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曾经在学部全体教师例会上说过,今天还要由衷地说:我对你们的进步感到欣慰,感到骄傲!你们始终处在一种加速成长的状态,也许你们自己对此并不清楚。如果换个视角,把你们和在职教师的过去比,和在职教师的现在比,尤其是和其它学校的同龄人比,你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这一切都应该感谢你的学科师傅、学科组长和身边的同事,应该感谢宏力学校这个平台,当然也应该感谢你们自己。我始终认为,教师专业的提升根本上是教师自己的事,一个有了高飞冲动的教师,谁也阻拦不住他的成功;反之,一个不思进取的教师,再好的教科研制度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有自主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只有自主提升才是不可遏止的提升,在这一点上,教师和学生是一样的。
有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透悟。宏力的青年教师,既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也要有高人指路,更要自己去透悟。
青年教师要永远怀有强烈的事业心。现实社会上正在涌动着让教师平庸化的暗流,它的合理性在于把教师还原于真实的人,而不是站在神坛上的神。但是,值得警惕的是,这样的思潮绝不意味着教书仅仅等同于像农民、工人、医生、厨师那样一种赚钱的职业。不是这样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育永远指向人的灵魂,人的灵魂永远呼唤着真、善、美和崇高。如果一定要说教书是一种职业的话,那它也一定是一种育人的特殊的职业,它的特殊就在于它注定有几分神圣性。一个青年教师如果没有树立起这样的教育观的话,在教学的道路上就不可能自觉地走得很高很远。无论是哪一个家长,哪一个学生,还是我们自己在做学生的时候,都无一例外地尊敬、爱戴、怀念那些把真爱注入教书事业上的老师。格局决定境界,境界决定人生,事实就是这样。
毫无疑问,高中部青年教师的事业心都是很强的。每年招生时,不止一个青年教师找我:理解招生工作很重要,但我不想去招生。因为,大家都强烈渴望上高二、上高三、上复读班来证明自己,担心因为两三个月长时间参与招生而中断了自己正常的教学。其它学部的青年老师恐怕不见得都有如此强烈的事业渴求,其它学部的领导恐怕也未必都有如此为难的管理压力。但我想说的是:招生工作第一重要。宏力高中部的每个老师首先要是一个优秀的招生人员,其次才是站在讲台上的合格教师。但按招办要求,我们必须优先选派年轻机灵的、漂亮英俊的、举止得体的、表达流畅的优秀教师参与。今年,我们就把非常优秀的五位青年教师派出参与长期招生。其中,王行力老师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招办工作非他不可,一边开始高三第一轮复习,一边参与招办工作。我在想,我们是否需要借鉴一下公立学校的管理办法,没有五年班主任工作经历者不得评职称,没有参与过几次招生工作者缓评职称呢?我还在想,其实,只要你足够优秀,中断两三个月的教学,不影响你上高二、上高三。我们巴不得所有的青年教师大学一毕业就有带复读班的出色能力。教师岗位大循环是我们的管理原则,公平地给青年教师创造成长的机会是我们的管理追求。机会永远都有,只要你坚持努力,只要你不断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后,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终生备课,终生学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他还说:“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是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两段话值得我们经常咀嚼,以为鞭策。
教师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不止于青年。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都需要热爱教育事业,谦虚奉献,勇于吃苦,学习学习再学习。
我喜欢你们,欣赏你们,我会和你们一起,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谢谢大家!
2016.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