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新的居民群体叫轻移民,就是那种你工作在金融街,却生活在燕郊,每天上下班要在路上奔波三个小时,只为比在城区的房子多了一间卧室和花园阳台;
这就是北京的一批“轻移民”生活族。也许北京不仅仅有“蜗居”族,还有“轻移民族”。
轻移民是那些由于国家中心城市的房价高居不下,为了追求更好的质量,宁愿多花一点交通时间,用相同的房价到距中心城市偏远的郊区购买更大一点的房子的上班族。
因为在远郊却可以买到三房二厅的大房子,有的甚至还可以带草坪。以路上交通的时间换生活居住的空间,这就是“轻移民”风潮的原因。
“轻移民”的生活快乐吗?实际上,轻移民的无奈只有经历的人才懂
电视连续剧《蜗居》讲述了中国大陆都市白领宛如蜗牛居无定所,拼命赚钱买房的故事,因倾诉市井小民的卑微心声,引起社会强烈共鸣。如果说有一部电视剧直戳人的内心,那么“蜗居”只能说是反映了很多城市“漂”一族的真实状况。
众多薪水微薄的年轻人,只被迫住到距离市中心十几、二十公里的郊区,甚至三十多公里外,每天上下班通勤得花两小时以上。
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必然。
山西大学毕业的王大力,在北京CBD一家金融公司找到了一份收入还算不错的工作,也找到了一个在北京上大学后留在北京的女朋友小倩,小倩是内蒙人,工作在金融街的房地产公司,二人结婚、生子,看起来在北京的生活已经风调雨顺。结婚时由双方父母赞助付了首付,自己又贷了点款,才在北京三环外购买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现在有了孩子需要人照看,雇请保姆又是两个人难以承受的,只能请双方的父母轮流来照看,住房就显得紧张不堪了。想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谈何容易,如果在同样的地段换一套120平方米的三房两厅,还需要600多万,大力夫妻俩看了很多新楼盘,也看了很多二手房,都因为房价过高难以承担。
后来,小倩的单位在昌平开发了一个项目,如果卖掉原来的小房子就可以在昌平买一套130平方米的一楼,三室一厅还有一块空地种种菜。小倩带着大力一起去昌平看了看项目,项目建成后环境很好,周围青山绿水,空气质量也比城区好很多,小区附近生活也很方便,唯一不足的是,上下班的时间要比以前在路上多一个多小时。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庆幸的是,如果他们当时不在双方父母的赞助下贷款买了一个小户型,就是现在的昌平的房子也买不起。
每天他们要乘坐着拥挤不堪的地铁坐一个多小时,地铁五号线也许是北京地铁中最拥挤的线路,虽然地铁五号线的历史并不长,但是经常在上下班时的拥挤是难以想象的,他们要早晨7点以前离开家门,等到公司时已经有一些疲劳;下班以后,又要乘坐着更加拥挤不堪的地铁坐一个多小时,到家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疲惫不堪已经成常态。如此每天往复的日子,大力和小倩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如何才是个头。
曾经大力和小倩也想找一个离家近一点的工作,但是要找一个自己满意、工作熟悉、收入还可以、离家又近的工作谈何容易。
所以,自从实现了“轻移民”,他们就一直在到底是应该还是不应该实现“轻移民”中纠结。
纠结是轻移民的共同特点,是不是有一种不得不的感觉。这就是生活的无奈,你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就必须享受孤独;你住上了大房子,就不得不居住远方,这也是年轻人的无奈。(作者:麒鉴,财经金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