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
全国著名语文名师,全国作文教学名家,全国新作文写作联盟盟主,“百字作文”“游戏作文”创始人。被孩子称为“有魔力的作文老师”。出版个人专著三十余部,是业内公认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写作教学名师”。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众人皆知的俗语,毫无掩饰地说出了小孩们在临考前那比在油锅上煎熬还要难受的心理。
绝大部分小孩不喜欢考试,更不喜欢临考前那“漫长”的复习时间。一个小孩在作文中形象地说:“家长、老师生怕我们不抓紧时间复习,比看关在笼子里的狮子老虎还邪乎地盯着你。”
在这一方面,我班上的小孩是幸运的。在我过往的一线教学经历中,期末总复习,我喜欢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让小孩乐于参与,同时产出效果。小孩和父母称之为“兵法”。
不是我们喜欢取巧,只是我们对小孩相对了解,对复习的意义比较明白。所以,能做什么,能够怎么做,就清晰且精准了。
有“兵法”,能决胜于无形。
妙招一:兵教兵
我们班总复习与众不同,都采用“兵教兵”的方式,相对传统的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方式轻松不少。这里说的“兵”就是儿童,所教的“兵”还是儿童。谁来当教头?不一定,随机抽选,谁来当学员,不一定,各取所需。
总复习阶段,“小兵”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当教头。这是有可能的,也是我们班的惯例。因为教学进度快于其他班,所以我们比其他班级提前进入复习阶段。如此一来优势巨大。复习就为了巩固,给儿童的时间充足,不至于临时抱佛脚,巩固效果就好。“兵”荣升为“教头”的机会来了。
例如,针对“默写”这样的硬功夫的复习检测,如果因为时间不足,就会交给儿童互相监督或是家长监督,效果都会打折扣。可需要默写的片段都是考查的重点,基本以填空题型出现,分值低但答案客观,扣分严格,错别字,内容遗漏,在填空等题型考查中都造成失分。粗糙的默写等于没有默写。
而我们采用“兵”教“兵”的方式:由家长首轮监督默写后,交由班级中数个认真的儿童来抽检,发现错误后订正,重默,效果很好。“兵”来检查“兵”,检查得相当仔细,多个“兵”来参与,避免了教师一个人检查时因精力有限造成的粗陋,也弥补了家长因为家庭琐事缠身或是“业务不熟”造成的忽视。
儿童当小检察官的时候异常认真,极少有“漏网之鱼”。订正或是重默的再交由其检查,认真依然。不少小兵多次重默,就变得慎重对待了。大家坦言:让同伴检查,真比老师还严厉啊!
更值得介绍的“兵教兵”是我们的百字作文变式。
在期末复习阶段,班级的传统写作训练——百字作文,起到了让人意外的复习辅助效果。这期间,每天的百字作文都转变为固定命题《总复习大提醒》。要求儿童根据自己的复习经验或是课堂上听讲时的拾遗,自由撰写提醒文,提醒大家注意一些可能忽略的复习要点。
每个人都是教头,每个人都是学员。教师则尽量快速批阅后发回,让儿童自由传阅,互相提醒借鉴。不要小看儿童,他们独特的关注点确实会让复习工作变得更加缜密严谨,会弥补教师组织复习时的缺漏。
因为儿童是切实参与复习过程的,他们产生的感受是最真诚,最直接的。而教师则是居高临下,凭借经验来组织,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难免挂一漏万。
来看儿童撰写的《总复习大提醒》——
学生:蔡欣芃
这个单元生字比较难写,老师的“抓字”行动中的漏网之鱼很多。
看!那儿有两条“食人鱼”——“壁”,它的左上角不能写成“启”,右上角又不好写对,下面更不能写成“玉”或者“王”。这可是墙壁,不是古代的玉璧。“抚”字也容易错,我以前常把第五画写成竖折,而且错了好久都没发现。
希望大家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还有,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劲” “享”也很容易写错。这些错别字曾经让我吃了不少苦头。
本单元的日积月累极“坑”,有一百字左右呀,而且没有任何规律可循,请大家多下工夫,背诵!默写!必须的!
我还觉得《詹天佑》这课特别难,内容不好记住,但这课又很重要,所以这课也要多下工夫。我的方法是画图法,把开凿居庸关、打通八达岭、过青龙桥这三个特别重要的工程在心里用简单的示意图来记住(如下图),然后再记住詹天佑的特点,这课的要点基本就成竹在胸了。
最后教大家一招减轻复习压力的方法——语、数、英三科轮流着复习,不要整个半天复习同一科,这样会记忆疲劳的。还有,复习半小时到一小时要休息一会儿,休息时听一些能让你静下心来的音乐就更好啦!
从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儿童所关注的地方确实详细,让人意想不到。
例如,字怎么写,什么地方会错,为什么会错。这样的提醒往往带着个人“血淋淋”的教训,采用儿童特有的表述方式,产生的警示作用优于教师的表述。
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是一个能当“教头”的“兵”,他能总结学习方法提供大家参考模仿,能提供各科的学习体会和经验和大家分享。虽然有些方法在课堂上被讲授过,但是经过儿童的思维再次咀嚼后,就成为儿童自己的方法。
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到儿童在表达时的自豪感,好像是在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好宝贝,提醒中带着祝福、期盼。
总复习时能有这样的学习情态是难能可贵的。而当这样的提醒被传阅,被发表在教师的博客上时,本班的关注度就非常高了,相信文中所列出的差错可以得到有效避免。这就等于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延伸到了生活中,“兵教兵”让复习效果增值。
再看一则:
学生:陈一诺
在第五课《詹天佑》中,我要提醒各位同学:一、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詹天佑的形象和精神,同时也与后面的六个自然段一一对应,可见本文采用的是先总述后分述的写法。本文第四自然段不仅突出了詹天佑对工作的严谨认真和一丝不苟,同时也写出了詹天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精神。
第六课《怀念母亲》中,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相互呼应,说明本文为先总述再分述后总结的表达方式。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两位母亲的爱慕与怀念,从以前的日记中引用了几篇,采用了“引用说明法”。
剩下的《彩色的翅膀》与《中华少年》中,《彩色的翅膀》题目暗谕边疆战士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很快乐。《中少年》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怀。
此文中儿童提醒大家注意的单元课文重点,语言老道,足见儿童在复习时查阅了资料,整理了笔记,复习工作做得到位,严谨,细致,实实在在具有复习的效果。
这样的提醒文对于同伴而言,可以是一种要点的归纳,可以是一种学习状态,水平的展示,也可以是一种学习收获的分享。
“兵教兵”中的“教”在这里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分享与互助的精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兵帮兵”“兵爱兵”。
总复习期间让“兵教兵”,是一种即省力又高效的复习方法,值得向大家介绍。我们班采用这样的方法复习,在历次学校组织的大型综合测试中,平均分都名列前茅。
最值得一提的是,儿童体会了更加多元的角色,复习的过程让他们感到劳逸结合,经历过测试后学习语文的信心与兴趣都会增加。兵教兵让复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阶段巩固和整理积累。
妙招二:背水一战
许多教师在期末会印发大量的复习材料给小孩,期待练习以巩固。但是由于时间紧、内容多、练习集中,往往导致一些小孩草草了事以应付检查。
到头来,练习归练习,考起来照错不误。难怪许多老师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怎么搞的,讲过多少遍你还错?练习都做过了你还错?
其实,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另一些认真的小孩打的是“疲劳战”,消耗过多精力,被题海淹没。这样的复习日子自然难熬,属于方法不当。可想而知,小时候就将学习变为极端痛苦之事,这对今后继续拓展、深入地学习非常不利。
我的方法说来简单。首先,印发练习是必然的,日常教学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此时为了应试,工具性必然需要凸显,训练的力度也要加强。
但是我在做练习时要求小孩准备两种颜色的笔。凡是靠自己储存在大脑中的固有知识来做答的皆用黑色;凡是靠查阅书籍后知晓、依托父母帮助所得、从同学处借鉴而来、讲评订正后补充的内容,皆用红笔表示。
随后,我要求小孩们制作“关键摘抄”。需摘抄的并非是所有的“红色警戒”部分,经过订正或补充后已经完全收纳入脑的可免;订正后却依然感到未能完全掌握,或是有需要提醒自己强化记忆的则“榜上有名”。
紧接着我将回收所有练习,只留“关键摘抄”于每个小孩手中进行二次复习。没了练习,这一轮就只能“背水一战”了,但是此“战”针对性强,效率高,收效明显。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过程的科学性吧:
其一,正视了小孩的个体差异性和知识返生的现实,允许小孩在复习练习中通过各种渠道弥补知识缺漏,而不生硬地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在降低练习难度的同时,也保护了后进生的自信心。
其二,订正后进行“关键摘抄”是一种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的科学有效的用脑方法,已得到许多人类学研究专家认可和推广。将其运用到总复习很有必要。
其三,回收大量练习后,量的骤减先从心理上缓解考试压力。同时小孩们也不至于盲目无效地复习,他们能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和知识遗漏点,复习变得有针对性。此时他们已再无其他练习,只能牢牢抓住这“救命稻草”奋力一击啦。
相信他们也会从多次的实践中总结出经验,慢慢地学会自己抓住重点复习。这“背水一战”已经成了我的常规复习方法之一。
妙招三:欲擒故纵
小孩有时候逆反情绪很重,特别是在学习强度比较大的期末总复习期间。
此时,面对着堆积如山的复习内容,他们会从心里抵触。再加上每天听到的都是“认真复习,不要偷懒”等念经式的叮嘱,早已是左耳朵进,右耳多出啦。
不过有一次,我班上的小孩可是将我的叮嘱听得真真切切,完成得漂漂亮亮。原来是因为,我说的让他们“大跌眼镜”。
一天,我到班上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本次考试,允许每人带一张印有特殊标记的小白纸进入考场供自己参考!在这张白纸上,由大家自己来决定写什么:背不下来的、容易错的、不理解的……能写多少写多少,写满为止。
语惊四座!起初小孩们半信半疑,这句话从老师口中讲出太让人不可思议了,但看我认真的样子,他们变得“宁可信其有”了。随后,每个人都奉若至宝地从我手中领取纸张,开始制作“小抄”。
请看一个小孩在作文中的描述吧:
我拿到纸张后,如获至宝,真是有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丢了”的感觉。
我用铅笔和尺子将它分成几个区域,共摘抄三种内容。第一块是课文重点内容,第二块写的是拓展资料以及一些课外纷杂的内容,第三块写的是本学期的疑难字词和一些错题。
整张纸被我写得密密麻麻,还好我用了不同颜色的笔,否则连我自己也真有些难以看懂。在一番“苦战”后,终于“出炉”了!
您瞧,小孩们全情投入,达到愤悱状态,完全是主动学习。后来呢,不说您也猜得到。几天后,我告诉小孩真相——这是我的一计。目的就是让他们归纳出自己还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集中复习。
我催促他们赶紧将小纸条上的内容记忆到大脑中。小孩们一边笑喊着“老师骗人”,一边抓紧复习。由于重难点都已经概括无遗了,复习就成了“集中火力”打攻坚战,很有针对性。
大家都知道,这是何老师一次善意的谎言。不过,此计仅能使用一次,要的就是那种故作神秘、欲擒故纵的效果,它特别适合于复习时间短的半期考试。
妙招四:立“军令状”
古人战前多立军令状,鼓舞士气,激昂斗志。我可不是和小孩签订什么“生死契约”,我设计的“军令状”是一个装满大家心愿的“许愿箱”。它能把小孩们的愿望变为动力,为了达到目标,大家自觉地“踩油门”,鼓足劲,利用复习向前冲!
“许愿”过程要做足。教师要亲手制作一个精美的“许愿箱”,并且让小孩看到制作的过程。之后,让小孩先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水平,估计自己在考试中应该取得的分数。
然后在一张纸条上用最好的字,写下了自己如果达到此分数线后最希望实现的一个合理的小心愿,如:调整座位,担任职务,购买学用品,获取表扬等。将写好的小纸条放进“许愿箱”中封存,待考试结束后开箱,根据各自的成绩来满足各自的愿望。
您不要认为这是“过家家”,这过程对小孩来说太具诱惑力啦!一个小孩在作文中生动地写到:
何老师的脚还未完全踏出教室的门,小丹就蹿到前排来,询问许愿的事。我听了她的愿望,小丹说,她想让何老师打个电话给她的妈妈,让她的妈妈允许小丹自己骑自行车上学。
而我自己,一直想调个座位,因为我的座位看黑板会反光,看不清楚老师写的是什么。
那天中午,何老师的“超级许愿箱”似乎起了效果,今天没写作业的人数大大减少,晚上回家复习功课更自觉了。最重要的是,我从开始的害怕考试到现在,已经期待考试了,这可是原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期待考试”这句话从小孩口中说出,作为教师的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是不是特幸福?!我就常常感觉到这份幸福。
现在我班上的小孩基本上都不怕考试,而且每次考完试后就像过节一般,期待着成绩,期待着许愿箱开启的那一瞬间。您想啊,每个人都量力而行,都尽力而为了,教师不就变得轻松了吗?一切现状的转变皆缘于观念和方法的改变。
这就是我的总复习“兵法”,今天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大家,祝愿大家的总复习也能轻松、快乐起来。不过我必须强调,请不要纸上谈兵,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也不要不切实际地模仿,生搬硬套那是“傻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