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搭配》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102例2),本文从教学内容及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五个环节对《搭配》进行了教学设计。本次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性。
引言: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身边的情景出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关键词:搭配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搭配》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102例2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了解过简单的数字搭配,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教给学生相对复杂的搭配知识,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1、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有序、全面地对简单事物进行排列和组合,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教具准备:投影仪、服装卡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天气这么好,老师突然想起一句话——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走走。可是我的衣服太多了,我拿不定主意该穿哪一套了,你们愿意帮帮老师吗?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以聊天的方式,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感,从而走进本课学习的内容。)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受
师:看了这些上衣和下衣,你能给老师一些穿衣建议吗?
2、尝试搭配
师:2件上衣和3件下衣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可以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 但一定要请注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附板书:不重复,不遗漏)想好之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讨论。
(师巡视时找出正确和错误的搭配,师拿在手里准备在投影上汇报,记住谁是先确定上衣,谁先确定下衣的,先讲正确的搭配,师展示,生在座位上汇报就可以)
3、交流汇报
师:刚才,同学们都积极地参与了讨论,老师也收集了几个孩子的练习纸,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怎样搭配的?
师:(先讲汉字搭配的方法)xx来讲讲你是怎样搭配的?其他人认真听,一会找同学评价下,他讲的怎么样?
生A:我把上衣写在第一行,下衣写在第二行,然后先从第一件上衣依次连线3件下衣,会有3种搭配方法,再用第二件上衣依次去连下衣,也会有3种搭配方法,这样加起来,一共会有6种搭配方法。
生B:我是用画图形的方法依次连线的,先从第一件上衣依次连线3件下衣,会有3种搭配方法,再用第二件上衣依次去连下衣,也会有3种搭配方法,这样加起来,一共会有6种搭配方法。
师:大家看看他们俩的做法有什么区别?
生:图形不一样,但思路是一样的。
师:(展示先确定上衣的方法)生C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先确定上衣,然后依次连线下衣。
师:(展示先确定下衣的方法,师在纸上标出箭头)你是怎么做的?
生:我先从下衣开始连线的。
师:对比他的方法,哪个方法好?搭配时要想不重复,不遗漏,得怎样连?
生:有顺序地连。
生:方法不同,但大同小异。
师:同学们都是以连线方式解决的问题,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也可以列式,2×3=6或者3×2=6
师:为什么这么列?表示什么?
生:以上衣为出发点,2件上衣分别搭配3件不同的下衣,就是2个3。
以下衣为出发点,3件下衣分别搭配2件不同的上衣,就是3个2。
(附板书:2×3=6 3×2=6)
师小结: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数学广角,刚才同学们帮老师搭配衣服就应用了数学广角的知识,(板书:搭配)学会了有序的搭配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连一连,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探究得出搭配的多种方法,老师再逐步进行优化讲解,由深入简,找寻规律,搭配知识便轻松掌握了。)
(三)巩固练习
师:选好搭配的衣服,我要准备出门了,先到楼下快餐厅吃些早餐,快餐厅都有哪些食物呢?饮料和点心各选一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结合我们刚才学的先连线再列式才能完整的解答,同学们在书上独立完成。(课件展示数学书P102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感受搭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回顾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真是开心,我们在数学中,不仅学会了搭配,还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可见在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勤观察,多动手,多动脑,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多数学奥秘。
(结束语)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积极的参与研究与学习,教师走进学生,和学生一起探究、交流,在学生疑问时,帮助学生排除障碍,最终一起驶向成功的彼岸。
板书设计:
不重复,不遗漏
2×3=6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