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地理蹊倾情原创首发编辑制作,如有转载必须注明原作者,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导 读
地理蹊不搬运题目,而是分析题目中的解题思路与知识含义。答案与解题思路在解题思路里给出。您也可以直接在留言栏内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欢迎关注”地理蹊“公众号,并用微信手机或PC版浏览。
2019届安徽安庆一质检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土母质,有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这类土壤颗粒较细、性状好、肥力高,是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
中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但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东北黑土区由“生态功能区”逐渐变成了“生态脆弱区”,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图是东北黑土地开垦后有机质变化图。
(1)简析东北黑土地腐殖质表土层形成的气候条件。(6分)
(2)推断黑土颗粒较细、均匀一致的原因。(4分)
(4)下列黑土保护措施中,请选择一例说明其提高土壤肥力的原理。(6分)
①大豆—玉米轮作;
②秸秆免耕覆盖还田。
解题思路
对综合题的分析,一要根据设问结合材料,画出关键字,并与所学知识关联;二组织文字;三简洁明了并用专业术语写出答案。
(1)简析东北黑土地腐殖质表土层形成的气候条件。(6分)
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腐殖质层的形成基本上与生物残体等这些有机质的形成与消耗有关系,而生物的残体大多以植被的枯枝落叶居多。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慢,有机物积累程度高,在温暖湿润的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减少。注意本设问是从气候条件去分析,我们就从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方面入手结合土壤腐殖质层的形成入手去分析。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落叶林为主,这里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植被生长,枝繁叶茂,秋冬季会产生大量枯枝落叶;进入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缓慢,有机物积累程度高,有机物的积累大于分解,所以形成厚厚的腐殖层。
组织语言
东北黑土区所处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植被落叶;
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植被生长,植被枝繁叶茂,但夏季一般时间较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消耗相对不明显;
秋冬季多枯枝落叶积聚,冬季寒冷,时间漫长,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中有机物累积量大;
就全年来说,有机质的累积大于消耗,从而形成了黑土地的腐殖质表土层。
参考答案:东北黑土地地处中纬度,属温带季风气候(2分);夏季温暖湿润,生长季雨热同期,形成了茂密的草原和森林植被,秋冬落叶,枯枝落叶在土壤积聚(2分);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土壤中有机物质积累大于分解,进而形成了腐殖质表土层(2分)
(2)推断黑土颗粒较细、均匀一致的原因。(4分)
材料中对黑土颗粒较细、均匀的描述如下: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土母质,有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这类土壤颗粒较细。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它的成土母质是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流水、风均会对颗粒物进行侵蚀、分选,再加上当地气温年较差大原有的一些大颗粒也会受到风化侵蚀进一步分解,再经过外力分选变得均匀。虽然高中没有进行土壤的进一步学习,但从字面意思理解,母质,母可将其特征遗传给下一代,所以黑土应该继承了母质的特征。我们只要从母质的善去分析就行了
组织语言
东北黑土分布区在东北平原,其成土母质受流水、风等外力影响,再加上该地区年温差变化较大,成土母质易受风化、侵蚀等影响,颗粒较细;由于流水和风在搬运过程中具有分选性,所以颗粒物均匀一致性较好。
参考答案: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地表多流水或风力沉积物(2分);成土母质的颗粒大小决定土壤的性状,以流水或风力沉积物为主的成土母质颗粒较细且均匀(2分)。
注意本设问是从两方面回答:一是变化过程,二是原因。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土中有机质下降快,后期变化逐渐趋级甚至稳定。而变化原因实际上也就需要我们从有机物的生成与分解两个方面去入手。结合材料也可知道: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东北黑土肥力下降。黑土开垦后是用于耕种,而这样直接导致原有的枯枝落叶减少,这样土壤中的有机质消耗小于累积;耕种的土地当肥力下降到一定阶段后,肯定要施用各种肥料,肥料可以减少有机质的消耗。
组织语言
变化过程:开垦初期下降速度快,后期下降速度趋缓甚至保持较平稳状态。
原因:耕种农作物后,原有植被减少,导致枯枝落叶减少,土壤中有机质的消耗大于累积,从而有机质快速下降;
后期由于土中原有机质被消耗,土地肥力下降,土壤中有机物变少消耗也随之减少,人工施用各种肥料,增加有机物使累积与消耗基本保持平衡,所以后期土壤有机质趋向稳定。
参考答案:黑土开垦后初期,土壤有机质快速下降,黑土开垦后期,土壤有机质下降速度减慢,趋于稳定(2分)。黑土地开垦初期农田作物代替了自然植被,作物被收获后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减少,有机质消耗速度快于积累速度,有机质快速下降(3分);黑土开垦后期,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有机质的分解速度相应下降,再加上人类施用肥料,使积累和消耗趋于平衡,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稳定(3分)。
(4)下列黑土保护措施中,请选择一例说明其提高土壤肥力的原理。(6分)
①大豆—玉米轮作;
②秸秆免耕覆盖还田。
本小题难度较大。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与环境的能力。提高土壤肥力实际上就是从这些耕作方式与土壤之间关系入手。大豆根有固氮作用,轮作可以使土壤养分分配较平衡,不同作用对土壤营养的吸收也不同。
而秸秆还田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以改善土质的疏松度,同时覆盖还可以减少土壤受到外力侵蚀的影响,减少流水引起的水土流失等。建议以第二小问入手解决问题。
本题就不再给出导图。
组织语言
选第二小问: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秸秆因呈不规则状还可以改善土壤疏松度,增加土壤中透气性;秸秆覆盖则可以减少土层受外力风化侵蚀的影响,减少水土流失等。
参考答案:
①:玉米、大豆轮作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2分);大豆根部可以固氮,轮作玉米可以使土壤营养物质富集更加全面,维持土壤养分平衡(2分);可显著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通水透气的能力(2分)。
选择②:秸秆免耕覆盖还田是将产自土壤的有机物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分);也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向良性转化(2分);还可保护土壤免受风蚀和水蚀,减少黑土流失(2分)。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