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
(1)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用一句话概括出了周瑜妒忌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为故事的展开拉开了序幕)
(2)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这是周瑜设好的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要陷害诸葛亮,周瑜明知故问,不动声色的话语反映了他的险恶用心,诸葛亮直言“用弓箭最好”,说明他对周瑜的险恶用心平已了然,对于应付之法可谓胸有成竹)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对周瑜的险恶用心已经了然于胸)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反映了诸葛亮非凡的才能)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第一部分(1、2)写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用短期造出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这是草船借箭的起因。
(3)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借鲁肃之口说出三天造十万支箭是不可能的事情。侧面描写对下文描写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做铺垫。这种不可能的事情诸葛亮居然答应了,而且还立下了军令状,他的才干可想而知。)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再次反映了周瑜妒忌的特点)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4)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可以看出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他早在立军令状之前,就想好了草船借箭的计划。)
(5)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第二部分(3——5)写诸葛亮不要造箭的材料,只请鲁肃帮忙,巧妙地做好借箭的准备。
(6)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表现诸葛亮沉着冷静,说明他早料到第三天四更时会“大雾漫天”,适合借箭,也与下文“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照应。)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7)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可以看出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吃惊和笑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诸葛亮的沉着冷静、自信、胸有成竹)
(8)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与上文诸葛亮安慰鲁肃的话相呼应)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9)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不仅表现了诸葛亮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也突出了诸葛亮的军事指挥能力)//
第三部分(6——9)写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10)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第四部分(10)写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本文根据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相关内容改写。
1、作者简介
罗贯中,元末明初文学家。名本,号潮海散人,山西太原人,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的鼻祖,著作《三国演义》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从“话本"阶段向长篇章回体过渡的完成,揭开了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三国演义》是我回古典长篇小说,作者罗贯中。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百二十回,故事起源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司马炎统一三国,建立晋朝,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社会生活。
2、课后字词
瑜yú(1)偏旁:王(2)结构:左右(3)组词:瑜伽、周瑜
幔màn(1)偏旁:巾(2)结构:左右(3)组词:幔子、围幔
翎líng(1)偏旁:令(2)结构:左右(3)组词:翎羽、翎毛
弩nǔ(1)偏旁:弓(2)结构:上下(3)组词:弓弩、弩箭
丞chéng(1)偏旁:一(2)结构:上下(3)组词:中丞、丞相
妒dù(1)偏旁:女(2)结构:左右(3)组词:妒忌、嫉妒
忌jì(1)偏旁:心(2)结构:上下(3)组词:猜忌、妒忌
曹cáo(1)偏旁:日(2)结构:上下(3)组词:姓曹、曹操
督dū(1)偏旁:目(2)结构:上下(3)组词:督导、监督
委wěi(1)偏旁:禾(2)结构:上下(3)组词:委员、委托
惩chéng(1)偏旁:心(2)结构:上下(3)组词:惩罚、惩戒
鲁lǔ(1)偏旁:鱼(2)结构:上下(3)组词:鲁国、鲁山
遮zhē(1)偏旁:辶(2)结构:半包围(3)组词:遮阳、遮蔽
私sī(1)偏旁:禾(2)结构:左右(3)组词:私人、私自
寨zhài(1)偏旁:宀(2)结构:上下(3)组词:寨子、山寨
擂léi(1)偏旁:扌(2)结构:左右(3)组词:自吹自擂、擂鼓
呐nà(1)偏旁:口(2)结构:左右(3)组词:唢呐、呐喊
插chā(1)偏旁:扌(2)结构:左右(3)组词:插入、插花
3、多音字
看(1)kàn 看见、好看(2)kān看家、看门
干(1)gàn干部、干活(2)gān甩干、晾干
说(1)shuō说话、小说(2)shuì说服、游说
都(1)dōu都有、全都(2)dū都市、首都
当(1)dāng当时、当然(2)dàng当铺、上当
得(1)dé觉得、得到(2)de出得了门了(3)děi如果下雨就得淋湿了
好(1)hǎo 好看、好人(2)hào 爱好、喜好
了(1)le走了、快了(2)liǎo了解、知了
只(1)zhī一只、只身(2)zhǐ只有、只见
兴(1)xìng高兴、兴趣(2)xīng兴起、兴旺
待(1)dài对待、等待(2)dāi待着、待会
假(1)jiǎ假山、假如(2)jià假期、放假
没(1)méi没有、没用(2)mò淹没、出没
给(1)gěi交给、送给(2)jǐ给予、供给
见(1)jiàn看见、见面(2)xiàn常用于古诗文中,通现
划(1)huá划船、划桨(2)huà计划、规划
应(1)yìng答应、应聘(2)yīng应当、应该
调(1)diào调查、调取(2)tiáo调皮、调试
更(1)gèng更加、更多(2)gēng更替、三更
地(1)dì土地、种地(2)de飞快地跑
朝(1)cháo朝向、朝代(2)zhāo朝阳、朝三暮四
还(1)hái还有、还是(2)huán还钱、还书
着(1)zhe看着、写着(2)zháo着火、睡着(3)zhuó穿着、乐(1)lè快乐、欢乐(2)yuè音乐、乐曲
相(1)xiāng相信、相亲(2)xiàng照相、相片
擂(1)lèi擂台、打擂(2)léi擂鼓、自吹自擂
4、易错字词
箭、瑜、葛、曹、缺、督、预、派、搬、逼、匠、幔、翎、雾、漫、虚、旱
妒忌、军事、兵器、负责、推却、委托、惩罚、预计、酒席、招待、鲁肃、吩咐、私自、探听、调度、迟延、胶漆、疑惑、布置、秘密、绳索、水寨、擂鼓、呐喊、弓弩、射箭、支援、丞相、军令状、神机妙算
5、近义词
吩咐一命令、推却一推辞、商议——商量、妒忌——嫉妒
招待——款待、疑惑——疑心、私自——私下、调度——安排
吃惊——惊讶、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6、反义词
推却——接受、吩咐——听命、妒忌——羡慕、疑惑——信任
吃惊——镇定、神机妙算——无计可施
7、文章主要内容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设"十天造十万支箭”的毒计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利用大雾的天气,用二十条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多支箭。
8、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
诸葛亮斩马谡sù——不念旧情
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