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浅谈如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017国培骨干班  通化马凤君

什么是数学素养呢?数学素养——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等。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有序、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显然数学的严密有序性、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性、数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我们提高数学素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如:教学“0的认识”,教师通过小猴吃桃的故事情景引出数字“0”,盘子里有3个桃子,小猴吃了1个,还剩2个。小猴又吃了1个,还剩1个。小猴又吃了1个,还剩几个?学生说没有了。教师揭示:在数学里用数字“0”表示没有,你能举例说明“0”在生活中表示没有的例子吗?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搜集生活中的“0”,将生活数学化。教学“0”的加减法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看图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如“4-0=4”,在此基础上列举了:5-0=5,3-0=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被减数和差是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再仔细观察,会发现减数都是“0”。从而得出:谁减“0”等于谁。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素养  素养词条  培养  培养词条  核心  核心词条  通过  通过词条  数学  数学词条  
教师

 《楚辞》赏析讲义(第4讲:离骚)

教学内容:《楚辞.离骚》第四段和第五段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离骚》第四段和第五段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人表述的思想感情;体悟中国古典文学欣赏。教学重点:《离骚》第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