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类比教学
文/李旭山
类比手法在中学教材中是一种常见手法,明显使用类比手法的篇目有《邹忌讽齐王纳谏》《游褒禅山记》《触龙说赵太后》《庖丁解牛》《齐桓晋文之事》《劝学》《非攻》《阿房宫赋》《六国论》《马说》《卖油翁》《种树郭橐驼传》《拿来主义》《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短歌行》《滕王阁序》《琵琶行》《锦瑟》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类比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材分析时,我们对类比现象不敏感,对类比的意义认识不足,作文教学时,又不懂得类比思维的运用。那么,被我们忽略的类比在教材中有哪些典型的情形?忽略类比教学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运用类比训练来提高表达技能?本文将就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我们借用比喻格式中“喻体”“本体”两个概念来说明类比的特点。
一
从类比在文章中的地位及作用角度看,教材中有如下几种情形:
第一种,整个文章建立起了类比关系,前半部分描述喻体,后半部分描述本体,喻体和本体之间形成较明确的多点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既有显性对应也有隐性对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喻体邹忌之事和本体齐王之事有如下一些相似点需要我们发掘:①都渴望得到真诚之言。这是邹忌和齐王能聊在一起的根本前提,是劝谏的基础。②都位置最高。邹忌是家中至尊,齐王是国中至尊。③都形象不错。一个有俊美的容貌,一个有政通人和的国家形象。④都很自信。一个自信地认为容貌形象最佳,一个自信地认为执政形象最佳。⑤都被美言包围和蒙蔽,而听不到真实评价。一个不知还有徐公之美,一个不知还有国外强国。⑥美言的原因都相同。一个是妻妾友私我畏我有求于我,一个是宫妇朝臣四境之人私王畏王有求于王。具体说就是“私”“畏”“有求于”三个相同。⑦都得自己主动去寻找真言拓开言路。一个邀请了更的美徐公得到真实判断,一个确立了纳谏制度获得真诚进言。⑧都通过听信真言,树立了新的形象。一个不但外表美人品也美,一个不但信任百姓也得到了百姓的信任。
这些条件相似、愿望相似、境遇相似、对策相似、效果相似的相似点大部分被我们忽略了,我们只能注意到第⑥点的显性相似。如果没有这么多或显或隐的相似也就没有邹忌劝谏的成功,多点相似使对方接受劝谏的理由越来越充分。
第二种,文章核心段落充分展开类比推理,促成说理的成功。如《触龙说赵太后》。秦攻赵,赵求救于齐,齐以将赵公子长安君作为人质为出兵条件,各大臣劝说赵太后送子入齐,赵太后大怒不答应,触龙最后一个出场劝说。触龙经过“一寒暄、二托子、三议公主”三个环节后,顺势提出赵公子前途的问题。为了把这一问题说透,触龙用类比思维提起赵国开国国王的所有子孙,因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不被周王室和其他诸侯认可,进而惨遭淘汰之事,经过与长安君对比,使赵太后认识到必须答应送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才能救赵国救自己的结论,最后说服赵太后同意送子入齐。我们一般能注意到触龙将公主和公子的巧妙对比,而忽略了开国王子王孙和赵公子之间的类比关系,自然也会忽略触龙托子于赵太后与赵太后送子入齐的隐性类比关系,也就是说在这里的类比形成了两个递进式的关系却不被我们注意。
第三种,文章某一段落中的关键断语运用类比。如《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里有这样一句话“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经过充分发掘就会有如下意义:马克思关于人类历史的研究就像达尔文的进化论研究一样具有前无古人的革命意义;人类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就像地球生物进化一样;他们都为了研究付出了长时间艰难的努力;他们的研究成果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逐渐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本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更大范围的学科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英国人恩格斯和在场的所有英国听众,为马克思的骄傲就像为英国科学家达尔文骄傲一样。虽说是一句话,却包涵了这么多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意义,这充分显示了类比手法不同寻常的表现力,也正好提醒我们在阅读中应对类比手法有足够的重视。
第四种,先说本体,喻体在文章结尾才亮出,如《短歌行》最后两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将自己比作周公,只有细心的读者才能联想前文抒情主人公的种种表现,原来是为了使人像崇拜周公一样崇拜他,这个枭雄最渴望的是其他大英雄对自己的追随拥戴,起码让天下人消除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嫌疑。否则,这个既思贤若渴又不满于庸俗的追随,既充满理想又不断忧思,既激情满怀又时时克制的复杂形象,这到底是什么形象呢?是既显示自己的绝对优越又甘居一人之下的丞相形象,而且是周公那样的丞相形象,只是在得到刘备孙权这类大诸侯的承认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周公。既有雄才大略又有自知之明,难道不是功已成名难就的曹操的真实写照吗?假如没有最后这一句的总结,这些意思真还不容易表达,假如不用类比思维来分析,我们也很难发掘出这么多的意义。
第一种,详细地描摹出喻体的全貌,而不言及本体,如显性借古隐性讽今,让读者自己悟出前车之鉴的意义。如《阿房宫赋》,秦代的始皇为了功名和享乐,不顾百姓死活,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最后遭致灭顶之灾。尽管文章只字未提唐代当时的现实,但读者一眼就能看出唐代的大兴土木与秦代有惊人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唐代此时还没有遭到灭顶之灾,正因如此本文才有借鉴意义。
第二种,是将类比和比喻融合在一起,使文章既生动又有力。如鲁迅的《拿来主义》把继承文化遗产比作某青年继承一个陌生的老宅子。那老宅子除了房子以外还有姨太太、古董、大烟等。房子喻指某一民族文化,古董自然指有收藏价值的文化形态,大烟则是文化糟粕部分的象征,那姨太太是貌似现代实则落后的文化成分。那青年踱进屋中大食其鸦片的行为是全盘接受(全盘西化)的形象描述,惧怕鸦片而放火烧房的做法则是拒绝文化继承的形象表现,宅子拿来、鸦片送入药房、姨太太全都驱走才是合理继承文化遗产形象概括。
第三种,将比喻和类比配合使用,增强文章表现力。如李商隐《锦瑟》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前两句是类比,借庄周梦蝶来写自己曾经的美好,借望帝托杜鹃来写自己的伤心。后两句是比喻,形象的写出了美好感情的渺茫,渺茫的就像沧海中感受如珠的泪水、在烟气中判断可能埋于地下的美玉。两句连起来就是说刻骨的伤心最终也像沧海中的泪珠烟气下的蓝田玉一样虚幻起来,正如结尾两句说的那样“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四种,为了说明某一观点,用类似于博喻的形式来论证本体,使得类比呈现出一种规律化认识。如《劝学》里“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其中本体“君子善假于物”由前面善假于“高山”“顺风”“舆马”“舟楫”几个喻体烘托而出,产生了一种让人不得不叹服的气势与力量。“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情况相同。这种形式的力量不但来自博喻般的气势,还来自对普遍规律的揭示。
二
类比不被重视的原因是,①语文教育不重视思维训练,重视思维训练也只满足于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或满足于在辩证法中寻找理论依据;②重视修辞训练而错把类比当作比喻;③重视托物言志文章的教育,却并不知托物言志由类比思维支撑。
作为一种推理论证形式,类比既不同于演绎推理,也不同于归纳推理,它更多的出现在在日常的辩论和散文中,而不是在纯学术纯思辨的语境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具象思维的优势,使得中国人行文善于设喻作比,并乐于选择这种虽然不严格遵循形式逻辑但较为生动的类比形式,无形中让类比思维形成了思维的民族传统,在亚里斯多德确立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理论的同时,《墨子》则对类比推理作了开创性的系统研究。类比思维的传统支撑了托物言志类表现手法,使之成为极具生命力的传统表现手法,不管是审美语境中的比兴、用典、象征、借景抒情,还是说理文章中的借古讽今、因事言理、托物言志,无不因类比思维的贯彻而大放光彩。然而当今无论是哲学教科书还是逻辑教科书,都没有给类比推理留下一席之地,语文教学自然认识不到类比的这一重要意义,一说思维就会想到演绎归纳就想到辩证法,从而忽略类比在思维训练中的地位,因而往往会造成貌似逻辑严密实则漏洞百出的尴尬。
前一段周立波写了这样一则微博:“网络是一个泄‘私粪’的地方,当‘私粪’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变成‘公粪’,那么,网络也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公共厕所!”周立波显然是在形式上运用了演绎推理,而且内容上还体现着归纳推理,得出了这么个颇为得意的结论,没想到他的设喻却给网友反击留下了类比的空子,因而有一网友顺着类比思维发挥道:“如果网络算是公共厕所,那么至今还在网络里安营扎寨的周立波先生又算什么呢?”周立波的立论也许没错,错就错在他重视演绎归纳形式轻视类比形式而出现了漏洞。
类比被逐出推理范畴,又很委屈的被错当成了修辞手法比喻。类比和比喻在语言实践中是有些不易区别,甚至少数例子同时具有了类比和比喻的特征。可我们的错误不仅在于把具有类比比喻双重特征的情况只说成比喻,而且把本来非常典型的类比也当成了比喻。越是文章局部使用的类比,越有可能和比喻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也越容易使我们忽略类比的特性甚至会误以为比喻,重视了它的生动性而忽略了它的多点相似的力量。具体而言我们还分不清类比和比喻如下的差别:①类比是推理方式,追求类比形成的力量;比喻是修辞方式,追求语言层面的生动形象。②类比是近类之间作比,类越近越好;比喻是远类之间作比,类越远越好,如果近类设喻就会相类比转化,如《拿来主义》。③类比本喻双方相似点越多越好,越有说服力,如《移动老总上公厕》这个段子;比喻只追求一两个相似点即可。④类比常常有对比的功能,而比喻无涉于对比。认不清类比和比喻的关系自然无法将类比还回到思维范畴,也无法摆脱下面的尴尬:
前些年,对《老鼠爱大米》这首歌,有人喜欢有人讨厌, 喜欢它的人,是把它当作比喻:像老鼠离不开大米那样,这爱的多深,这比喻生动新奇又亲切。讨厌它的人,则是把它理解成类比:占有、玷污、阴暗、物质需求、偷偷摸摸、侵害他人,这是老鼠爱大米的特征,也正是某些人的爱情观。这是作者只顾比喻不曾想到类比惹出的麻烦。这种类比和比喻理解差异引发冲突的例子不在少数,如:你热情地称赞“青春好像一条河”时,有人对一句“流着流着成了浑汤子。”你形象地说“破四旧是把脏水和孩子一起泼了”,他立刻回你“恢复传统文化是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捡回来吗?”你说“教师是蜡烛”,他很快发挥为“我不愿意做一次性的燃烧,我这蜡烛微弱的火苗只能照亮自己,无法照亮别人,燃烧后只能换来无动于衷的黑暗。”要想避免只顾比喻不曾想到类比的错误,就应将设喻者的比喻思维还原到类比上,这样就可看出比喻运用是否恰当,比喻是否可以上升到类比,是否对自己更有利,进而预防被人攻击的尴尬。
三
近年来,中考高考作文中的托物言志类作文越来越多,如中考题“走过风雨”“打开一扇窗子”“灯”“美在路上”“那天我找到了快乐的钥匙”,高考题“绿色生活”“人生几何体”“光与影”“弯道超越”“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些题目给学生的最大感触就是容易雷同,找不到更多的角度来立意,学生只在比喻意义的一两点相似中说来说去,而不懂得将比喻思维转化发挥成类比思维来开阔文章视野充实文章内容。原因具体来说有三条,①只注意到比喻的显性联想,而意识不到类比的深层发掘的可能。②本体喻体间没能展开多点相似的讨论,③喻体还没有看清就急于在本体里大发议论。
因此在托物言志类作文训练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下的原则:
为全文设喻时,力求多点相似原则。(比喻类比化原则)如2010年福建莆田中考作文题“走过风雨”。这个命题作文的第一感觉它肯定是一个比喻,如果行文也按比喻来进行,可能只会注意到“艰难险阻”这一个笼统的特征。如果参照类比的多点相似原则分析,很容易在喻体里找出“风雨”的特点,如“多变而难以适应”“狂暴”“凄冷”等;还可找出“走过”的几个含义,如“熬过了”“体验了”“战胜了”“超越了”等,这样要求这个题目对初中生来说并不太难。找出了这些喻体的特征,就给本体的发挥奠定了宽实的基础。
当然若不是为全文设喻,局部中只追求形象而没有说理意图的比喻,就大可不必类比化了。如果是在类不太远的两者之间设喻,不管是关于全文的还是关于局部的,最好向类比多点相似靠近进行思考,这不仅是为了追求有力和生动统一,也是为了避免设喻的漏洞,防止别人顺着类比思维钻空子。
预防视野狭小,喻体特征大类穷尽的原则。如2010年四川高考作文题“人生几何体”。几何意味着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三大方面,如果只重视形状而忽略大小和位置关系,就会限制了视野,本体中“我的人生轨迹、人际圈子虽小但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宇宙系统”这一“小几何体”的意义就不能发掘。而从图形形状来说又有:立体网状、连线、交点、支撑四个方面供我们讨论或备选,学生一般只会在立体网状这一特点上展开而忽略其他。如交点中的点才是最具影响力的点,这一意义就会忽略。
在审题难度较小的麻痹下,学生往往会依靠第一时间捕捉到的喻体的某个特点构思全文,这就像矿藏还没有探明的情况下,就在矿脉边缘末梢大力投资大肆开采劣质资源而丢弃了优质大矿一样。因而“大类特点审不全决不下笔”的训练要求,可以将我们带出片面化狭隘化的局面。
审题时,先喻体后本体的原则。如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绿色生活”。学生很容易在命题人给出的“赏心悦目”“生态”“新理念”等提示下立刻以新理念为核心而作文。这样作文自然会流于一般。如先行发掘喻体特征,我们还可找到“绿色”里隐蔽的意义:绿色往往代表着宽广丰富;绿色的蓬勃却又充满着宁静;绿色依赖阳光雨露又净化着阳光雨露。而这几个隐蔽特点对写“新生活”则会有新的启发。那绿色的宽广丰富,难道不是我们追求的生活状态?绿色的蓬勃又宁静,难道不是现代人应有的人生态度?绿色受惠于阳光雨露同时又回馈阳光雨露,难道不是现代人受恩于社会和自然同时应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的最好启发?
在考题设喻的背景下,考生总是直奔本体,发挥本体内涵,并认为自己的发挥还很充分。本题中,“节能、低碳、无害”足以让自己将绿色生活的新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没想到最终会和大部分人的立意行文雷同。因而,拿到题后绝不能轻信第一时间捕捉到的本体意义,要很虔诚的在喻体里发掘完意义后,再到本体里寻找对应点。同时我们应坚信喻体里有多少特点,本体里就有多少点与之对应。
在教学中,类比思维训练也许没有演绎思维归纳思维训练那样有规可循,但它比比喻训练要好操作得多,也有效得多。只要我们能重视经典中的类比,我们就有了训练的良好开头;只要我们坚持比喻类比化、特征大类穷尽、先喻体后本体原则,就能使我们的托物言志类表达在类比思维的支持下迈向新的台阶,进入新的境界。
(本文已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5第10期)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