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后面这30天非常关键。个人以为,最后这30天,如果经营得好,涨分会是非常明显的,甚至会有奇迹发生。如何经营好这最后30天?与大家交流七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目标
这里的目标,包括目标学生、目标大学、目标分数(包括涨分目标)。
这30天的核心思路:涨分!目前各地基本上都进行了三诊考试。有老师会根据这个分数给学生算命,说谁谁谁能不能上重本、能不能上二本基本上已经定型了,后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了。不少学生也信以为真,学习动力没有之前那么强劲了,部分三诊仍然没有上二本线的学生更是觉得前途渺茫,开始自暴自弃,得过且过了。部分考得还可以的学生,则告诉自己只要稳住就好。部分一直处于波动状态之中但三诊考得不错的学生希望:要是三诊考试就是高考多好。而一些成绩波动得厉害(像正弦函数图那样)的学生不断问老师后面还有几次考试,他们在盘算高考那一次考试究竟是波峰还是波谷,波峰就好,若是波谷就惨了!其实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只是三诊而已,胜负未必已定!高考还没有开始呢,还有30天呢,变数还大得很!既可能向上变,也可能往下变。那些考得还可以学生千万别骄傲别自满,要懂得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可以适当调高目标。比如志在高远的学生,可以坚定地对自己说:以目前的水平,考个985大学没有问题,那我就要去冲刺一下“清北”,还有30多天时间呢,万一梦想实现了呢?想法把自己的斗志全面激发出来,而不要只是仅仅追求维持现状。“维持思想”会害死人,往往想维持而最终没有维持。古人告诫我们:法乎上,得乎中。不如再冲刺更高的目标,实现了更好,没有实现,也会超越当前的水平。三诊考得不好的学生,是不是真的就高考一定也会考得不好呢?千万不要自己吓自己。宁愿相信自己只是积累得还不够,相信自己也许与别人不一样,相信自己水到渠成那一天就是高考那一天,坚信自己一定会赢在终点,坚定目标决不动摇……如果自己提前30天就放弃追求了得过且过,而实力相当的同学却最终在这30天完成了蜕变成为黑马,自己一定会后悔的,甚至可能后悔一辈子。高考是人生难得的一次机会,对所有学生来说,已经准备了12年甚至更长,最后30天,如果没有一如既往追逐理想,没有努力到无能为力,高考的任何遗憾,都可能是终身的遗憾。
关键词二:态度
我们反复在提示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大学目标-总分目标-学科目标,而达标的首要关键是态度。
特别是学科分数目标,一定要清晰而坚定。各个学科没有达到这个分数,就要想法去找缺失了的分数,一分一分地找,一分一分地挣。从哪里去找那些没有得到的分数?首先是态度。“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最后这30天,“向卷再要30分,一天一分我能行!”不要被当下的水平所局限,不要被“我已经尽力了,成绩也就这个样子了,再无上升空间了”的“穷人思维”限制了自己的想像力,制约了自己的潜力发掘,埋没了自己成为黑马的可能。无论三诊考得好还是不好,都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不是高考。不到高考成绩揭晓,谁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没有人知道,连老天爷都在观察、都在等待。 也不要以为“我对我目前这个成绩、这个状态很满意,只要维持好这个状态和成绩就行”的想法。学习如赛龙舟慢进也是退。持维持思想的人,最终都被他人超越了,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最后这30天很考验人!特别是考验一个人的态度。所以,不要放弃梦想、不要放弃坚持。要坚持“梦想筑就辉煌,自信走向成功”认知,正如前面所说,目前这个成绩足以上一个好大学,还有30多天,我还有机会,还有上升空间,我要再试一试,再拼一拼,再搏一搏,万一成功了呢?!
关键词三:心态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高考备考最后拼的已经不再是比赛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比赛谁能够在考场上轻轻松松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好高考题。
答好高考考卷,需要良好的心态。要成功做好其他事情也一样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要有“高考你快来吧,我实在受不了了,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早考早完事,早考早解脱”的想法。这是极其有害的消极思维,被动思维,穷人思维。要换一种积极思维:我还有30天,我还可以做得更好,我要牢牢抓住这30天的机会,尤其是在绝大多数人懈怠的时候、绝望的时候、坚持不一去的时候,我要拥抱高考,拥抱余下的30多个每一天,如果我每一天都能够再涨一分,30分真的不是不可能。如果每天只能涨0.5分,20分也可能让我迈向另一所更好的大学!我们不太支持用“咬紧牙关坚持到底”的说法,那是一种被动和迫不得已。我们更愿意倡导持积极心态拥抱高考,就像打篮球,在球场上追着球跑会很累且难有结果,把篮球掌控在自己手中让自己控制篮球的运动轨迹才更有意思。拥抱高考,可以让我们对余下的时间倍感珍惜。我们支持“平常心”,不以得到喜,不以未得到忧。在平常心的心态背景下,安静地寻找涨分的机会,把能够涨分的机会都抓住,把能够得到的分都扎扎实实得到,专注地过好这30个每一天,每一天都淡定从容,问心无愧,心满意足。
关键词四:错题
保持积极心态备考还包括感谢每一个做错的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成绩的好或不好取决于他们对待错题的态度。什么叫“考试高手”?不是把绝大多数人都做得对的题做对才是高手。把绝大多数人做不对的题做对了的人才是真正的考试高手。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会迎着错题而上想方设法解决,而那些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逃避错题,对待错题束手无策。有研究表明:第一次做错的题,再次做错的可能性高达82%!要坚信:“编错题,见奇功”。最后30天,编错题是获取涨分的最快速渠道。不要有“天哪,马上就要高考了,怎么我还在做错题,还是不会协调好考试时间,如此下去怎么得了哦!”的想法。反之,如果现在每次都考得很好,才是最大的灾难。平时用120或150分钟做出一张满分试卷未必是好事甚至是坏事!因为没有有效地暴露自己的问题,再好的成绩都不是高考成绩,都只是一种暂时的虚假繁荣。要反过来想,错题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感谢最后这30天遇到的每一道错题,它在帮助我进步,我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我要笑到最后。是时候把自己的错题本再次整理了,特别是那些一错再错的题。方法上从“纠错”升级为“究错”,从错题本身出发,往教材上退,一定会在教材上找到问题的根源,比如公式不清、定理不明、原理不懂、是时候把自己的错题本再次整理了,特别是那些一错再错的题。方法上从“纠错”升级为“究错”,从错题本身出发,往教材上退,一定会在教材上找到问题的根源,比如公式不清、定理不明、原理不懂、规律模糊等等,找到了就好。没有找到就继续找,缺知识找知识,缺方法找方法。 编错题切忌心浮气躁,切忌浅尝辄止,切忌一知半解。编错题,一定要心静,从知识到方法,从思维到思想,一定要找到解决那道错题的“命门”。而找准错题命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心态不稳时。但若是真正想解决掉错题,就一定有办法。找到解决错题的知识、方法之后,还要连续坚持至少三天的滚动复习,复习的方法就是盖住参考答案或者把答案抹掉,重新再做一次,或者找老师、找好朋友,当着他的面把错题对应的知识、方法不打结巴地说一遍,只要说得清清楚楚,基本上就表示错题被你消灭了。再过两三天,再把错题拿出来看,思路依然清晰,答案脱口而出,表明这个错题被你解决了。不然呢,需要从头再来,切不可厌烦、切不可抱怨,切不可心存侥幸说什么高考可能不会考之类的自欺欺人的话。想想没有彻底消灭的错题恰好出现在高考试卷上的时候……对于错题,除了彻底消灭,别无他法。
关键词五:难题
三诊之后,一些学校和老师会以不影响心态为由建议学生不要再做难题了,告诫学生该放弃的一定要放弃。
我们以为,这种做法要针对学生特点因人而异。对于清北苗子学生或中等偏上学生来说,提前30天就放弃难题很可能就放弃了涨分的机会,还可能会放弃了本可以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以为,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以及长期在二本线边缘徘徊的学生,当前已经不适合再去做难题了,与其大量做难题,不如回归基础、回归教材。根据脑科学研究结论及我们的观察发现,很多所谓差生,并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他们的基础太弱、知识漏洞太多,遇到考查能力的题,往往会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得不到高分。高考考查能力,而能力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反观那些所谓优生,一般都是基础特别扎实的学生,薄弱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细节知识上。真正优秀的人,一定是懂得“登高望远”的人。对于志在清北的学生,最后的30天,建议对“压轴题”和所谓难题要有“乐此不疲”的态度。理由就是“既然我能上985,为何不追求清北复”。扁错题、研究难题就是乘胜追击、再拔一城的好战术。还可以以扁错题、究难题的机会去发现基础性漏洞以夯实基础。因此建议志在清北的学生在考前,在基础题、中档题能够保证得分的前提下,多花思研究、攻克难题,对压轴题保持浓烈的兴趣,攻克下一题算一题。至于最后上了考场,遇到了还是无法做的题,再说该放弃要放弃的话。提前30天甚至高考前就放弃可能涨分的机会,真不是明智做法。人们常说“创业不难守业难”,有“维持”思想的人,最终未必能够维持。不如向前、向前、再向前,持正面思维,去争取更多的机会。优生的学习也是一样道理,即使稳居学校第一名,如若只是满足现状不再思进取,很快就会被后来者赶上。让别人追赶和追赶别人,明显是两个不同的感觉。志在清北的学生更要明白,清华、北大的录取名额是以省为单位的,资源有限,高考全省前十名的那些人,一定是能解决难题的人。即使要研究近3-5年的高考真题,也主要把精力放在压轴题上,弄清楚所谓难题,难在哪里?怎么解决?
关键词六:教材
后期我们经常说看教材、读教材,但是怎么读?
一般的学生是不会读教材的。翻开书啥都晓得,关上书,就啥都不晓得了的人比比皆是。关于如何读教材,有两点建议:一是看着教材章节,画本章节的思维导图,以回忆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连接。画出来的知识导图连线越多,越复杂,表示对教材知识掌握越丰富。只是,画思维导图的时候,最好多用关键词,不要动不一是看着教材章节,画本章节的思维导图,以回忆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连接。画出来的知识导图连线越多,越复杂,表示对教材知识掌握越丰富。只是,画思维导图的时候,最好多用关键词,不要动不动就写长长的句子,写关键词,看到关键词就能联想出句子。画不出来?那就翻开书,从“章-节-框-目-点”一层一层地往下写。也可以对着《考纲》上的内容要求,一条一条地梳理。时间不够?别再问这个问题,立即行动,时间足够。二是优生不要单纯地看教材,要在看错题、做难题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读教材,这样子才能更加有效地发现教材中的某些隐藏得很深的东西,单纯地看,往往又是跑马观花,浪费时间。高才过招,赢在细节。而细节恰恰是一些所谓优生最不注意的地方。有人经常说,100分的题从80分考到90分很容易,但如果要想从90分考到93分就感觉特别难,难就难在细节上。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那个制约着个别优生上台阶的细节,往往就是教材上的一个字,一个词,或者是除正文(宋体字)之外的阅读材料、活动材料(楷体字),只是它们长期被学生(包括老师)忽略了或者直接无视。
关键词七:节奏
还有30多天,还不是发猛力的时候,务必把握好节奏。
最佳状态仍然是“过好30个每一天”,一天一天地度过,扎扎实实地度过。最后30天,主题词还是“平常”。平平常常,从从容容。控制好节奏,该学就学,该玩就玩,该吃就吃(吃好一点,牛肉、虾之类的多吃一点),该运动就运动,该娱乐就娱乐。不是把每分每秒都用来学习,而是用好学习的每一分每一秒。到了最后七天倒计时的时候,可以一鼓作气。
总之,最后30天,涨分黄金期。
别放弃目标、别放弃难题、别放弃娱乐、别放弃坚持。研考纲、品教材、编错题、攻难题、调心态、健身体、保状态、控节奏。做到这些,高考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