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件事可能没有人说不会,现在的社会文盲几乎没有了,每个人都认得字。问题是认得字就会读书吗?
我也是个会认字的人,但是之前却是不敢说自己会读书。经过学习思考才发现,读书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不也不会有莫提默用了二三十万字写了一本《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一本经典,且长久不衰的书。这本书自出版到现在已经畅销近60年,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至今依然是各大图书网站的长销图书。
这本书讲如何读书讲得非常详细,但有些繁冗,很多人看不下去。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简单地总结一下如何读书才最有效呢?在此我希望做一个尝试,帮助那些希望通过阅读增加学识,增长才干的人参考。
01: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人为什么需要读书?有人说要考试,所以要读书。有人说读书可以学到知识,增长能力,所以要读书。有人说读书可以启发思想,启迪智慧,所以要读书。还有人说,读书是一种娱乐方式,增加生活的情趣。这些都是对的,它们都是读书的功用。
一个人如果读一本小说,被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吸引,随着书中的描述,内心时而开心快乐,时而焦虑担心。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读者的你体验到了你未亲身体验到的经历,你的人生经历得到了拓展。读完一本书,你感觉很爽,精神得到了愉悦与满足。对一个普通读者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小说作家,或者是一个准备成为小说作家的人来说,这样就远远不够了。作为一个作家,你不仅要读文字上展示出来的故事情节,更要研究作者是怎么展开故事情节,怎么设计人物对话,怎么设置故事冲突,吸引读者的。
由此可以看出,同样一本书,抱有不同目的的人阅读是不同的,阅读方法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适合所有人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根据你的阅读目的的不同,先验经验的不同,阅读能力的不同,你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02:
虽然阅读方法因人而异,需要自己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但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可以参考。适合大脑思考固有习惯的方法可以让人更容易掌握所读到的内容,更容易吸收理解一本书的内容。
我今天在这里介绍一个阅读方法。这个方法可以让你30分钟有效掌握一本书,并且可以用一句话,或至多几句话就把一本书的内容归纳概括出来。如果时间不允许,你完全可以不再继续读下去,但是其中要表达的内容观点你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我把这个方法命名为:整体思维阅读法。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一个大的事物(整体)都是由一个个小部分(细节)组成的。各个小的部分相互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组合。不同的组合关系可能会形成完全不同的事物。
在自然界,金钢石与石墨组成的元素都是碳,也就是说组成这两种物质的细节是完全一样的,但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结构(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不同,结果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
读书大家都在做,但是怎么读效果千差万别。这个与金钢石和石墨的情况是一样的。
03:
我们应该知道,读书不是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并是为读书而读书。明白为什么读书非常重要。关于如何读书这个话题,前人已经有很多论述,也有很多大家探讨过这个问题。比如胡适就编过一本小册子《怎样读书》里面收录了很多大家关于读书的见解文章。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但那也只是他们的读书方法心得体会,并不一定适合你。
我接下来要讲的阅读方法,也只能供你参考,并不一定适合你,但你可以借鉴,找到适合你自己的读书方法。
当你拿到一本书时,你要做的是先要仔细阅读前言与后记。前言及一切正文前的内容者是作者对这本书的介绍。作者希望通过这几页纸能将书的精华展现给你,吸引你购买阅读。而后记是在一本书已经把要说的都说完了,作者做的最后的总结归纳。事实上,如果你是认真阅读过前言和后记,那么作者写这本的目的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你已经完全知晓了。当然小说除外。小说如果这样读就全然没有了读小说的乐趣。
将前言与后记认真读完,如果你认为这本书没有更深刻的见解,完全可以不读并且不影响对这本书的了解。但是如果你想了解作者是怎么阐述其观点,怎么证明其观点,作者有哪些证据、事实证明其观点的,你就需要深入去阅读了。
阅读前言后记半个小时足以完成了,并且你还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出这本书到底是讲什么的,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等做个简短总结。
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因为现在市面上的书太多,一本书少则一二百页,多则几百上千页。而且更大的问题是,如果这不是一本高质量的书,则你会浪费掉太多的时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好书真的不多,特别是值得反复阅读收藏的好书更少。学会阅读前言后记,可以让你节省下宝贵的时间,快速分辨出一本书的质量,是你学会阅读的第一步,且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一步是做减法,筛掉那些不是足够好的书,以便把时间用在读好书上。
04:
我们知道,现代盖房子要先浇柱子,也就是先要将框架搭起来。把框架搭好后,才会把四个面用砖或其他材料封起来,把顶盖上。这样一个房子就基本就完成了。也只有这个时候,你才能称这是一栋房子。
读书也是如此。
在确定了一本书值得阅读后,你要做的是开始认真阅读目录。这一步绝不是可有可无。
在上中学时,老师总是要求我们给出段落大意,让我们把讲述一个意思的段落归为一个段落。这背后是逻辑,即哪几个段落讲的是什么,另外几个段落讲得又是什么。在阅读目录时,你会发现中学学的能力在这里就用上了。
目录是作者逻辑思维的体现。作者在写书时,为了表达观点,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要将观点,事实材料,论证有机组合在一起,从而最好地支持自己的观点。在阅读目录的过程中,你应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说什么?什么先说什么后说?怎么说最有效果?怎么说读者最容易理解接受?如果是我,我会怎么说?通过这个过程,你不再是个被动的读者,而是个与作者互动的读者,更是一个未来的作者。
目录就是作者写作一本书的框架,是全书能立起来的骨架。好的目录结构自己就会把一件事说的明明白白。不好的目录结构也会把人搞糊涂,让人不知所云。有时候你会发现一本书的目录怎么也搞不懂,有时候真不是你不明白,而是作者本身就没搞懂要说的问题。像这样的书,大可以放到一边不读。
05:
读书不是为了读而读。因此读书也就不必像读小说一样从头读到尾。在阅读完前言后记,准备开始阅读时,此时要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提问题。快速浏览整本书,在翻阅的过程中提问题,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有问题读书比没有问题读书效果要好很多倍,读书的收获也会大很多。
因为有问题,你读书就会直接找到相关部分去看作者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作者的回答是否是你认同的,如果不认同,那么作者的观点有没有证据支持,作者的论证是否有瑕疵,是否逻辑严密。这样你的读书就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你的阅读伴随着思考,是主动的阅读。
阅读一本书你的目的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完整一本书的阅读。有时候,只是书中的一章对你有用,有时只是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对你有价值。你吸收到了这句话,成为你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这本书对你就有价值。整本书对你都有价值,都重要的书几乎没有,即使是经典著作。
06:
我今天介绍的阅读一本书的方法,一句以概之:先观整体,后读细节。有了整体观,就不会迷失,就不会有读到后来却忘掉了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的问题。
欢迎你加入三有学堂,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高效学习。
学会学习是一个人从普通变得不普通必经的门槛。它是一个人的元能力。没有这个能力,掌握其他能力将会大打折扣,自我蜕变的时间也会变得漫长,甚至遥遥无期,根本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