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大学学位
在过去的7年中,这些美国富人群体无所不用其极地为子女买到了名校的入场券,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在美国地上层社会中,对于教育的普遍态度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通过一所好学校,而是要通过最好的学校。这种教育资源的争夺战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教育体系的一个特色,许多富裕阶层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不吝于投资,聘请招生顾问,捐助大笔资金,只为了让孩子进入被视为常青藤联盟(Ivy League)早期培养渠道的“精英幼儿园”。尽管没有直接证据显示一所名校可以彻底扭转孩子的人生,但是对于这些颇有名望的家长来说,名校招牌既能带来荣耀更为孩子的未来铺设了人脉,他们自然也就明目张胆地越界了。
太阳底下无新事,那么在同样享有优渥教育资源的加拿大,是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呢?
对此,加拿大安省高等教育委员会的Fiona Deller评论道:“我们与美国的教育体系是不同的。”加拿大绝不会为“招生贿赂”提供生长的土壤。
加拿大高校:
我们“都挺好”
(加拿大名校之多伦多大学)
早在10年前,就有人曾采访过加拿大40多位中上阶层的父母,询问他们希望子女去哪所高校攻读大学学位。一位名叫Grace的母亲坦言道:“我的孩子想读医学院,但是无所谓哪所学校,毕竟没有哪个病人看病时会在乎医生毕业于哪所学校,得了什么分数,不是吗?”
另一位母亲的儿子上的是多伦多大学,但是令她高兴的并不是因为多伦多大学的优秀排名,而是因为“这样他就可以走读了,他可以住在多伦多的家里,而不需要另付房租。”
……
(加拿大名校之滑铁卢大学)
高等教育战略协会的会长Alex Usher几年前对加拿大的父母们进行了一项类似的调查,结果大同小异。他都数不清有多少次听到父母们说:“就让孩子读本地的学校吧,反正都挺好的。”
这样的态度似乎与美国家长们的看法背道而驰。Usher在接收采访时表示:“这里(加拿大)的每个人都知道,这条街上的那所大学未必是全国最棒的,但它也不错——因为加拿大的名校和非名校之间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回报的差距都比美国小得多。”
“我们和美国的教育体系的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的高等教育机构区分度不大,几乎是一样的。”Usher补充道。
加拿大高校:
我们只看成绩
但我们很宽容
(加拿大名校之麦吉尔大学)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多是公立院校,这些大学的招生流程精简而且透明,学生可不会因为“网球打得好”或“父母是校友会成员”而备受青睐。加拿大没有像美国一样的标准化考试(诸如SAT和ACT),也不强制要求提供论文或推荐信,这意味着成绩单和平均绩点几乎是唯一的录取指标。
此外,在入学方面,加拿大高校也表现出了十足的慷慨。要知道美国的顶尖大学一直以个位数的录取率来“提升威望”,然而加拿大的名牌大学却能在保持精英地位的同时,接纳了更多的申请者。
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是全球TOP 25的名校,排名甚至高于不少美国常青藤名校,拥有本科生超过7万人,录取率在50%到60%——而这个数字在美国名校仅为5%。
更何况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学费也很便宜。这一切都造成了加拿大拥有大学学位以上的成年人比例远远高于美国。
追本溯源,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才是保证加拿大教育“公平、公正、公开”的本质原因。就连加拿大的雇主也认为求职者的“出身”并不那么重要。
而在美国一切恰恰相反。201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发现,雇主们重视求职者的毕业院校远甚于他们实际的在校成绩或水平。在美国,最知名的法律和金融公司的雇主往往只考虑极少数顶尖大学的毕业生。长此以往,来自中产甚至上层阶级的人士只会建立愈发紧密的校友网络,在职场上自然也是无往不利,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教授Cantwell总结陈词:“这种排他性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好像一个夜总会,他们只在乎谁能进来,谁不能进来。”
同处北美的两个国家却拥有截然不同的教育体系,的确让人震惊。事实上,当美国名校在犹豫如何在“广泛性”和“排他性”之间做出取舍时,加拿大的名校一直被鼓励招收更多的学生,因为对于很多院校来说,每多收一名学生,他们就会得到一笔客观的资金——拥有极高的录取率兼之充足的经费来源,在入学录取中动手脚就显得多此一举了。
当然这并不代表加拿大的高校政策就是完美的。比如加拿大“学术为重”的标准催生了收入不菲的家教行业。很多低收入家庭无法负担这样的费用,也就难以获得更好的指导。
对于任何国家的任何高校来说,无论是看重成绩还是履历,都想要招收最好的学生,然而“最好”本身就意味着“不公平”。所以,在择优录取与社会伦理的博弈中,如何取舍和平衡还是任重道远。
热议 | 父爱缺失,母爱畸形,孩子终成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