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语:以智慧控制情绪,不让情绪丧失理智,不要做坏情绪的施暴者。
一、坏情绪出口伤人
寒冷了他(她)的心
闺蜜跟相恋3年的男朋友阿南分手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很诧异,因为前不久两人还在商量结婚的事情。
追问之下,闺蜜告诉我,分手原因也不是别的,就是觉得阿南有时候说话太难听了。
阿南心情好的时候嘴上抹蜜,很会哄人开心;每当心情低落,或是工作上有不顺的时候,对我闺蜜就没有好言好语,说话伤人,扎心。
我闺蜜买些颜色亮丽的衣服,阿南就说这不合适,你皮肤又不白,穿着不好看;浴室的水龙头坏了,我闺蜜让阿南帮忙看看,阿南说你怎么这么笨,什么都不会;从前我闺蜜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后来为了阿南慢慢学做饭,阿南却说弄这些干嘛,又不好吃还耽误时间。
我闺蜜说,想到这辈子都要接受这样的恶语,就觉得够了。阿南说他只是心直口快了些,有时候脾气上来了,话就说重了些。我闺蜜却说她每天都是在接受阿南的暴力打击。
阿南太低估语言的伤害值了。
英国诗人本 ·琼森在《木材,或关于人与物的发现》一书中提到:“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
很多时候,你说出的话,就是你当下情绪的释放。
在夸奖别人的时候多半你也是高兴的,而嘲讽与谩骂带有的必然是坏情绪。
在这种情绪暴力下,即使关系再亲密,听多了听久了,会一次比一次心寒。等到心冷了,也就想着离开了。
有些人常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话虽不中听但心是好的,这其实是悖论。
说话过脑子了,还恶语相向,心当然是毒辣的。说话不过脑子,那就是理性被情绪操控了,脱口而出的恶语就是向对方施加的情绪暴力。
就像网友调侃的:“你嘴那么毒,心里得有多苦啊。”
刀子嘴、豆腐心,从来不是借口,出口伤人就是一种情绪暴力。
二、你的冷漠,让我像个笑话
还有一种“情绪暴力”,并不是向你说出恶毒的话,姿态却令人心寒。
你买了新衣服兴致冲冲地试着想要他(她)给点意见,他(她)说还行,就那样。
你找到一家饭馆味道很不错想要跟他(她)分享,他(她)说一般,哪家都一样。
一群人商量着出去玩,他(她)也不参与讨论,总是说随便,都好。
甚至,他(她)什么都不说,你演的是独角戏。
可怕的是,这类人,可能就是你的亲人。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述了一个辛酸且残忍的故事。
主角松子自小就不受父亲待见,父亲在她面前展露的永远是一张冷漠的脸。唯一一次陪父亲看小丑表演时,她模仿小丑演员做了个鬼脸父亲才笑了。
此后,为了讨好父亲,她总是会做出那样的鬼脸。
到后来,即使做出这个鬼脸,甚至也换不来父亲脸上的笑意。
她说:“活着,真对不起。”
“对不起我又做了鬼脸,可是我只是想逗你笑啊,你笑的时候眼里才有我;对不起我给家人蒙羞了,可我也被欺骗了啊,你为什么不多问问我呢,我可以解释的;对不起我离开了,或许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但总比一个人孤单着好,总有对我不冷漠的人吧。”
人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但比语言更可怕的是态度的冷漠。
他(她)的眼里没有你,你笑啊闹啊他(她)都不关心。在他(她)面前,你可真像个笑话。
这种以冷漠为武器的情绪暴力,比其他形式更隐蔽,更不易被人察觉。但留下的烙印也最深。
所以松子逃离了家庭,追寻着一次次的爱情,因为“总比一个人孤单单的好”。
她做脱衣女郎,做美发师,承受男人的殴打,接受命运的捉弄,只是要逃离父亲的冷漠带给她内心的孤寂感。
三、情绪暴力不仅伤人,更伤自己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收集人在生气时呼出的气体,然后将这些气体溶于水中。再将溶液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发现一段时间过后,小白鼠会死亡。
实验证明,人在生气的时候,体内的免疫细胞会下降,因此容易受到病毒的入侵。
人情绪不好的时候,甚至还会分泌出毒性荷尔蒙,伤害身边人,也会伤害自己。
故事中的阿南最后还是没有挽回我的闺蜜,3年的感情说散也就散了。
也正是因为总是向别人施加言语暴力,阿南的事业也岌岌可危,在年终测评的时候,同事及领导对阿南的评价都很不好。
电影中的松子父亲,在女儿离开之后,每一天的日记上都会出现这么一行字:还没有松子的消息。
松子离开三个月过后,父亲也就脑溢血去世了。
或许他也是爱这个女儿的吧,只是在所有人看来他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卧病在床的二女儿久美身上去了。
对松子,只剩下了冷漠。
这种冷漠的态度一步步把松子推远,最终推出了家门。自己也抱憾终生。
无论是言语还是态度,你一次次施加的情绪暴力,既会伤害别人,也会反噬自己。
蔡康永在《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里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别人骂你一句,你回骂他一句,这叫吵架;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赞美,这叫社交。”
如果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只是很礼貌的回说:“谢谢”,这样是落落大方,也很好。
那如果别人骂你一句,你竟然还有办法回一句赞美,那会发生什么事呢?我想,对方会很错愕,而你会立刻脑袋上出现一圈光环。谁都无法作为完全独立的个体存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起伏,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周围的人;最终这些影响又会汇总到我们自身。
摘自:生命源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