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知识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但问题是,掌握哪些知识,才真正让我们聪明起来呢?
爱因斯坦曾说过,他从来不记忆和思考那些词典、手册里的东西,他的脑袋只用来记忆和思考那些还没有载入书本的东西。
换句话说,我们学习知识,没必要去死记硬背那些已经存在,而且可以查找得到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我们只需要知道在哪里找到它们就行。
而真正有用的知识,是从这些已有的知识当中思考出来的“新知识。”正正是这些“新知识”,才会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
而怎么做掌握和获得这些新知识,就是让我们变得聪明的方法之一。
两种知识的构成
互联网发展到如今,也不过二十几年,但在这期间我们所接触到的信息量,其增速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无法比拟的。
不管你死记硬背的能力再厉害,也终究比不过手机上的一个APP。即便你是一个驾龄有二十年的老司机,闯南走北哪里都去过,但跟手机上的导航相比,你认为自己会更聪明吗?
在过去的年代,我们是以知道多少知识为标准,而判断一个人的聪明与否。而如今,尽管这个标准依然在起作用,然而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却是你计算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其中,有两种知识我们需要懂得如何识别:
第一,程序性知识;
这两种知识有什么区别呢?
所谓“陈述性知识”,就是一些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或者已经被验证的定理或定律,某些词句的概念等,都是属于陈述性知识。
这些知识如同晶体智力一样,需要通过时间去积累,巩固在我们的长期记忆当中。当我们在进行学科考试时,我们回答的过程就是晶体智力发挥作用的过程,因为我们是在运用已知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
但“程序性知识”就不同了。我们运用这些已知的“陈述性知识”,从中推断出某些新的知识,而“推断”这项能力,就是“程序性知识”。
例如,你从“男朋友没有回家”、“他今天没有加班”和“他的车停在某个女性朋友的公寓楼下”这三个陈述性知识中,推断出“男朋友出轨”这个新的结论,就是你在发挥流体智力的过程。
这个过程,你就是运用了“推理”这种“程序性知识”。当你通过正确的推理而得出正确的推断,这是不是一种聪明的表现呢?
简而言之,“陈述性知识”是在说明“是什么”的问题,而“程序性知识”则是在说明“怎么做”的问题。
所以,程序性知识就像算法,是一种对既有事实进行运算的能力,这种能力将陈述性的数据、知识、信息等因素,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新的结果。
问题是,这种“程序性”的算法,不是想学习就能够学习到,它需要更新我们的大脑的认知能力,构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才行。
其背后,就是解决问题用到的一种思考模式,也是聪明的根本因素。
构建程序性的思考模式
“程序性知识”是属于思维的逻辑底层,是认知能力的基本条件。
想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我们必须通过习得“程序性知识”,而构建出自己的“程序性思维模式”。
毕竟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信息,能不能从这些信息看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取决于我们每个人有什么样的“思考模式”。
而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在于储存,而不是在于思考和运用。而后者,正正是“程序性知识”的产生机制。
当我们对于学到的知识,缺失思考和运用,我们就很难深化和升级自己的流体智力。只运用一种智力方式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完全聪明起来了。
就如现在网上有很多“干货”文章,教导大家怎么学习、怎么工作、怎么做事,我们在阅读时,这些文章的内容顶多是以“陈述性知识”进入我们脑中。
但如果我们懂得结合自己的思考,然后大量的运用这些“陈述性知识”,提升我们大脑神经的反应速度,我们就会从中获得一种全新的经验体系,这就是属于自己的“程序性知识”。
这个过程就如同我们学习驾驶。我们首先会学习一些“陈述性知识”,知道方向盘、油门刹车、离合、档位这些零部件的作用和操作方式。
接着我们就在这些“陈述性知识”的引领下,开始小心翼翼地驾驶汽车,随着这个过程的深入和重复,我们就会慢慢获得一些怎么驾驶的“程序性知识”。
这些“程序性知识”是带个强烈的个人印记的,它门既好像跟我们熟悉的那些驾驶“陈述性知识”一样,又有些地方好像不太相同似的。
例如“倒车入库”这个技能,考过驾照的人都知道倒车时,要找一个参照点,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每个人有经验的驾驶司机,都有他自己的“倒车参照点”。
就是这种“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让我们在倒车的操作上,比起考试时的“生搬硬套”倒车显得更加聪明。
究其原因,就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大量的重复操作,把这些“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程序性知识”。
而这背后,就是程序性思维模式的形成,我们也因此而聪明起来了。
可以看得出来,构建“程序性思考模式”需要经过三个步骤:
第三,重复运用“程序性知识”。
想要完全做到这三个步骤,是一种耗时、耗神的行为,所以我们宁愿呆在知识的舒适区,也很少会主动花费精力,去获得可以让自己变得更聪明的“程序性知识”。
那有什么简易的办法去积累这种知识呢?
积累“程序性知识”的三种做法
上文说过,大量对“陈述性知识”的摸索和实践,甚至是直接运用,都能够让我们获得“程序性知识”。
问题是,摸索和实践的方式,却是决定我们会获得什么质量的“程序性知识”。
例如你学习英文,学到“现在完成时”的“陈述性”语法知识,其意思是表明过去的某种状态持续存在,于是就在第一人称have或第三人称has后面加上动词的过去式,例句就是:
I have eaten six apples since this morning(我从早上开始就吃了六个苹果了)。
你学到了这些“陈述性知识”,那你是否已经获得“程序性知识”,懂得怎么说英文了呢?或许,你依然还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说英文时,要用到“现在完成时”。
这时,摸索和实践的方式,就会决定你是否真正理解这个知识点,以及是否能够真正知道怎么把这个知识点运用出来了。
是什么样的摸索和实践方式呢?
1,把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的关联在一起思考;
如果你之前已经学过英文的“一般过去时”,而且已经知道怎么运用这个知识,那么当你学习“现在完成时”这个新的知识点时,就可以跟旧的知识点放在一起思考。例如:
he went to Thailand two days ago(他两天前去了泰国),这是一般过去时;
He has gone to Thailand two days ago(他两天前去了泰国),这是现在完成时。
尽管中文的表达是一样,但从英文就得知两句话的差别。
经过这样新旧知识的对比,你会发现一般过去时表达的是他之前去了泰国,现在已经回来,而现在完成时表明的,就是他去了泰国,而且还没有回来。
有了这种新旧知识的关联性思考,你就会更加理解和明白新知识的运用了。
再如,你考驾照的时候,教练一般会告诉你,在你停车的时候,一定要放空挡和拉手刹,这是旧的知识。但你的“老司机”好朋友却告诉你,等红绿灯时,没必要空挡和拉手刹,直接踩刹车更方便。
你把这两种知识点放在一起对比思考,你会发现,前者在长时间停车时,是一种安全而正确的做法,而这种做法,在一些短时间停车的状况,如等灯红绿时,可以不用这么做。
有了这种思考,你就得出属于自己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你在面对不同情况时,处理手法是不是就会变得更加灵活呢?
这就是聪明的特征之一了。
很多“陈述性知识”的背后,都有一套自洽的逻辑体系,只要你能够找到其背后这套逻辑体系,你自然就理解到这个知识点。
例如现在冬天,天气干燥,我们人体很容易带有静电。有时候用手把一些门把之类的物品,都会被静电电到自己。
那么一个解决办法,就是“给双手涂上护手霜”,这是一个“陈述性知识”,我们照做,当然可以解决到静电的问题,但我们是无法“举一反三”,去解决其他静电情况的。
当我们深入去了解“给双手涂上护手霜”这个“陈述性知识”背后的逻辑,发现让双手保持湿润,就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那么通过逆向思考你就明白,在潮湿的环境下电荷会自动导出,也能够有效减少静电。
于是你就悟出了自己的“程序性知识”,购买空气加湿器,让房间保持湿润,就算不用涂抹护手霜,也会减少触摸时产生的静电。
我们看到的很多“陈述性知识”,背后都有其一套自洽的逻辑体系,如果你勤于思考这套逻辑体系,你自然就能够获得自己的“程序性知识”了。
3,从实践的试错中获得“程序性经验”;
试错是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有时候我们根据某些“陈述性知识”去做,也未必会获得我们想要的那个结果,原因可能是我们做得不到位,或者还没有把握到方法的要领,这就是一个“错误”的方式。
这时你根据这个“错误”方式的反馈,适当调整,几番尝试之下,我们竟然获得成功了。
这些成功的“经验”,就是我们知道怎么做的“程序性经验”了。这种经验,未必适用于别人,但却是你独一无二的“程序性知识”。
所以,“勇于试错”是获得“程序性知识”的必要手段。
当你通过这三个步骤获得了“程序性知识”之后,接下来你要做的,就需要你大量运用这些知识去改善和深化自己的做事方式了。
相信假以时日,我们就会比以前的自己变得更加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