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1、什么是过渡:
过渡,是指文章的层次或段落之间表示衔接、转换的方式。它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相邻的两层意思或段落上下连贯,自然衔接,让读者的思路很顺利地由前者转入后者,不感到中间有什么相隔。也可以这样来说,过渡是使上下文自然衔接的一种结构方法。文章缺少了过渡就会上下不顺,思路跳宕。
2、 过渡一般用在哪些情境中:
过渡的形式灵活多样(承上、启下、承上启下),要视文章内容需要而定。过渡恰当、自然,常使文章结构更显紧密,浑然一体。过渡通常出现在哪些地方呢?
(1)文章由景生情,由情人景,情景之间常需要过渡。
(2)叙议结合的记叙文,通常在叙述和议论之间加一个过渡段。有时议论本身就是过渡。
魏巍《我的老师》中先写“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后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动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便是由议论转入叙述。海伦.凯勒《我的老师》中“我的脑子里充满了美妙的真理。我感到我的心跟我看不见的东西,给别人的心,都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便是由叙述转入议论。
(3)记叙文,特别是参观游览类记叙文常常会遇到视角转换。视角是作者对事件、人物、景物观察的角度。角度间的互相转换需要过渡。
(4)记叙文的叙事的顺序有顺序、倒叙、插叙,一篇记叙文中如果有几种叙事顺序,那么在两种不同的叙事顺序之间需要进行过渡。
(5)用于由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便是由对先生读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的忘我状态的描写转入对学生们开始做小动作的描写(“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 )
3.过渡的几种方法:
(1)用段落过渡。意思的转折、跳跃较大,用的段落,一般叫过渡段。在层次或段落之间,安排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
(2)用句子过渡。意思转折、跳跃不大,在层次或段落之间,安排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或在前一段末尾,或在后一段开头,一般叫过渡句。
(3)用关联词语或转折词语过渡。往往在段落的开头,用“因此”、 “总之”、“那么”、“由此可见”、“综上所述”,或用“但是”、“然而”、“可是”、“相反地”等词语表示上下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一般叫过渡词语。
(4)小标题过渡:有些文章在总标题之下还安排了若干小标题,这些小标题概括了各个部分或段落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起过渡作用。
(5)要注意的是过渡的文字不宜过多。可以用一段的,不用两段;可以用一句的,就不用一段;可用一个词语的就不用一句。
4.什么是照应:
照应,是指文章内容前后的关照与呼应。“照应”也称“伏应”。前有“伏笔”,则后面必须有照应;后有“照应”,则前面必要有伏笔。否则,有呼无应,前后没有着落,会使读者感到莫名其妙。所以,“照应”是使文章结构更加谨严的重要手段。如《挺进报》一文中多次运用伏笔和照应,暗示了故事的发展方向,如果没有这伏笔,那么文章在结构上就不够严谨了。因此,行文中一定要注意到前后左右顾盼呼应。对文章前面提到的人、事、物、问题、原因等,后面一定要做必要的交待亦即照应。文章通过照应,能使所写的事物或问题互相补充,更加鲜明突出,便于读者了解文章的思路和层次间的内在联系。
5.常用的照应的的方法:
(1)首尾照应。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结尾遥相呼应,可以给人以首尾圆合、构严谨的感觉,并能使文章中心显得更为鲜明、突出。这个作为特殊的情况,也就是首尾呼应,我们已经在上一次作文课中讲过了。
(2)前后照应。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围绕一件事或一个问题,随时自然合理地加以照应,使内容材料依归一条主线,脉络清晰,印象鲜明。文中,后面将要产生的问题,发生的事情,出现的结局,在前文有所交待预示、暗伏。
朱自清《背影》在第一段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样就开门点题,紧扣中心,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六段详细地写父亲的背影:“我看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第七段再次提到背影:“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道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深化了主题。
(3)文题照应。标题意思鲜明,行文中多次点题,语不离宗,可使中心突出;标题意思较为含蓄,读者一下子不能了解透彻,这就需要在行文中作出交待,把题目含义点明,形成正文与标题的照应,便于理解文章的内容。
例如:朱自清《背影》的全文内容。特别是第六段详细地写看到父亲艰难地攀越月台买橘子的情景,都紧紧地照应着标题,在朴素清新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质而深沉的感情,有力地拨`着读者的心弦。
(4)设置悬念法:作者在安排情节或描写人物时故意设下卡子,对矛盾不加以解决,让读者牵肠挂肚,然后用照应的方法释疑解难。
[课堂练习]
1、写出下面两段话的过渡部分。
月,静悄悄,我抬头望着她,她笑着望着我。明亮的月光把天空映成多情的深蓝色,仿佛我的头顶是一块嵌着一颗璀璨宝石的天鹅绒,在轻轻移动。
。爸爸带着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2、任选其中一个题目,写照应的形式写出开头和结尾。
A、我长大了 B、梦想 C、难忘的一节语文活动课
【例文点评】
人生路·单车·背
记不清是几时的事了,该很久了吧。
出校门的时候,正下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天气很凉,风不大,但刺骨。
“应该会来接我吧!”我心里想。这样的天气,母亲一定会让父亲来接我的。不出所料,刚走出几步,一辆自行车穿过马路来 到我面前。“上来。”父亲穿着雨衣喊。我紧跑几步,跳上后车架。
只听父亲说:“快进来。”我掀了一下雨衣,“不行,这雨衣装不下咱们俩了,我进去只能往里面灌风。”“快进来吧,外面风刺得很。”我知道父亲脾气,不进去,他肯定会脱下雨衣给我,只好低了头钻进去。
说真的,里面真暖和。看不到外面,只能从地面上判断外面的情况:过马路了,拐弯了,过小路了……好久不曾有过这种感觉了。小时候上幼儿园,有时赶上下雨,要是父亲来接我,就像现在这样,爷儿俩在一件雨衣里,只感到车子的晃动,却不必担心摔倒。这时候,只觉得父亲的背好宽,好厚,还散发着一阵阵的热。听着外面的雨声、自己和父亲的呼吸声,与父亲说几句话,只觉得这时的父亲才是慈祥的,不知是不是因为这环境,这天气,反正这时候这种心情最强烈。但这样的心情是不常有的,父亲一向不大管我。只有一次,我被车子撞了,父亲抱着我打的冲向医院。听母亲说,那一次父亲真的害怕了,眼睛都红红的。
一阵剧烈的颠簸把我拉回到现实中。“车子打气了吗?”我问。“打了,挺足,这路太差劲儿了!”父亲说。我又说:“看来这车太旧了。”“不光这个,你也大了,咱俩加起来可不轻呢!”
是呀,我也大了,而父亲却老了。虽然车子仍很平稳,但父亲却不停地喘粗气,每蹬一下,他的背总要伏下,起来,再伏下……想想平日里对待父亲的态度,心里泛起一阵愧疚。这样的天气,总把人变得多愁善感,偏偏我又莫名地喜欢这天气,也许,正是因为它能把人变得多愁善感的缘故吧。
孩提时,在路灯钛白的微光下,单车上的我总会“熟睡”的,因为我有一个坚实而温暖的依靠——父亲的背。父亲似一位向导,牵着我走过这十几年的人生路。
点评:
这篇文章中在顺叙与插叙之间注意了过渡,且非常自然,如“过马路了,拐弯了,过小路了……好久不曾有过这种感觉了。小时候上幼儿园……”正因为“好久不曾有”,所以才让人容易联想到以前。“这种感觉”既是对上文的概括,又是对下文的统帅,此过渡句真正做到了自然、巧妙。
“一阵剧烈的颠簸把我拉回到现实中。”这一过渡句承上启下,自然结束了插叙部分而过渡到顺叙中来。
因此,这篇文章中的巧妙的过渡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雨 中 景
傍晚,渐浙沥沥的小雨滴答地下个不停。街上行人撑起了一顶顶伞。像在雨中盛开的一朵朵小花。
刚刚放学的我,独自在小街上走着,漫不经心地边走边欣赏 这充满诗情画意的雨中景。
突然,一个年轻人像踢足球一样,一个极为“潇洒”的射门,把一个装着东西的玻璃瓶踢到了附近的信筒前,“砰”的一声,玻璃瓶碎了,里面流出一些黑乎乎的东西。这个年轻人愣了一下,也许是不敢相信自己这个极为“潇洒”的射门会有这么大威力。他犹豫了一下,就走了。
撑着雨伞的我以为他会溜之大吉了,正在我思考该怎样做的时候,从我的身边跑过来一个小女孩,她手里拿着把扫帚气喘吁吁地说:“大姐姐,咱们两个把这儿扫干净好吗?”我听到这奶声奶气的声音,仔细一看,是一个梳着两个羊角辫的荚丽的小女孩,看样子,她最多不过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她不等我回答又说:“我帮你撑伞,好吗?”她用那双水汪汪的眼睛看着我。我点头同意了。
我从小女孩手中接过扫帚,刚扫了几下,那个年轻人从对面跑过来,他手中也拿着扫帚、簸箕来到我俩面前,面带羞愧地说:“这是我踢坏的瓶子,我来扫吧!”“我们大家一块儿扫吧。”小女孩又奶声奶气地说。
就这样,我们三个人一起干了起来。年轻人拿着扫帚细心地扫着,一个小玻璃碴也不放过。我拿着抹布用力擦着信筒上的脏物。小女孩把伞一会撑在我头上,一会又遮在年轻人身上,而雨水却顺着她的头发流了下来。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头顶的伞越来越多。终于,一切都收拾干净了。看着干干净净的地面,洗刷一新的信筒,我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雨还在下着。雨中的小花越开越多,越开越艳。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像弦乐发出的和谐欢快的音响,演奏着一曲优美的赞歌。
点评:
文章情节虽然简单却有起伏,通篇没有赞扬的话,而赞扬之意毕现。
本文首尾的照应,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使文章结构完整,唤起读者阅读心理上的美感。文章不仅首尾照应,行文中也有前呼后应。如,文章第3段年轻人踢碎玻璃瓶后“也许是不敢相信自己这个极为‘潇洒’的射门会有这么大威力,他犹豫了一下,就走了。”其中,“他犹豫了一下”实际上留下了伏笔。到第5段,文章写道:“年轻人从对面跑过来,手中也拿着扫帚、簸箕来到我俩面前,面带羞愧地说:“这是我踢坏的瓶子,我来扫吧!”由于有前面的“犹豫”,后面年轻人的出现才不突然。这里年轻人的再次出现就是对上文“他犹豫了一下”的一个照应。
文章的不足之处是对人物的描写欠具体。特别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的描写应更细致,从而使人物更加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