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河北的燕郊、香河、固安等一些市县,有很多北京人前来买房,但购房者既不在这些地方工作,也不在这里缴税、消费,仅是早出晚归到这里睡觉,由此成为北京的“睡城”。据此回答1~2题。
1.“睡城”的出现表明,北京出现了( )
2.“睡城”的兴起,是因为燕郊等地( )
①交通条件改善 ②就业机会多
③房价低 ④工资水平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第1题,河北的燕郊、香河、固安等一些市县,距离北京市区比较远,主要是房价低,承担了北京市区上班族的居住功能,成为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集中地区。注意“郊区城市化”“城市郊区化”的区别,不要误选C。第2题,“睡城”距离上班地点远,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北京城区工作人群晚上居住;当地土地价格低,且属于河北省,房价较低,吸引低收入人群购买和居住。睡城主要提供居住功能,不是工作地点,也与工资无关。
答案:1.D 2.D
浙江温州在改革开放40年中,私营企业大发展。“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和“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村”是对温州40年间城市化的写照。据此回答第3题。
3.温州城市化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单个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B.郊区城市化
C.中小城市迅速发展
D.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解析:选C。温州经过40年的发展,“村村像城镇”“镇镇像乡村”,说明城市规模较小,数量较多,所以其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中小城市迅速发展。
下图为某城市一居住小区2009-2015年建筑物数量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居住小区( )
A.2009-2010年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数量均下降
B.2010-2012年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数量均增长
C.2012-2013年建成区面积下降而建筑物数量增长
D.2014-2015年建成区面积增长而建筑物数量下降
5.该小区建筑物数量变化对区域的影响是( )
A.增大了城市建筑物高度
B.提升了该小区环境质量
C.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率
D.导致了该小区盲目扩张
解析:第4题,图示时期,该居住小区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数量的增长率都大于0,说明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数量一直在增加,不存在下降情况。故A、C、D三项均错。第5题,图中建筑物数量的增长速度大于建成区面积的增长速度,意味着区内建筑物密度越来越大,说明区内的土地利用率提高了;该小区的环境质量会有所下降;建筑物高度的变化与建筑物的数量变化无关;该居住小区是按规划调整的,故建筑物的数量变化不会导致建成区面积的盲目扩张。故选C。
答案:4.B 5.C
读下表,回答6~7题。
国家
城市化水平
空气污染
指数(μg/m3)
产业结构
化石能源
消耗比例
日本
66.64%
24.90
1∶27∶72
81.01%
德国
73.72%
15.78
1∶28∶71
79.49%
甲
86.04%
19.46
14∶65∶21
51.30%
6.甲国最可能是( )
A.美国 B.中国
C.巴西 D.英国
7.甲国城市化过程中突出的现象是( )
A.滞后城市化
B.虚假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市中心衰落
解析:第6题,甲国城市化水平虽高,但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因此可推测甲为发展中国家,选项中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很高,与表格数据相符,故选C。第7题,确定甲国为巴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拉美国家城市化水平有虚高现象,推测为虚假城市化现象,故选B。
答案:6.C 7.B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
①大城市化阶段
②郊区城市化阶段
③逆城市化阶段
④再城市化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交通通达性差
②地价昂贵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8.A 9.D
把沿街有花园的房屋的实体墙改造成镂空墙,使墙内的绿色透出来,叫“破墙透绿”。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
10.“破墙透绿”的环境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B.消烟除尘
C.美化环境 D.增加湿度
11.改善城市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是( )
A.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
B.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户供暖
C.鼓励购置、使用私家车
D.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
解析:第10题,“破墙透绿”属于美化环境的范畴。第11题,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应该从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来考虑,推广无氟冰箱能保护臭氧层,但对城区大气质量的改善作用不大。改集中供暖为分户供暖,鼓励购置、使用私家车会降低大气质量。
答案:10.C 11.D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
13.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解析:第12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面硬化面积增多,阻断了部分水分的下渗,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第13题,由图可知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新的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中,出现了绿化带、渗水道路和城市集雨管网,起到了滞流作用,延长了径流集聚时间;下渗量增大,有利于补充地下水。
答案:12.C 13.B
二、非选择题
14、分析我国部分大城市人口增长状况数据表,回答有关问题。
项目
人口增长(%)
1982-1990年
1990-2000年
中心区
近郊区
远郊区
全市
中心区
近郊区
远郊区
全市
北京
-3.38
40.46
13.12
17.20
-8.16
45.52
10.25
27.73
上海
-2.46
52.12
-1.02
6.50
-9.36
47.25
-1.20
25.47
沈阳
-6.73
31.04
3.15
16.64
-8.20
42.21
2.56
26.65
大连
-11.81
55.90
11.60
18.26
-12.25
58.22
10.05
28.31
杭州
-11.80
38.55
6.84
10.08
-15.92
38.51
5.12
28.32
(1)表中数据反映出我国部分大城市出现了________现象。
(2)五个城市中,1982-1990年,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1990-2000年,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__,从市中心迁出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
(3)五个城市的中心区人口都主要迁往________区。
(4)请简要列举四条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逆城市化
(2)大连 上海 杭州
(3)近郊
(4)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城市病”;城市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增强;更多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小城镇;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现代化水平(任答4点即可)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1:23:45:67:89:1011:12
全年
月均温
(℃)
13.6
16.8
21.0
24.4
25.8
26.3
25.2
24.7
22.4
20.2
16.1
12.8
20.8
降水量
(mm)
4.2
3.5
10.0
11.7
45.4
133.4
207.1
210.0
140.9
61.2
20.5
1.5
849.4
(1)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攀枝花有煤铁资源,靠近河流,说明交通便利,有充足水源;老工业基地往往会面临资源短缺、经济增长乏力、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2)老年人冬季怕冷,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对老年人生活有利。从图中还可以看到铁路、公路、机场,说明交通便利。这一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环境优美;这一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经济增长乏力 产业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严重
(2)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