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么进行专业阅读
——读魏智渊《教师阅读地图》有感
2018年,把专业阅读放在重要位置。我知道,一个想成为专业方面的作家,没有大量的阅读,是不可能的,我还清楚,阅读,不能浪漫,要精确,要读到深处,也就是要拆书式地读。但是,读什么书呢?我想到2017年7月买回来的《老师阅读地图》,我知道这本书会帮助我。
书一翻开,满满的干货。之前先花少数时间找到第一本阅读书的想法,被发现不现实。新的想法出现:
一、这本书,本身就是最好的精读书选。
二、这本书,可提供的不仅是书目,更是方法。
三、看不懂怎么办?
一本让你一看马上懂的书,就是对你没价值的书。看不透,正说明值得花时间琢磨。这可以从自己最近做的两件事得到例证。一件是学弹钢琴曲《梦中的婚礼》,刚开始,一个乐句,要花一两个小时才能弹顺了。好不容易把每个句子都学会了,等到要整首弹的时候,才发现,磕磕绊绊。又花了好几天,不那么磕绊了,可还是不顺手,总有几个地方,一直错。但是比起刚学那会儿,“已经挺不错了。弹得挺好的。”这是儿子对我的鼓励。我现在有信心,不急躁,就这么每天里,读书写作间隙,弹一遍,再弹一遍,总会有得心应手的时候。第二件事是啃《超越感觉》。一本书,从头翻到尾,没多大印象。再从头翻到尾,似乎收获并没多多少。干脆走迂回路线,读另一本书《批判性思维》,还是不大懂,也读不下去,一样艰难。干脆再迂回,先听得到的解读《超越感觉》《学会提问》,又想到之前听到的《有效听到你的思维结构》,其实它们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通过“问题”,让思维客观准确有效。然后,再静下心来啃《超越感觉》,这次收获多一点了。我想,如果我继续啃,继续啃呢?会不会是任何一本对你来说有难度的书,都要经过这么一个模糊到稍微清晰到完全清晰呢?因为有待于验证,所以不敢确定。但至少给我启发:不用急,就读,一直读,读到你懂为止。
我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读这一本《教师阅读地图》的。
心平气和与不怕花时间,不贪多与反复从头看,让我发现这一段话:
原文:
新教育教师专业阅读不重视抽象的“体系”,强调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与实践相互贯通,在贯通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结构”;与消遣性阅读想比,它是提升性的,强调深度阅读,强调用经典阅读构筑健全的知识结构,反对肤浅阅读对思考力的损害;与纯技术性的阅读相比,它反对单纯地将知识客观化、信息化,反对使阅读仅仅成为知识的提取、储存和转移的过程,强调让阅读通过浸润读者的生命来发挥作用;与随机的、偶然的、碎片式的阅读相比,它是基于完美模型的阅读,强调通过一定的路径与方法,构筑具有丰赡的知识结构的专业头脑。
感悟:
1.以问题为核心
我之前想的问题确实是:我从哪本书开始读起,可以构建起知识的体系呢?这个问题太大,这样的书籍不用想都知道太多。现在好了,“以问题为核心”!我想读什么书,先追问:我想解决什么问题。我想写班主任方面的论文,我就要读与班主任有关的经典书籍,把一些根本的概念渗进头脑中;我想开发作文阅读课程,就寻找这方面的经典书;我想进行童书创作,就去读童书以及相关的创作理念……
其实,以问题为核心来做学习,应该是之前的我已经这样做了,只是自己不自知,不懂迁移罢了。为了完成玩转语文的约稿,每期一次,寻找与主题有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为了写好音频稿,并没细读《水浒传》《西游记》的我,还是根据每次想写的点子,快速找到相关的内容,把知识串成串了。上学期期末连同寒假,完成《史记》朗读稿的挑选、校对、注释、译文、趣题、朗读一系列,更是从零开始,从模糊到精确,如果不是有明确的目标,52万字的文言文,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搞定?可见,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没有体系,没有轻重,而只有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搜索式阅读。
我为什么阅读?因为刚需。急等解决的问题,不读可不行呀!怎么读?如果知道从何入手最好。如果不知道,那就随便从哪个地方开始好了。事情总是越做越有头绪,要等到万事俱备再开始,却是几乎不可能的了。比如这本书,半年前就买了。可以现在拿起来,我就有这样的耐心,有这样的时间,反复看。我太想从中得到有效的启发了,所以就一次次地读。于是,我果然有收获。包括前面提到的《超越感觉》《批判性思维》,也是早就呆在书架上了。之前不觉得它有多重要,只知道它们是好书,读了定有收获。这一次,我下定决心,要练出会思考的大脑,为什么下这个决心呢?因为做事无效率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积极进取的心,更完不成自己定下的工作学习目标了。会思考,相当于乘上动车或飞机。我一定要学会思考,这么个动力,让我有耐心去啃这两本书。
只有带着解决问题的目标,才能找到此刻最需要阅读的书,再考虑阅读对解决这个问题有帮助的书,同把一问题下的一本书变成一串书。阅读的方向有了,问题的解决就是个过程。
2.以实践相互贯通
读书,不与实践相结合,读了也白读。之前的我,包括我身边的好多人,都这样感慨:老了,脑子没用了,读什么都记不住。其实不是年纪大,头脑差,而是没正解读书。如果读书是读书,生活是生活,两者没有任何关系。读过的文字,自然不会在脑中留痕。如果把读过的知识与自己的生命生活想印证,如果读了有思考,有琢磨,有改变,有引起思想行动上的进步,这样的知识是不可能忘的。所以,读书,真的就是听老师讲课。你认真倾听,认真思考,认真做作业了,你的学习效果就会好。如果没认真听老师讲课,没把作者表达的意思读明白,听完课后既不复习也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效果自然不好。所有的学习,都要有代入感,把自己的身和心都与书本中的文字融在一起,才能有所得。
3.形成结构
形成结构的前提是收获已经很多。如果只有一点点感悟,那是不用谈结构的。就像体育课上的排队。两三个人,排队不排队,作用不大。二三十个人,如果不排队,就会乱成一锅粥。学习知识也一样,围绕一个问题,尽可能多角度地阅读,读多了,知识结构自会在脑中形成。穷则思变,也许刚开始不系统,可是零散的知识装在脑子里多了,就会糊涂,为了不糊涂,大脑就会自动排序,就形成了系统。
这还给人这样的启发是:读书,不要只读一本书;问题,不要只从一个角度寻求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