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31日 来源: 浙江市场导报 作者:孙丽娜
创新才能基业常青
专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教授张维迎
孙丽娜:张教授,以往的峰会北京光华管理学院也和我们有积极的互动,这次更是参与主办了资本市场与自主创新论坛。能告诉我们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们如此地青睐浙江?
张维迎:浙江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本来就引人注目。当然,活跃的浙江经济主力——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很让人关注。我曾经说过中国经济的活力主要来自民营企业在竞争行业的发展,作为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7成以上的浙江,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示范效应将更加显现。
孙丽娜:您去年来的时候关注的问题是“品牌与创新”,今年是资本市场与自主创新,企业家应该如何理解这其中的发展、变化?
张维迎:品牌也好,资本市场的对接也好,我想这都是浙江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过程中要发展的。
浙江的民营企业创造了很多经济发展的奇迹,但是在不断创出辉煌业绩和骄人数字的时候,我们仍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看到从世界分工的角度来讲,我们很多的企业都处在价值链的下游,而上游的具有高价值的部分都被别人占有了,这样下去,就变成我们在整个的国际分工当中,创造的重量和我们创造的价值差距越来越大,我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但是我们并没有赢得附加值。
对比一下这样的状况,我们不得不有忧患意识。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们的资源优势将越来越不明显,那么我们有没有核心技术?我们能不能靠成本优势去对抗品牌优势?我们的生产能力又能不能比拼别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我们还要担心,无论从国际上还是国内来看,在未来进入中国的大企业序列里面,会有多少我们自己的企业,这是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的。
浙江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起步较早,发展也较快,跟国际间的合作也比较多,这更需要我们建立品牌意识和发展大企业的意识,浙江制造要向浙江创造、向全球市场快步迈进。
孙丽娜:当然,创新始终是关键词。
张维迎:是的。创新对一个企业的发展,一个行业的发展、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是密切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创新是和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未来中国能不能变成一个创新型国家,依赖于企业家。我个人认为创新和发明不一样,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讲得很清楚,创新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能,企业家是进行“创造性的破坏”,带来财富的不断增加。
如果产权得到有效的保护,企业家有很好的激励机制,对未来充满信心,创新自然有动力。当然这其中还涉及政府能不能放开投资领域,企业家的精神能不能得到尊重,企业的行为能不能得到合理的报酬等等。
像汽车工业,现在满大街上跑的车,上档次的都是国外品牌。中国三大汽车制造厂都被外国的品牌汽车肢解了,这个合作一条生产线,那个合作一条生产线,“一女多嫁”。这样的好处是市场的车多了。但是我们想像一下,假如上世纪80年代就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汽车产业,即使说90年代开始就给像李书福这样的人做汽车的自由的话,国外汽车品牌不会像今天占这么大的市场份额。单一个桑塔纳就占了多少市场份额?
但是今天,我们的企业家遇到了更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对民族品牌和自主创新的支持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制高点,这个我们从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也能看出来。
所以,企业家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企业更优秀,更具竞争力。最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才可以做好创新。
张维迎:我想首先每一个企业家都要有做大做强自己企业的信念。接下来才是怎么做的问题。
第一点,你的企业有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这很关键,微软和英特尔这样的公司就是依靠核心技术才能做大做强的。有了核心技术,你才能在合作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才有空间做大。第二,你的企业、你的生产线有没有成本优势。对于浙江企业偏重制造业的尤其如此。第三是我们的企业要学会供应链的管理。我们可以看看沃尔玛的成功经验,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很好地完成了供应链的管理。第四个就是品牌。品牌可以是很大的一个附加值,也是企业的一种责任。消费者大都愿意给那些信得过的企业和品牌付费,这就是品牌效用最直接的体现。第五个就是垄断资源,一种是自然资源,一种是市场资源,比如说资本,信贷是垄断的,只能随着银行得到贷款,得到贷款就可以做大,得不到就做不大,行业管制,国家对行业有很强的管制,如果进入企业就可以变大,进不了就变不大。
我想民营企业还是要增加研发,开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过去主要靠从人家那拿来,生产、卖出去就行,你卖出去但是没有赚钱是没有用的。我知道浙江的企业很多在广告上的投放费用超过了研发的投入,从长期看,我认为是不妥的。品牌是需要技术支撑的。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加强人力资源的建设和学会合作还是很重要的。
我跟浙江的一些企业家有过接触,他们的开放程度还是不够,开放不仅仅是合作还有价值分享。
当然,资本市场也是迅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但是一定要谨防冒进。所以,我们这次希望就资本市场和自主创新跟企业家们有一个交流。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才能基业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