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故事,我有酒,做个好朋友吧?
以前,听人说过:如果你写的故事,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如何感动别人?
有的故事像公式,具有很强烈的逻辑性。有的故事像书信,讲述着生活的碎碎念。有的故事像日记,记录每天的琐碎。
你的故事像什么?
记得第一次看妹妹写作文,题目是“用以下的词语写一篇故事”词语是“战争”“哥哥”“小狗”“废墟”
她写的是“战争中的小女孩”
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战争后的废墟中,寻找哥哥,遇见了一只小狗,照顾它,保护它的故事。
看着她生涩的文字表达,当时我笑她,说怎么就像流水账一样,一下子就跳过了具体的情节,从哥哥转到了小狗身上,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到小女孩的着急,就跳到了对小狗的细心上了?
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何,很多次都写不下去了,为了凑字数,就瞎编。
果然,仔细读一下她的故事,才知道这里面很多词句都是按照她看过的书,听过的经典对白,原封不动的照抄下来。
然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道词句的经典,却不理解它的意思,以及运用,写出来的故事就像流水账一样,看起来很有逻辑性,但似乎总是缺了点什么?
就好像这样的内容: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事情中有很多朋友,朋友对我很好,我们玩得很开心。
然而,事情是什么?为什么开心?这些朋友为什么会出现?他们如何对你好?等细节上的描写没有,请问自己再读的时候,像故事吗?是不是像公式一样?
A+B=C,C*D=F,故事不是数学,纯粹的逻辑会让人感觉枯燥?像吃干脆面一样?难道不是应该加点水和调料,泡一泡,才更好吃吗?
日记虽好,但别用错方式
看到妹妹的故事后,我想到了自己曾经的日记,和她的故事似乎有些异曲同工的感觉。
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最喜欢让我们写日记,而且还是每天都写,写完了还得上交检查。由于每天没东西可写,总是习惯性写着和妹妹一样的流水账日记。
一个学期我的日记,千篇一律的讲述着每天发生的故事,难得获得老师的赞赏。只有一篇,老师留下了一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评语。
我问过老师这是什么意思?他没有解释,只说了一句“以后你就会懂了。”
多年后,我再读这篇日记,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记得日记的内容大概是: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吵架了,她最近都不理我,不知道是不是生气了?
我看到她跟班里的另外一个女生玩得很开心,也想和他们一起玩,结果那个女孩排斥我,不喜欢我,还赶我走。本以为好朋友会帮我说话,毕竟我平时对她那么好,有什么吃的,有什么心事都会和她说,可她却什么也没说,转身和那个女生依旧玩的很开心,继续不理我。
我想:难道朋友的感情就这么不值得珍惜和信任吗?
还是说我做错了什么?让朋友不开心了?那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她的原谅呢?
看完这篇日记的你,感觉如何?是否和我一样理解了老师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
它的解释在搜狗百科中是这样的。
再次和曾经的那位好友聊天时,就像老师说的这句话一样,有些情意心里清楚就好了,不是所有的情意都值得炫耀。
有点扯远了,之所以我会提到这篇日记,是因为这篇日记是老师唯一一篇写了点评的日记,也是分数最高的一篇。
多年后的我,也曾反复读过那个学期的日记,只有这一篇日记让我印象深刻,感触颇多。
如果问原因……我想说“应该是描写够具体吧。”
有具体情况的描写,也有内心活动的纠结,对友情的在乎,对朋友的疑惑。
最近在读《文学创作手册》时,在记作家日记的章节里有一段关于小说的描写是这样的
小说来自作家的想象力,但故事的种子总能从作家的生活中找到。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句捕捉到的话语,都能让这些种子萌芽。
日记不仅能帮助你理解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还能为回首过去提供视角。深入挖掘你的日记,你会发现旧友,埋葬的感觉,过去的事件,遗忘的细节,由于有了距离和洞察力,你的生活,你在日记中记录的生活,能够生长出许多部小说。
设想自己的这篇日记,似乎满足了这段话的基础要求“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句捕捉到的话语”。加上情感的叙述,使整篇日记变得有了灵气,让轻而易举的体会到当时的场景,人物的心里变化。
而相对于其他的日记,每天记录的事件很多,例如早起吃饭,上课,写作业,等这样的小事情,却没有对任何事情进行具体的描述。
因此,我想说“日记虽好,但别用错了方式。”每天的日更,记录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让你很久以后重新读的时候,都能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变化,已以及内心的纠结。这样才能让你的故事更有意思,也是说明“让你的故事先感动自己”的典故。
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过目不忘的故事才是感动别人的关键。
书信,以传达为主,别让人产生抵触情绪
从古至今信的分类有饱含期待的家书,传递命令的指令密函,还有思念之情的情书。
写故事如果以书信写,逻辑性过于强烈则,有点像指令密函。因此理性和感性共存才能与人相处融洽。
四年级的时候,我的母亲外出工作,第一封书信是她从千里之外,我从未涉足过的城市寄回的,我很喜欢用书信和文字传递自己的想法,可能也是受她的影响。
母亲寄给我的是家书,信中从未提及外面城市有多繁华,她对我的期待就是希望我认真学习,听长辈的话,理解体谅她和父亲的不易。
因此信中常常写到:
今日,我和爸爸工作很晚才回家,写信的时间已经是凌晨一点多。这个时间,你和外婆已经熟睡了吧?
前几天,听外婆说,你又淘气了,你可知道我和爸爸每天的工作是从早上6点起床,天还没亮,就准备出发,有时工作轻松会早点回家,有时工作忙碌到晚上9点也不一定回得了家,一天10元,运气好一个月有300,运气不好,我们就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有没有想过,我们这么辛苦赚这么点钱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希望我们一家人过得好一点吗?
我记得那是2004年的时候,工价和物价差不多和母亲说的一样,第一次收到母亲的信,老师叫住我,并把信递给我的时候,身边有几个同学都很羡慕的看着我说“你妈妈给你寄信了?”
内心很开心,那是她离开家很长的时间以后,我和她第一次内心接触,读信的时候,我哭了。
后来我给母亲回信,想要找方法寄出去时,因为过于激动,过马路时,没有注意飞奔而来的摩托车,差点被撞到,外婆责怪了一番,但却依旧阻挡不了我想要和母亲的内心交流。
可是,后来,母亲的信,越来越少了,她开始用电话和家里沟通,每次都会问我的学习成绩,有没有听外婆的话,时间久了。
尤其是每次电话中,母亲让父亲讲话时,他总是极不情愿的说“那么不争气,有什么可说的?”便更加不愿意和他们聊天。也不再期待她们的来电。
如今回想起这一段,却无法说明是我的错,还是母亲的错。
就像写故事一样,母亲最初是感性,柔情的劝我听话,好好学习。我也能深有感触的期待着她再次的来信。
后来,信变成电话,沟通也没有写信时,思虑再三,斟酌对方接受程度,情绪波动的感觉,变得有些流程化,公式化,更甚的是他们开始站在家长,长辈的角色传递命令式要求我应该怎么做?
这样就造成了听者的我,产生了抵触心理,感觉他们并不理解我,也不知道我需要什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提供给我想要的,要求着我,但我并不需要的东西。这其实是很多留守儿童对父母,或者社会帮助的心理。然而并没有多少发现。
因此,写故事,像写书信一样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什么过错,如果带有命令式,指令式的口吻,则会让人产生抵触心理。
固然,想要感动别人,第一个忌讳就是尽可能不要使用过于强势的言语,命令式口吻。例如“应该如何”“必须如何”“不能”
如果一定要用,那建议用在提供建议的工具文章中,可能会合适一点。故事类的就不建议了。毕竟故事不需要证明什么,它需要的是情节的描述,情感的抒发。
今天聊的是故事,不知道大家的感触是不是和我一样?
欢迎你们留下自己对于写故事的理解和建议,期待我们一起成长,让你我的故事更加精彩!
有些故事,需要你来开启,期待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