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语文高考的命题方向及考查重点
一、2020 年高考试卷命制情况
高考评分体系透露出2020 年高考方向2020 年高考,除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 3套全国卷外,还将出现山东、海南使用的“新高考全国卷”(基于旧课程)。此外,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依然自主命题。所以说,2020 年高考全国范围内将出现 9 套试卷!
那么,这 9 套试卷将按照怎样的命题依据来命制呢?教育部考试中心已正式发布由各个学科秘书主持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专家表示,该评价体系集中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核心问题,这将成为未来新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和高考实践的重要指南,也将成为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从 2020 年开始,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命制的试卷,都将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
二、2020 年高考考查重点考向
1.基础性:
强调基础扎实高考关注主干内容,关注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因此要求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扎实牢靠,只有根深方能叶茂。
2.综合性:
强调融会贯通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包括同一层面、横向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不同层面之间的、纵向的融会贯通。以必备知识为例,各个知识点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处于整个知识网络之中。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具备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网络。
3.应用性:
强调学以致用高考命题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避免考试和生活学习脱节,坚持应用导向,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去解决实际问题。
4.创新性:
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高考关注与创新相关度高的能力和素养,比如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考查学生敏锐发觉旧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 2考查学生进行新颖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考查学生探索新方法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摆脱思想的束缚,大胆创新。
5.2020 年命题如何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试卷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试题之间、考点之间、学科之间相互关联,交织成网,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考查;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体会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
重点提示:在 2020 复习备考过程中,大家一定要避免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要求与具体试题机械绑定。比如,新时代的高考重点考查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考查目标应该通过试卷的整体设计来实现,而不是机械地落实到某一道试题或某一类试题上。
2020 年语文高考的命题重心及技术要求
一、语文高考考查的两项最核心的素养:即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
1.阅读素养
就是在接受性、理解性阅读的基础上,既可多角度、多层面地阅读,又能创造性、批判性地阅读,最终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阅读题想提高正确率,首先阅读思维要合理。所谓的“合 理”,指的是:命题者遵循了作者写诗写文所遵循的规律, 从而提出问题;作为阅读者,也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律去思考相关问题,方能得出准确的回答。
2.表达素养
就是基于表达目的或表达要求,充分考虑语境因素,使自己的表达目标清晰、对象明确、话题集中,充实而简明、鲜明又生动。
二、语文高考要求考生必须背诵记忆的知识有三类
1.语言文字知识,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字词句法相 关知识。
2.文学审美知识,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此外,还包括最新《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文学作品和背诵篇目等相关知识。
3.中外文化常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常识。
三、语文高考的所有命题素材都离不开三个情境
1.个人体验情境;2.学科认知情境;3.社会生活情境。尤其是生活情境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
四、现代文阅读的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
主要考查信息性阅读能力。信息性阅读能力的得分要点是:把握文本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五、现代文阅读的文学性文本主要考查文学性阅读能力
得分要点是:对作者的倾向和意图、作品语言与形式,读者立场、阅读取向、欣赏角度、评价标准等,具有一定的认识。
六、写作选材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强调实际应用,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
强化信息处理的实用能力,对接社会发展要求。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高考语文加大了对考生实用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力度。
强化选材的实践应用导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试题重点选择既能体现语文学科特色,又与国家发展、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素材,引导考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全国卷中,材料广泛涉及港珠澳大桥、“一带一路”、“嫦娥四号”等国家发展热点,世乒赛、冬奥会等体育热点,传统音乐、中国书画等文化热点,压力与肥胖、生物酶与饮酒等生活热点。
这种选材设计,有助于引导考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理解语文、应用语文,在应用语文中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社会、服务社会。
强化写作的实际应用导向,适应现实生活需求。写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查内容。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命题趋势
1.论述类文本阅读更注重选材的广泛性、时代性、文化性,取材涉及文化、文学、艺术、历史、科技等领域,内涵丰富广博,重点考查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对论证的理解分析,逻辑推理能力将是考查重点。
2.实用类文本选材更加关注社会热点,聚焦文化传承,发掘中国发展新成就,体现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重点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分析、重要信息的筛选整合、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着力引导考生参与生活、观察社会。
3.文学类文本阅读仍会以小说为主,适当考虑散文的植入;选材将弘扬奋斗精神,关注革命文化,彰显以美育人功能。考查的重点主要在人物、环境、主题和表达技巧上,引领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不断提升鉴赏能力,获得审美愉悦。
4.文言文阅读有回归经典的趋势,选材不避熟面孔,更多的是体现传主所反映出的新时代精神与品格;题型在不变的情况,选项设置更加灵活,备考要储备丰富的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还要掌握此一些断句、翻译的技巧。
5.古代诗歌鉴赏,选材仍会以唐宋诗歌为主,选材范围会更广,有向题画诗、干谒诗发展的趋势;贴近教材、比较阅读成为新宠。考查点涉及诗歌内容、艺术特色、语言风格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6.名篇名句默写选材将更多体现家国情怀、奋斗精神、坚强意志;体裁涉及诗词、文赋;仍将以五句为主,情境式默写的命题倾向将不会改变。
7.语言文字运用命题方式仍稳中有变,试题将延续去年语段考查的模式,在成语、病句、连贯考查的基础上,近义词语、标点作用、字形字音会闪亮登场;命题人还就补写语句、压缩语段等专项设题,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运用能力,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
8.写作仍会以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为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广泛积累素材,注重时代性,强化语文生活化、生活与文化意识,加强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能力等方面考查。文体更加灵活,注重实用性写作。命题人往往通过设置与真实生活高度接近的写作情境,对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清晰指示出语文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
2020高考语文的命题组出题提示
强化立德树人,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语文科目考试范围的变化】
在语文考试中有许多考试内容是需要我们背诵的,尤其是一些古诗文默写部分,在以前在考试中根据考生所学习课本以及所在地区的不同需要背诵的篇幅也是不一样的,考生们如果明年要参加高考的话,可以根据当地教育部门下发的通知以及老师授课的重点来进行学习,避免因为背诵科目过多而浪费自己的时间,或者是因为背诵过少而影响自己正常考试的发挥。
【预测分析】
2019年高考新课标有这样几个特点:轻套路,重分析;轻术语,重领悟;轻知识,重思维。分析2019年与2017年试卷,可以预测2020年高考的一些方向,有几个点是应该注意的:一、了解稳定性。其一,基本能力点的稳定。如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能力点的稳定;其二,图文结合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的稳定,全国一、二、三卷,2017年、2018年试卷没有变化,2019年高考就开始发生了变化,考得越来越活。其三,强化立德树人,深蕴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的内涵的稳定。比如名句默写题型,全国一、三卷的作文;其四,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稳定性;2018年全国二卷考测的文化常识:豪右、顿首、茂才等;2018年全国二卷语言文字运用考测的语段“戏曲”等。二、洞知常考点,时事入题已成常态,如2019年全国一、三卷作文的命题,全国二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创新”。三、明晰新趋向,高考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新。第一,选材的多样性;2019年全国三套小说,既有现代小说,又有当代小说,既有常规小说,又有回忆小说等有创新写法的小说;第二,注重了对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的考量;2019年试卷比2018年增加了千余字。第三,强调设置具体情境下的考查;2019年语用题,将原来独立的三个语用题,转换为同一个语境下的设题。
高考语文命题组提示:
1、语文读写是关键 记得卷面要整洁。
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是阅读与写作,难点是诗文赏析。在能力方面,考查重点是解读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考生高考语文的成败就在于读写。高考语文试卷结构相对还比较稳定,而且近几年题目难易度比较适中,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省份使用全国卷之后,出题更加科学,更加突出能力的考查,从往届的情况来看,谁准备的越充分,谁掌握的越牢固,谁答题越规范,谁卷面越整洁,他的高考语文成绩一定非常优异。
2、夯实基础,注重积累
虽说语文考基础,短期冲刺不如长期积累有效。但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只要复习策略运用得当,语文学科依然可以提分不少。
3、建立习题档案,反复思考研读
到了复习后期,题海战术已经不管用啦。有的同学仍在盲目做题,结果虽然题目做得多,却总在同一个知识点或是同一类题型上失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重典型例题的总结,不会对错题进行归档整理,更没有对照自己的错题进行反思。殊不知,失分点其实就是增分点。后期复习要注意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对作业进行圈点批注,加强解题后的反思,对典型习题做好归档工作,并舍得花时间再次钻研历年高考试题,领会其命题风格和出题方式。
4、对照考纲说明,梳理板块框架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高考而言,这里的“彼”即指“考试内容”。所以要对照考纲,对已复习过的知识点全面铺开,毫无遗漏地构建框架结构图,做到心中有数、不留盲点。另外,还要对照框架结构图回忆联想——围绕这些知识点考过哪些题型,每个考点又是怎样的出题方式、解题步骤和答题方法。要把零散的习题整合成类型,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究。
5、回顾典型作文题,作文素材每日积累
针对作文,考生们要结合自己出现过的问题,把已经训练过的作文材料再看一看。写考场作文,审题时要吃透提示语,并划出要点;注意选材料不要照抄;尤其要注意点题、扣题;拟题避免拟怪题,要一目了然;开头不必标新立异,实际入题;结构不能一段到底,句末要加句号;字数不能少于800字,也不要超太多;最好不要在卷面上涂改。此外,尽管高考日益临近,考生们仍要每天坚持积累作文素材。
2020高考语文的备考建议
一、强化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体验;注重教材传统文化知识的梳理,随文积累;渗透核心价值观的人物事迹、新闻事件和文学作品的材料要注意训练。
二、增强“时事语文”意识;用好生活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国家和民族肩负的责任。
三、创设语境,变换语境,进行真实语境下过关训练;强化不同类型思维训练,比如训练学生将“水杯,字典”进行相关联想;增强答题时间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的方法。
2020年备考应该注意的是:
第一,更加注重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高举立德树人的旗帜;
第二,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的认识;
第三,渗透中华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
第四,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五,任务驱动一定会坚持;
第六,在当前大力提倡“核心素养”的大背景前提下,想办法展示“核心素养”;
第七,开阔阅读视野,既要研读高考满分作文,又要多读一些好的期刊。
2020年高考语文之“新”
★2020年高考新考点
标点意义:语言文字运用中新增标点的意义这一考点。全国卷Ⅱ考查对“引号”不同意义的理解与辨析。
★2020年高考新题型
理由探究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新增理由探究题。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主观题考查探究某一观点或现象的原因。
★2020年高考新要求
1.语言文字运用
(1)词语辨析
①考查范围扩大。一改往年只考查成语(辨析或选用),变为考查实词(双音节、三音节)、短语、成语,而且都是常见、常用的词语。
(2)补写句子渗透逻辑推断能力。
三套全国卷的第20题都采用了往年常考题型——补写句子,但不同的是,三道试题都选择了生物科普类材料。要拟写出正确答案,除了要考虑前后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外,还要深谙其中的科学原理,这类题型凸显了对考生逻辑推断能力的考查。
(3)新闻压缩旧题型重新包装。
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都考查了对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三道试题都选取真实新闻报道。试题要求提取关键信息,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文言文阅读
材料来源更靠前。
选取了“二十四史”中成书最早的《史记》,且都是考生熟知的历史人物,体现了对教材知识的迁移。
3.论述类文本阅读
渗透课标“学习任务群”思想。全国卷Ⅰ第3题的C项,考查了文本内容与课外说法的相通性。
4.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材范围扩大。全国卷Ⅰ选择了科普说明文文段。
5.文学类文本阅读
渗透整本书阅读要求。全国卷Ⅰ的第9题,从鲁迅整本书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6.写作
应用文体全面呈现。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考查了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把应用文的写作作为考查的一个方面。
建议多花时间在文本内容与结构分析
2020年高考变化分析
现代文阅读看上去删去了一般论述类文本,其实是把一般论述类文本的考点悄悄合并到非连续性文本里进行考查。新增的现代诗歌鉴赏,一改全国卷多年对小说的考查,但归根结底还是考查文学类作品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
新高考更加突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可以预见,2020年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这仍将是高考语文命题的考查核心。
在阅读试题中,文章的篇幅明显增加,现代文阅读I中,材料的字数由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的1200字左右,增加至2100字左右;题型也发生了变化,在原先三个选择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主观题。
此次考试的作文题延续了2019年高考的演讲稿体裁,要求学生就“手机该不该带进校园”这一话题展开演讲,鼓励学生的文章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发展,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实用性更加鲜明的趋势。
2020备考建议:少做一些主观题的题型固化的技术性训练,多花些时间在文本的内容与结构的分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