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现在的女孩子都真厉害,学习能力比男孩子真是不知道要好多少啊……”
轩轩妈最近已经不止一次在家长群里发出这样的感慨。
特别是这次陪着孩子网课学习,她对“女强男弱”有了更直观的体会。
直播答题时,女孩子逻辑强、反应快、能说会道,答起题来有理有据,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更是手到擒来。
而男孩子,经常反应慢半拍不说,难得抢到答题机会,结果表现往往也是差强人意。
太让人焦虑了!
当然,有其他家长在群里宽慰,小学都是感性思维的东西,女孩子强点正常;到了初中,逻辑思维的东西多了,男孩就会反超了……
然而事实可能真不乐观。
上海一个中小学生的成绩调查显示,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高中,女生每科平均成绩几乎都高于男生,连数理化都不例外。
教育部数据显示,2004年-2015年小学和初中男女生比例与全国人口性别比基本一致,到了高中,女生则开始逆袭,全国高中以及大学的女生占比,有明显增加。
我国2018年的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本专科生一共7909931人,其中女生4522225,占比高达57.17%。
而且近几年各国大学的男女总比都出现了“阴盛阳衰”的现象。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男孩读书不如女孩”的观点。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
近几年的脑科学研究指出:男孩子的先天阅读弱势,可能是造成男孩学业不如女孩的关键。
澳大利亚著名家庭问题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在他的《养育男孩》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男孩大脑发育的特点,他指出:
随之引起的结果就是,男孩大脑里负责专门处理文字信息的“文字盒子区”就会相对弱势。
可别小看这个“文字盒子区”, 法国认知神经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研究团队通过脑磁图对比发现,“文字盒子区”是一个人阅读和文字理解能力高低的关键。
如果说我们看到的文字,是静止的平面图画,那么文字盒子区的功能就是,就是将这些没有生命的文字转换成的动态的3D立体实物。
所以,这个文字盒子区越成熟,孩子对文字信息的提取加工就越准确到位,对文字的感知思考也就越深刻。
小学语文练习中有一道题目,要求孩子根据课文,画一幅能表现赵州桥特点的草图,并写感言。
结果不少男孩答题时,都啼笑皆非地理解成,画小草并发表对小草的感言。
像这样,在做题时,审题不清、答非所问、词不达意的情况,是不少男孩共有的通病。
我们不少家长将其归为男孩子比较粗心大意。
其实从科学角度讲,这就是孩子大脑还未发展成为阅读脑,孩子的“文字盒子区”还不够强大的一个反应。
好消息是,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把自己的大脑改造成优秀的“阅读脑”。
随着长期的大量的阅读,大脑中神经元的联结会不断激活和强化,文字盒子区受到刺激越多,也就会越成熟、越壮大。
讲到阅读兴趣的培养,很多男孩家长,就会犯难。
家长们普遍认为男孩子生性爱动,坐不住,静不下来阅读。
为了孩子能提升阅读能力,家长们甚至病急乱投医。
比如在“量子波动速读培训”骗局中,记者就发现男孩的数量要远超过女孩。
另一方面,家长们觉得男孩子爱看的书,多是些于学习无益的课外书。
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曾讲述自己小的时候,因为课外书的阅读挤占了课本知识的复习时间,成绩没考好,后来被老师找去训话。
回家后的钱永刚想到要达到老师的高分要求,自己就要少看许多的课外书,心理就特别不痛快。
在父亲关心询问时,钱永刚表示,自己不想为了分数而少看课外书。
钱学森了解后,没有批判,而是包容地嘿嘿一笑走了。
在钱学森的教育理念里,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是要尽可能的多看书,包括课外书。
钱永刚在父亲的包容和支持下,最终做到了学业和课外阅读两不误,漂亮地打了翻身仗。
打破“男孩就不爱读书”的刻板印象,允许和鼓励孩子阅读课外书,是许多父母要做的第一个改变。
当然,男孩的荷尔蒙、神经性、心理特点和他们偏“空间、机械”的大脑,决定了他们只喜欢他们感兴趣的书。
所以,培养男孩的阅读兴趣,打造男孩的阅读脑,我们就需要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多挑选些科技类、视觉类、图解类、冒险类、体育传记、系列书等书籍,让孩子喜欢上读书。
只要选对了书籍,你会发现,男孩们也会安静地沉浸在阅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除了挑对书籍,培养阅读兴趣,要培养男孩形成优质的阅读脑,我们还需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发展男孩的精细动作,帮助扩展文字记忆。
一方面,这是因为女孩在颞叶中更早拥有强大的神经联接,因而感知记忆存储和听力能力要好于同龄男孩。
另一方面,男孩精细动作发育落后,也是影响孩子抄写和记忆生字的一大因素。
看小男孩写字,那握笔姿势我们首先看着就累。
其次男孩子写出来的字,也非常考验想象辨认能力。
精细动作发展落后使男孩在文字和词汇量的学习记忆上受到限制,阅读上自然也会容易受挫。
所以,有意识地多对男孩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将大大提高孩子握笔、写字以及记忆字词的能力,进而提升阅读力和学习力。
2. 加强交流输出,提升阅读兴趣。
英国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里,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孩子对外的交流输出越多,词汇量增长就越大。
图中,绿线显示的就是喜欢说话的孩子的词汇量增长情况。
很明显,喜欢说话交流的孩子在词汇的增长速度以及增长数量上的表现要远远好于其他孩子。
同时,英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发现,布置读后感交流的学习任务后,那些平时阅读水平较低的男生,因为对阅读体验分享的期待,阅读热情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所以,多鼓励男孩们将自己阅读的内容和收获与大人或同龄小伙伴分享,将大大促进他们的阅读思考与阅读兴趣,并促进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3. 亲子共读引导,培养男孩共情力。
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在波士顿地区展开的一项合作研究发现,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互动,可以大大增强孩子大脑中语言相关区域的活动。
在女孩的大脑中,负责表达和处理复杂情感的区域更发达,研究发现女孩子在三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具备理解和感受别人情感的能力。
所以在阅读时,女孩子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对文章有更深刻的印象和认识。
对于同理心比较弱的男孩来说,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有意识地进行故事小说类的亲子共读活动,引导孩子将书中的人物、情节与孩子自身的经历进行关连。
这不仅可以增强孩子大脑语言处理、故事理解、感知觉等脑区的神经元联结,还能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Psychological Science(心理科学)杂志的相关论文指出,父母对孩子进行文字文化性以及社会性的这种普及,将大大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孩子能更多地感受阅读的魅力。
当男孩在小时候,他的成绩和表现不如女孩时,希望我们的父母都能多些科学的认识,不要急着训斥和“修理”,而是多些包容、多些理解、多些引导。
科学引导,帮我们的男孩补上短板,才能让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掉队。
也只有这样,男孩在未来才有机会发挥出视觉、空间、运动、逻辑等方面那些女孩没有的优势。
愿每个男孩,都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早日打造出优质的“阅读脑”,在学习的道路上,闪亮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