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网友给我留言,纠结文章里的一些细枝末节:
“你在二手平台上卖了几千?自己不买那么多至于吗?”(70%薅羊毛)
“缺钱还不是因为不知足,知足就不缺钱,就没有烦恼啦?”(你确定?马云都觉得钱不够!)
“你学车第一天撞草坪呀,我就没有啊!”(呵呵,你确实比我强!)
“你蛮有想法,大学没白读……”(朋友,你的思维很跳跃啊!)
我们看文章究竟看的是什么?
看文字?看故事?看稀奇?看情感?看作者观点思维……
我一直认为,我们读一本书,看一篇文章,应观其大略。大略并不是大意或大概,而是其中大的方略,掌握作者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从中得到启发。
我们看的是道理,看的是人生,看的是思维的碰撞,看的是世间的百态,最后看懂的是自己。
纠结错别字和钻牛角尖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作用。
我把看书分为3个阶段: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一阶段,我们看的仅仅是表面,容易钻牛角尖,纠结其中的个别词句和话语。
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里我们看得更加深入,看到的是作者的人生,他的辛酸、甘甜、欢喜和遗憾。
3、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最后我们看的是本质,这部书变成了一部电影,从开头到结尾,透过书中的点点滴滴,我们看到的是作者本身,作者的初心和他的人生观。
1000个读者眼中,看到的各不相同。
有人看到的是荒唐言,有人看到的是辛酸泪;有人看到的是一面镜子,有人看到的是一把梯子,于我,看到的是一个乐意体会的想法,一个愿意踏足的世界。
很喜欢一句话: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最后都会化为你的格局。
看书是一个人的繁华,我们不可能体验所有的生命,但是看书可以让我们拥有更细腻、更开阔、更深刻的心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