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小伙伴最怕的就是应用题了有木有?
其实这些小伙伴对于计算题之类的都不在话下,但是一看到应用题就发怵,怎么办?
出现这样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搞不懂题意,换句话说,就是应用题中的语言描述难以与数学表达式一一对应起来。
这就要学会将“语文”与“数学”进行一个转换了,也就是常说的要将题意“翻译”成数学表达式,一旦掌握了这一招,做应用题就象做计算题一样简单了。
好了,我们就拿一道史上最简单的应用题来作为例子。如下:
已知小华身高100厘米,比小明矮20厘米,求小明身高多少厘米。
在小学阶段,没有比这更简单的应用题了吧!但是还是会难倒好多小伙伴。
我可遇到好多小伙伴搞不清“比多少”问题的,其实不光小学生,甚至有的中学生有时也会犯糊涂,一不小心给整错了!
很多搞错了的小伙伴都认为自己是因为“太粗心”而“大意失荆州”了。其实所谓的粗心,反映的恰恰是你平时学习的方法不对!处理问题时步骤不够严谨!
不要因为题目看起来简单就掉以轻心,实际上,数学中的每一道题都不简单,细究起来可都是大学问。
如果我们觉得某道题简单,其实并不是因为它本身简单,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它,从心理上觉得它简单。也就是说,一道题对于你来说简单,但是对于另外一个人来说,又不简单。
1+1=2,说它简单,也确实简单,但要说它难,那也是非常难,数学家至今还无法证明它。
我们学习数学也应有数学家的那种精神。遇到简单的题,不要浅尝就止,一定要继续深究下去,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好了,再回到开篇第一题:“已知小华身高100厘米,比小明矮20厘米,求小明身高多少厘米。”
在解上题之前,我们先找一找它的“一般性规律”!
根据题意描述的意思,我们可以这样进行一番翻译与推演:
又:已知小华等于100厘米。
重点来了,小伙伴一定要问了,后面一截倒是很简单,因为我计算还是挺不错的。就是第一步那里有问题。
什么问题?
就是这句“小华比小明矮20厘米”翻译成“小华=小明-20厘米”的依据是什么?
好!问得好!
依据是这样的:
凡是碰到这种“比多少”的问题,直接把“比”翻译成“等于”号,把“多”翻译成“加号”,把“少”翻译成“减号”。
这样进行翻译,轻而易举地建立起了一个等式,解题的可靠性大大增强,错误率大大降低。
这道题确实是太简单了,以至于简单到太容易犯错了。
犯错就是因为我们平时不严谨的习惯造成的。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所以小伙伴们在做数学题时,无论题目是简单还是难,一定要严谨。
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天衣无缝、密不透风,要保证每一个步骤都是可靠的、经得起反复推敲的。我们在小学阶段就要开始慢慢地建立起严谨的数学思维。
每一个简单的题目,都涉及到一个知识点,每做完一道题,都要总结出有益的经验,用来解决更为复杂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