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案例主题:用爱去感化心灵

背景陈述:

参加工作以来,所教的孩子真是各有不同。有开朗的,有沉稳的,有顽皮的,有听话的,等等。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真是遇到了许多特殊的学生。在我教的学生当中 ,他就是一名特殊的学生。他长着小小眼睛,个子不高,穿着朴素,不善言谈。学习一般,不爱思考,课上不爱发言,课下不和同学玩耍。写字东倒西歪,课堂上总是有小动作,不注意听课,小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缝,看人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缺乏自信,无论什么事他都不敢参与,缩头缩脚。其他的任课教师对他也是关注很少,认为他的头脑有缺陷,也就对他放之任之。我刚接这个班的时候,他妈妈和我沟通时总是说:“我家孩子脑瓜笨,学什么都不行,还总是不完成作业,就是一个拖后腿的差生,您别在他身上费心了!”。接班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总是孤独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从不关心什么,上课、下课没什么不同,只是自己一个人度过每一天的学习生活。默默地离开学校,默默地回家,再默默地上学、回家。

作为他的班主任,我看到这样一个学生的生活,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我便尝试着走近他。因为我知道:每个孩子都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理解,只有老师真心对待他的忧思,用真情去化解,让他体会到老师的的体贴,这样必然会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亲情,从而激发他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学生正处在一生的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关心爱护教育和引导。在学校里老师便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主要依靠对象,成为影响他们一言一行的重要人物。所以,班主任要做学生学习、生活、心灵的导师,做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做学生健康发展的守护者。

对于这个孩子,我开始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每次在课上,我都会给他以鼓励的眼神。让他知道我在关注他。我也会在课堂上让他有发言的机会,虽然他回答的不是很正确,但我也会及时给予表扬,给他学习的信心和让他说话的机会。时间久了,他也看出我在关心他,他的信心逐渐有了提高,学习也逐渐有了动力,由不爱学习到主动学习

情景再现:

在一次课上,我正在讲一篇课文《赵州桥》,看到他又溜号了。于是,我想到了一个方法,看看他真的是没有听课吗?我便看着他说道:“在我讲完这节课的时候,谁要是能把课文背下来,那么他就是我们班最优秀的学生,大家想不想试试啊?”接下来我开始了课文教学,从文章的内容讲解到分析、课件的演示及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等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在快要下课时,我说:“谁能试试背下这篇课文啊?”在同学们尝试着背诵的时候,我巡视着每个学生的表情,我的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只见他把书拿起来了。看得出,他与别的同学的不同。在我转身要回到讲台的时候,感觉身体被触动了一下,我一看,原来是他正在用书小心的碰了碰我(没有举手)!便小声地问他:“你能背下来?”只见他弱弱地说:“我能!”我立即大声说:“好啊!你来试试!”这样的机会我怎么会错过呢?其他同学的目光立刻都集中在他的身上,都认为他这是要丢脸的表现,他左右看了看,犹豫了。我立刻说:“就你了,试试,你能行!”在我的鼓励下,他合上书,站了起来,用不并不快的语速背了起来,除了个别的词句失误外,竟然背下来全篇课文。其他同学们惊讶了,“他都能背下课文了!”——这是大家的想法吧。我马上肯定了他的努力,并让大家向他学习。“同学们,是不是要来点掌声啊?”顿时掌声雷动,他有些害羞地坐回了座位。第二天起,他变了,主动学习了,主动说话了,主动和同学玩耍了,主动……

实效综述:

经过多次我的鼓励,使他树立了学习的信心。现在,他不再孤独了,身边有了朋友,学习有了进步,课间的操场上有了他和同学玩闹的身影,课堂上有了他积极回答问题的声音,以前的小动作也渐渐减少了,作业也能认真完成了,还时常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他也不再是被同学称为学习差生了。为此,他妈妈感慨地说:我的儿子真的变了啊!

案例反思: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很敏感的,他们会通过自己观察来判断老师对他的态度,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作为一名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要付出爱心,不能停留在表面上,一定要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品行上、心理上去帮助学生,让他真正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与鼓励,进而促进他们改变原有的不学、不知、不懂的行为,以促使他们都能有所进步。老师不能只想到自己的教学成绩,而要关心自己所教学生的身心成长。细微处着眼,以情感之,以情动之,态度亲和,要用自己一片真诚的爱心,去敲开他们的心灵之门。用爱心去了解,用爱心去发现,用爱心去感化。只有心灵的交流,心灵的碰撞,才能产生心灵的教育。每位老师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灵。爱是教育的基础,心灵是需要呵护的,每个学生都不是完人,在成长中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缺点,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尊重他们的不同,不要训斥他,要从他的优点出发,善于引导和激发,保护他的自尊心,从而激励他不屈向上的意志,积极主动地改掉身上的缺点,把他的优点逐渐地发扬光大,变成一个有自信,乐观向上的好少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案例主题:用爱去感化心灵  感化  感化词条  案例  案例词条  心灵  心灵词条  主题  主题词条  
教师

 幼儿园教师2019师德师风心得体...

而老师对孩子的爱却与众不同,博大精深,爱是老师和孩子之间无形的情感纽带,没有爱就没有心灵的相通,没有情感的融洽。爱是“催化剂”,知识的传授借住爱的力量往往会事办...(展开)

教师

 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因素及策略

一、影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小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和生理成熟程度的限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比较的低,尚未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也体会不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所有平常在学...(展开)

教师

 江智利--班主任工作是爱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是爱的艺术柳河九中 江智利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