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高考伴你行51:家庭教育

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如水岁月,稍纵即逝,高考陪伴,无限感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不来不去,无对无错,记录下来,留住刹那~

高考你好—51:家庭教育

午饭热烈讨论家庭教育,关于青春期小孩子与父母对峙,如何处理为好。

小伙子最有发言权,因为他是曾经的主角。

说起初中激烈斗争那件事,他说当时就是要面子,不开门,后来看到父母出门后,自己还抓紧开门出来,吃喝放松一下。

面对家长的强硬蛮横,自称要是有把铁剪刀,真会剪断防盗网跳下去。

当时虽然与大人激烈对立冲突,其实心里打算好了,等到第二天,就会愉快接受大人批评,任由处理,可是当时真的要面子。

要面子,这是最直观的说法。其实就是自尊的需要。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解释,自尊属于高级需要,是在满足了心理需要,安全感需要,爱与归属需要之后,才会出现的高层次的需要。

自尊的出现,是一个人走向独立自主的象征,是成长路上值得骄傲的重大事件。

可悲的是,缺少自尊意识,真正死要面子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更可怜的是,这样的家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毫无觉察,没有反省,当年的自己就是此类。

我们可以为自己情绪失控,打击孩子,找出好多理由,比如不听话,贪玩不写作业,成绩不好,与大人顶嘴,撒谎,等等。问题是,孩子这样的表现正常不正常?

一个年龄与心理发育正常的孩子是否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呢?当年的自己是否也是如此过来的呢?

生气是无能为力的表现,愤怒是黔驴技穷的表达,指责抱怨则是无法自我严格要求的投射。津巴多说情绪多样化不是为了生活多姿多彩,而是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传递自己的意见。亲子关系中,家长情绪反映的恰恰是自我评价,自尊水平的高低。

一个低自尊的家长,要庆幸孩子敢于反自己,那是看穿你而超越你的行为宣言。

教育无方责任在家长,而非任你指责的孩子

行为主义理论研究了影响孩子行为的应对方式,家长针对孩子行为强化与惩罚的后果,会直接导致该种行为重复出现与否。

当家长自认为苦口婆心教育,理直气壮校正,孩子听到的却是烦人的唠叨,即便顺从了家长要求,不过是希望停止消极刺激的折磨唠叨,这在心理学就是负强化。看似起到了强化作用,其实被迫暂时的。消除人为制造的痛苦带不来舒畅,只有那些自然发生的恐惧痛苦被减弱才有效果。

学习理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更要记住这不是为了对付孩子,而是为了觉察自己。

很多你想改变的孩子的行为,恰恰就是你自己的行为!

小伙子悠悠说起往事,最后来一句,好处是事后得到的补偿足够多。

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按照心理大咖李克富的说法,面对那些剧烈对抗的亲子关系,这句话反过来说更有意义,亲欲养而子不在。与孩子关系糟糕透顶,当孩子逐渐长大成人,当没有机会与孩子亲密无间情感链接,当你还想养育孩子从头再来时候,你已经没有了机会。

孩子他老妈说起自己初中往事。农活正忙时候,大人去田地忙乎,留下自己在家学习,孰料忍不住偷看起来电视,突然门打开家长回来,被逮个正着。人家家长熟视无睹,一言不发,径自收拾完东西,又去了地里,留下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的家伙。

真正的家庭教育,就是这样用行动来带动行动。

就像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诚哉,斯言。

2017.4.17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高考伴你行5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词条  高考  高考词条  51  51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