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教师:如果可以,你希望穿越到哪个时代?

教师是什么?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浇灌花朵的园丁,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是春蚕,是人梯。这是书上的赞语。

是被一两分平均成绩折磨得心力交瘁的焦虑症患者,是被调皮学生气得青筋爆裂还不得不和颜悦色的压抑症患者,是严格了怕投诉宽松了怕挨骂的选择困难症患者。这是自己的解嘲。

是布置了作业还要家长帮着改的主,是每到节日不得不随大流送点小礼物的主,是在课上讲得粗糙在课下办补习班偷偷赚钱的主。这是家长群里的嘀咕。

很多人在感慨,在这个时代,传道受业的教师,悬壶济世的医生,怎么都莫名其妙地成了高危职业?

那么,在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教师又是怎样的角色呢?

1、尧舜时代:他们是德高望重的长者。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尚未形成文字的原始社会,知识和经验的传输基本靠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口口相传,这是一种家庭作坊式的基础教育。

尧舜禹时期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部落首领的出现打破众生平等的原始组织结构,出现了核心权力机构。最早的学校“成均”出现了,严格滴说,这不算学校,只是一个集教书、养老、藏米为一身的类似于仓库的地方。这里的老人,既享受着长者的待遇,又要施行传授的义务。

当时的老师叫国老,庶老。古话说,老人的话可以做药。可见,在简朴的古代社会,人们对于长者老师的尊重和崇拜。

《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中说:“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这句话,怕是老师两个字的最早出处了。这里的“老”,就是资深而年长的意思。后来,老师这个词就慢慢演变为童子的启蒙老师了,元好问赞美自己的侄儿,曾作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兴,说字惊老师。”

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代,正是那些长者的这种最朴素的教育,才使制度秩序得到稳固,道德规则得以延续,社会才得以稳步发展。他们的地位在那个时代无比尊崇。

2、西周时代:他们是德才兼备的官员。

“师”字最早出现在金文中,是一个军事组织单位。他们的长官,叫师氏。师氏在带领士兵们杀敌作战的时候,也教他们各种军事知识。西周时期,师氏就逐渐从多重身份中抽离出来,成为专门传授贵族子弟军事知识的高级官员。

西周是第一个倡导重视教化的朝代,为了统一教育,国家首先垄断了学校和教师。他们在都城设立官府学校,重点招收王公贵族子弟;在民间设立乡学,招收地方望族百姓子弟。他们的老师,都由国家统一安排的官员组成,以期达到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绝对统一。尚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指的就是“君师合一”的传播道理。

这种模式,后来在汉武大帝那儿得到了延续和发展。就在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建议后,朝廷对教育机构、教学内容、教师编制都有了统一的安排。汉武帝专门设立教授五经的学官,称之为“五经博士”,传承并发扬了“天地君亲师”的祭祀制度。那个时候,在社会上,教师的地位和父母、君主是一样受尊崇的。

这个时期的教师是国家意志的传声筒,他们的传播成了国家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的粘合剂,他们在百姓的心中至高无上。

3春秋战国时代:他们是敏捷严谨的思想传播者。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国分崩离析,群雄逐鹿纷争的动荡期,各国忙于穷兵黩武,已经无暇去垄断官家教育了。西周末年,贵族官学形同虚设,而诸子百家的私人学府却方兴未艾,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私学和官学最大的区别就是私学不需要统一的思想规范,可以自由探讨个性思想。为了传播自己的独家观点,他们必须开坛授课,广收门徒,把思想和教育高度融合,所以那个时期的老师,既是教育家,也是思想家。

孔子就是其中最成功的老师,没有之一。他的儒术思想能够经久不衰,统领中国封建王朝几千年,跟他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分不开,跟他的弟子帮他著书立说,传经播道分不开,当然,也跟他因材施教、愤启结合的教学理念分不开。

“学而优则仕”,孔子开了传统教育的先河,直到现在,“知识改变命运”依然是莘莘学子们追逐的梦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老子开了自然教育的先河,千百年来,成为功利世界里治愈心灵的一剂良药;“厚乎德行,博乎道术”,墨子开了职业教育的先河,尽管他的思想在历史长河里几度沉沦,屡遭埋没,但是现在看来,他的“兼士”理想才是真正全面发展的教育。

毋庸置疑,那个年代,教师的思想插上了教育的翅膀,虽然战火纷飞,但是,他们的灵魂却能自由飞翔。

4封建时代:他们是师道威望的庄严守护者

在宋代有一个年轻学生叫杨时,一天,他来到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府邸,向老师请教问题,不巧遇上老师在禅房坐禅养息。杨时二话不说,就站在门外等。那时恰逢寒冬腊月,天上下起鹅毛大雪,杨时在门外冻得直打哆嗦,可是,在温室里熏得昏昏欲睡的程老师却毫不知情,侯门的童子再三叫杨时进到屋子里等,都被杨同学拒绝了。等到程老师神清气爽,悠然步出禅门的时候,门外的杨同学已经立成了雪人。程老师非常感动,便把毕生所学倾囊于他,后来,杨同学也成了当时颇具名望的理学家。这就是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明代文学家宋濂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叫《送东阳马生序》,里面惟妙惟肖地描述了一段自己拜师求教的经历:“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俯身倾耳”,“不敢出一言以复”,“则又请焉”,读到这些文字,不知当今那些主动送教上门反被噎到白眼的老师们情何以堪!

明清时代的私塾老师社会地位也不太高,在很多文学作品里以“酸腐”闻名,曾被调侃成“冬烘先生”,“腐儒先生”等等,但是在学生们的眼中,其地位依然是杠杠的。因为他们有标准的体罚工具,如戒尺、鞭子等,俗话说:“一片无情竹,不打书不读。”可见在当时,适当的体罚早已被人民大众所认可。

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描写过他的老师,说: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相比而下,那还是比较仁慈的老师

严格地讲,这个时代的教师地位整体并不高端,尤其私塾教师,学问沦为养家糊口的技能。但是,他们在学生面前依然具有说一不二的师道威严。

时光之剑穿过天地流年,回首历史,已然是不同的世界。亲爱的老师,如果能够插上穿越的翅膀,你希望自己能居住在哪个朝代的城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穿越  穿越词条  哪个  哪个词条  如果  如果词条  教师  教师词条  希望  希望词条  
教师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说明文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过程与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掌握品味说明文...(展开)

教师

 读《好课堂 好成绩》有感

今年我干训学习的自学书目是《好课堂 好成绩》,我仔细认真阅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教师,经常会有家长问我,“老师,我的孩子这成绩还有希望吗?”“我的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