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曹志正《蜀道难》课堂实录 – 仰望语文的星空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教版“笔落惊风雨”板块“诗从肺腑出”专题中李白的浪漫主义代表作——《蜀道难》。板书课题、作者。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位诗人吗?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李白?

生:李白,字太白,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誉,作品集为《李太白集》。杜甫曾赞扬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师:好。课文标题“蜀道难”,既是乐府古题,也是这首诗歌描写和咏叹的核心内容。预习后,觉得这首诗描写了蜀道的什么特点?

生1:雄奇险峻,寸步难行。

生2:高、险,还可能有战乱的隐患。

师:很对。

    师:那么诗人是如何描写蜀道之难的呢?我先来把诗歌朗诵一遍,请体会老师对诗歌的情感节奏、音强音高、抑扬顿挫的把握。(声情并茂地朗诵全诗)

生:(热烈鼓掌)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全诗,要大声地读、投入地读,津津有味地读,忘乎所以地读!

生:(忘情地诵读全诗)。

师:疏通诗歌的文意,是领略其精髓的前提。同学们预习之后,觉得还有哪些诗句文意不明或吃不准的,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解决。当然,诗歌的理解和散文不同,一般不求字字落实,而是意译较多,贵在会意。

生:“开国何茫然”的“茫然”是什么意思?

师:注释说:“指古史传说悠久难详,茫昧杳然”,表意确实不太清楚,而且说得比原诗句还要艰涩。谁来意会一下,它是指蜀国开国的历史怎么样啊?

生:悠久漫长。

师:对。

生:“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钩连”怎么讲呢?

师:词典上很难查到“钩连”一词,但我们可以意会呀。既然天梯,是指险峻的山道;石栈,是指凿石架木所建的栈道。那么我们整合一下,就是把蜿蜒的山道和险要的栈道互相怎么样呢?(老师以左右两手食指相扣示意)

生:(恍然大悟)连接。

师:对,你真棒,它就是连接起来的意思。

生:“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师:“冲波”是指波浪怎么样?

生1:波浪冲天,是澎湃的意思。

生2:汹涌吧。

师:都对。那“逆折”怎么讲呢?这个懂了,“回川”之意就迎刃而解了。

生:江水倒流。

师:对。回,是返回之意。回川就是回流。整合一下,全句意就明白了。

师:友情提醒:“百步九折萦岩峦”的“折”不是曲折之意,而是弯曲的意思。书注欠妥。此句意思是弯弯曲曲的的羊肠小道在山峦间绕来绕去。

生:“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怎么理解?

师:有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画面描述一遍吗?要放松,要自信,不要太拘泥于文字。

生:我试一试,不一定准确。

众:别卖关子,快说吧。

生:山上的几条瀑布飞流直下,发出轰轰的巨响;它们撞击着山崖,使一些巨石翻滚着往下坠落,千山万壑间好像雷声阵阵。

师:怎么样?要不要掌声鼓励一下?

众:(热烈鼓掌)

师:我提一个问题大家来讨论一下,好不好?“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是不是说早上要躲避猛虎的袭击,晚上要躲避长蛇的暗算?如果不是,那这里用了什么手法?能举一个相同的例子吗?

生1:我觉得应该是朝避猛虎长蛇,夕避长蛇猛虎。翻译为从早到晚都要注意躲避猛虎长蛇。这里用了互文手法。

生2:对,这是互文。和杜牧《阿房宫赋》中“朝歌夜弦,为秦宫人”的“朝歌夜弦”一样,是从早到晚唱歌弹琴的意思。

生3:和刘禹锡《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也一样。

师:很对。老师有一种看法,看看同学们是否支持:这里两行诗句语序是倒装的,应该是豺狼“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于前,民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于后。

生齐声:支持!

师:好,疏通了文意,让我们再来投入真情,齐读全诗。

生:(齐声诵读全诗)

师:全诗慨叹“蜀道难”共有三处,肯定不是简单重复吧?那就让我们来逐一鉴赏吧。开篇一句是——

生:齐读“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有哪些呢?能从三个角度给出答案吗?

生1:①结构上:点明题意;②内容上:统领全诗内容——“蜀道难”,突出主旨。我想到了这两点。

师:两点全对。我还要追问你一句,这里诗人是从哪个角度强调蜀道难的呢?直接的依据又是什么?

生:因为蜀道太高了。诗句中直接点明的:“危乎高哉”。

师:好。但“危”是什么意思呢?能举例说明吗?

生:也是“高”的意思。我们小时候就读过李白的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师:(颔首)还有一个角度,谁来补充?

生2:抒情方面,为全诗奠定了雄放豪迈的感情基调。

师:很好。以后鉴赏类似内容,应记得从结构、内容、感情基调三个方面入手。蜀道难于上青天,是因为它太高了,所以,开篇的“蜀道难”,侧重慨叹蜀道之——

生:高。

师:板书慨蜀道之高。

师:下面是各位同学展示才华的时间。请找出诗歌中你最喜欢的直接描写蜀道“危乎高哉”的名句,并加以扼要赏析

生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引用神话;使用夸张,本已表明其极高;诗人还要以“回川”来映衬,更突出了蜀道之高不可测,气势磅礴。

生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运用了烘托手法。黄鹤最善于飞翔,面对蜀道却飞不过去了;猿猴最擅长攀岩,面对蜀道却为攀不上去而发愁了,这么一烘托,蜀道之高,简直就显得高不可攀了。而且还有拟人意味,特生动形象。

生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超级夸张。人登上蜀道就能穿行于星空之中,只要一伸手,就能触摸到星星,真是奇思妙想,把蜀道之高写到了极致,而且妙趣横生。

师:赏析都不错。现在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诗歌第二次慨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后面一句是“使人听此凋朱颜”。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生:红润的脸色顿时变憔悴了,也就是吓得变了脸色。

师:正确。那么这次慨叹,侧重点又是什么呢?如果要求用一个字概括,你准备下哪一个字?

生:“险”。

师:有文本依据吗?

生(齐):其险也若此。

师:对。诗中表现险峻难攀的诗句有哪些?各句的含义什么?

生1:“畏途巉岩不可攀”,险峻可怕的路途上高峭险峻的山峰实在无法攀登,有令人望而却步之感。

生2: “枯松倒挂倚绝壁”,枯死的松树倒挂着斜倚在悬崖峭壁上,太险峻了,令人望而生畏。

生3:“飞湍流瀑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飞流直下,发出轰鸣;巨石横飞,声如闷雷,不但恐怖,还很危险!

师:三位同学的解读都比较到位,那我们可以小结一下了:二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重于“险”, 板书:叹蜀道之险

师:这次慨叹和第一次的慨叹相比,有何变化呢?

生:内容上既有横向的拓展,也有纵向的深入;情感上则进一步强化了。

师:对。第三次慨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在篇末,它前边的诗句,以剑阁为特写镜头,写出了蜀地的什么特点?

生:极为险要,易守难攻。

师:你是依据什么归纳出易守难攻这一特点的?

生:“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师:很雄辩。那“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是比喻说法吧。是什么意思呢?

生:万一地方长官或守军将领不是亲信之人,就有可能成为逆贼、叛将。

师:同意。那一旦这些人背叛朝廷,将会有什么后果呢?请引用原文语句回答。

生:他们就会“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老百姓就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师: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呢?

生:蜀地就会陷入战乱之中。

师:准确。那么,诗人第三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浩叹,其侧重点又是什么呢?

生:担心不太平,会有战乱。

师:对,叹战祸之烈。板书:惊战祸之烈

师:至此,我们就不难从内容的角度、抒情的角度、表达的角度三个层面对诗人三次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写法进行赏析,或评点。大家可以任选一个角度来谈谈。

生1:从内容上讲,三次慨叹的原因由高到险,再到可能的战祸,既是是层层递进,也是不断拓展,两相结合,把蜀道之难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2:从抒情角度说,这有点像就像电影中的主题曲,多次唱响,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起到了强化作用。

生3:从表达上看,运用了反复的辞格(叠唱手法),强化了蜀道之难的程度。

 师:好。这个问题的讨论告一段落。下面是重头戏——请大家从下列两则材料中任取其一,编拟一道诗歌鉴赏题,并提供参考答案。时间5分钟。同座可以合作。

①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②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流瀑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同学们积极准备)

师:时间到,可以开始了吗?

生1:我选①。题目是:这段文字在抒情方面有何特色?

我给的参考答案是:

(1)借景抒情。用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哀景抒发哀情,渲染了蜀道的阴森和旅途的愁苦,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2)视听结合。古木荒凉,悲鸟飞翔,是写视觉形象;悲鸟哀号,杜鹃啼鸣,是写听觉形象。两相结合,充分渲染了蜀道的阴森和行人的恐惧哀愁,突出了蜀道之难。

生2:他说得很好。但我还有两点补充。一、“月”也是表乡愁的典型意象。子规在皎洁的月光下悲啼,本身就很能表达愁情。二、我觉得是这是寓情于景。

师:你很善于思考和质疑。我非常赞赏。同学们看看,说这段文字寓情于景可不可以?

生:(齐声)可以。

师:假如我说这段文字情景交融呢?行不?

生:(齐声)行。

师:严格地讲,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及触景生情,是有区别的。但用于诗歌鉴赏,一般可以不必细分。类似的还有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对比和反衬等。好吧。继续。

生1:我选②。题目:这段景物描写有何独到之处?有何艺术效果?

我给的参考答案是:

(1)动静结合。前两句描写的是静态景物,后两句描写的是动态景物,把蜀道特别高峻,而且恐怖危险的特点充分表达出来,有震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2)视听结合。连绵的山峰逼近天空,枯朽的松树倒挂在绝壁上,是视觉形象;飞流直下,轰鸣阵阵;巨石翻滚,声如闷雷,是听觉形象,两相结合,充分渲染了蜀道特别高峻、危险的特点,给我们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运用夸张手法,连绵的山峰距离天空竟然不满一尺,是夸张;巨石滚落发出的声响像“万壑雷”,也是夸张。通过夸张,将蜀道的高峻、凶险充分展示出来,突出了蜀道难的主旨。

生2:我补充一点,诗人还运用了比喻手法,把巨石滚落山涧的声音,比作在千山万壑间炸响的雷声,既生动形象,又强烈地渲染了了险峻恐怖的气氛。

师: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出色,赏析都很到位,对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这段景物描写确实精彩

——它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法,给我们呈现的画面就像电影,有着极强的镜头感。先是远镜头:“连峰去天不盈尺”,连峰接天,山峦起伏,煞是气派;接着是一个特写:一棵枯松倒挂着斜靠在绝壁上;最后是近镜头、快镜头,飞流直下,轰轰作响;山石滚落,声若闷雷,形成了一种立体感,可视可听,画面鲜明,使蜀道惊险难攀之状历历如在我们眼前。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李白的《蜀道难》是堪与屈原的《离骚》媲美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之作。而所谓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创作流派,创作风格),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风格或流派。同学们们探究一下,《蜀道难》的浪漫主义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1:我认为,首先体现在夸张的大量运用上:如说高标可使“六龙回日”,在蜀道上行走,可以“扪参历井”,都是非常夸张的;再写连绵的山峰为“去天不盈尺”,极言蜀道之高;称巨石滚落山谷之声犹如“万壑雷”,极言声响之巨;叹蜀道之难行,为“难于上青天”,足见其难;叹剑阁之险,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谓险极等等。一首诗歌中用这么多大胆的夸张,这么多精妙的夸张,是很少见的。夸张的运用,使读者对蜀道之难获得了最具体最强烈的的印象,而且充满了美感。这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标志。

生2:我觉得,奇特丰富的想象是这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重要体现。行走于蜀道之上,竟然可以有“扪参历井”的奇遇,这完全是想象之词;“猿猱欲度愁攀援”,也是想象之词;蜀地守将一旦化为“狼与豺”,就会“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而民众就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仍然是想象的情景。 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把蜀道之难以及可能的战祸之烈渲染得极为充分,给读者的印象特别深刻,读之如饮醇酒,愈品愈香。

师:刚才两位同学紧扣浪漫主义定义中的关键词来说事,很见智慧。还有补充的吗?

生3:神话传说的恰当引用,好像也应该是构成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要素。诗中引用了“蚕丛鱼凫”的传说、“五丁开山”的传说、“六龙回日”的神话等,既使蜀道增添了神秘色彩,又突出了蜀道之难,更使诗歌显得大气磅礴,无人可及。

师:对。而且正因为如此,杜甫盛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呢。(板书之)这位同学的探究能力不可小觑啊。掌声!

生:热烈鼓掌

师:《蜀道难》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而且暗寓人生坎坷,功名难成之意,确实令人拍案叫绝。现在,让我们在一起把诗歌再齐读一遍,把感情、气势读出来。

生:齐声诵读

师:好,下课时间将到。我布置一下作业。

(1)背诵全诗。以能准确默写为标准。注意“噫吁嚱”“蚕丛”“峨眉颠”“ 膺” “巉岩”“凋朱颜”“喧豗”“砯崖”“壑”“或匪亲”诸词语中加点字的准确书写)

(2)明代诗学家高棅在《唐诗品汇》中,曾引用三句话来评价《蜀道难》,即“妙在起伏”、“才思放肆”、“语次崛奇”。请列举诗句,对以上三句话加以说明(书面作业)。

附:主板书:

                   慨蜀道之高(实写)   夸张            笔落惊风雨

蜀道难        叹蜀道之险(实写)   想象   浪漫主义

    (李白)       惊战祸之列(虚写)   传说            诗成泣鬼神

教学反思:

   古代诗歌的课堂教学应该怎么组织?我有一个设想,就是重诵读,重鉴赏,重拓展,重互动。本堂课,似乎给出了一个较好的答案。

一,重诵读。古代诗歌格律整齐,音韵和谐,进行饱含激情而又抑扬顿挫的诵读,能让学生获得巨大的美感,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好好诵读,有利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老师如果是朗诵高手,就该大胆地露一手,以营造了浓烈的学习氛围,并对学生的诵读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我这样做了,感觉挺好。

二,重鉴赏。从高考角度看,古代诗词的考查,主要考鉴赏和背诵;从实用角度看,读古诗,重在记忆一些名篇名句,以及对诗歌内容和感情的把握。所以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授之以渔”,是高中古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我到沭阳后一直努力践行这一教学设想,并感到正在不断步入正轨,渐入佳境。而让学生尝试设计试题,并给出答案,我自以为更是一个创举。我高一第一学期期中以后就开始尝试,效果好像还不错。本堂课同学们的展示,是货真价实的,也应算是一个亮点。有条件的学校或班级,也不妨一试。

三,重互动。上世纪80年代,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率先提出了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先进教学理念。我校周桂官校长在此基础上,创建了301515课堂教学模式,并高调推行。本人衷心拥护,身体力行。本堂课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密度大,节奏恰当,含金量高,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略感遗憾的是,因为教学内容较多,拓展这一块无法安排了。

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精益求精,更上层楼,让每一个课堂都成为高效课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曹志  曹志词条  蜀道  蜀道词条  实录  实录词条  仰望  仰望词条  课堂  课堂词条  
教师

 骨干教师读书计划

一、指导思想:通过读书锻炼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能力,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通过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二、工...(展开)

教师

 新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我非常向往这份职业。在自己的努力下,今年终于如愿以偿的站上了三尺讲台。为了将自己培养成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