。
陈力丹著的《世界新闻传播史》(第2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世界新闻传播史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世界新闻传播史”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陈力丹著的《世界新闻传播史》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辅导用书: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本书是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世界新闻传播史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
(3)补充典型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世界新闻传播史相关辅导资料,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试读(部分内容)
第一篇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人类无语言时代的信息传播
(1)触觉和嗅觉
人从动物进化而来,这种寻求和接受信息的方式,是最为原始,但也是无法超越的。
(2)视觉符号
通过手势、面部表情、实际的动作,或利用物体,或描绘简单图形,向别人传递信息。对接受者而言,这些均为原始的视觉符号。
(3)听觉符号
通过发出原发性声音、模拟性声音,或通过简单的敲击发出声音,向其他人传递信息。如果这类声音被接受和理解,即为原始性的听觉符号。
以上的非语言传播,即使在当今最为现代化的信息传播中,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辅助信息符号,从香水的使用、亲吻,到言语中的声调、轻重、停顿,体语的广泛运用,甚至传播中空间、文化色彩的选择,都能够察觉到潜伏着的原始符号传播的能量。
二、基本的传播媒介——语言
(1)现在和未来的任何高级传播媒介,都必须以语言这个传播媒介为媒介,而词语则是传播的基本单元。
(2)当今世界上的六大语系: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班图语系、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其他的语系还有达罗毗图语系(印度半岛南部)、南亚语系(中南半岛南部)、芬兰一乌戈尔语系(主要在芬兰和匈牙利,以及俄罗斯北极圈内少数几个地点)、伊比利亚一高加索语系(高加索山脉一带),分布地区较狭小,对世界交往的影响有限。
三、传播的文字媒介
(1)文字与语言的区别
文字基本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2)文字体系
历史上的文字种类很多,经过数千年的演变、融合、创新和衰退,现在世界上跨国使用的文字体系,只有6种,除汉文外,均是字母文字。
包括:①遍及全球的拉丁文字体系;②使用人口最多的汉文字体系;③阿拉伯文字体系;
④斯拉夫文字体系;⑤梵文字体系;⑥希腊文字体系。
四、走近现代新闻传播的先导——印刷术的发明
文字虽然保留了语言信息,但是人工手抄无论如何形不成规模传播,手抄的文字一定程度可以变成一种很容易禁锢的信息。于是,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播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1)能够规模化地复制文字的技术,最早出现于中国,即6世纪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对工艺要求过于专业化的发明,可以适应宗教教义的传播,但难以在时效上适应真正的新闻传播。11世纪,中国人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对于规模化的信息传播,其重要意义大于雕版印刷术。但是,由于缺乏社会需要,以及原材料无法适用于笔画繁多的汉字等原因,中国在几百年内没有将其用于新闻传播。
(2)在15世纪中叶德国人约翰·古登堡重新发明出金属活字印刷术,欧洲印刷新闻纸流行之后,直到17世纪中叶,中国才将活字印刷用于邸报。
(3)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15世纪末的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遍了全世界。
(4)欧式印刷术为现代新闻传播做了技术上的准备。但是现代新闻传播的出现,还需要多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才可能出现并持续下来。
五、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现代报刊,是现代新闻传播的第一种载体,最早出现于欧洲,然后缓慢地推向全世界。
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在于以下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
(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总之,这五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第一个大背景条件,单独的其他条件都不可能造成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而其他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使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难以为继。
六、现代报刊遍及全球的三个环节
现代报刊的起源是一个在全球的历史发展过程,表现为以下三个发展的环节:
(1)15世纪中叶德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出现印刷新闻纸。
(2)整个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在全球的经商中,无意中传播欧式印刷术和简单的公报式的报纸,构成了现代报刊起源的第二个环节。
(3)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葡、荷等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发展工商业,传播西方文化,将报刊移植到世界各地。18~19世纪,现代报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完成起源的全过程。
七、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1)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
①现代报刊出现于欧洲中世纪末期,因而在报刊诞生的时候,便受到王权的直接控制,或直接由政府部门创办报刊(例如1665年时的英国、1702年时的俄国),或者特许少数王权信任的出版商出版报刊(例如1631年时的法国),对报刊内容实行书报检查;同时严格查禁其他非官方的出版物。在殖民地,则由殖民当局代表王权行使书报检查。
②这个时期封建王朝对报刊内容的检查,主要是禁止报道和讨论与本国政治相关的问题,禁止对官员的批评,禁止一些当时宗教道德不允许报道的内容,而对于外国的政治新闻,只要不涉及本国政治,一般允许报道。
(2)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
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和革命成功以后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时期,由于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许多具体政策尚未确定,各阶级和各利益群体都要为自身赢得更多的革命果实而进行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