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小维生素
这是维小维第174篇原创文章
全文阅读约需4分钟
前阵子因为买房结识的宝妈Lily告诉我,她离婚了。起因是孩子的学位房。
Lily把房子看得非常重要,我记得认识她的时候,我们一起去看市中心一套小公寓,大概是400多万的总价,只有80平的学位房,老实说真的不算低。
她却死死纠缠中介讲价,坚持要买下来作为对孩子的投资。
但她的老公有不同的看法,总价不低,公寓太小,他并不想住得那么仄迫。更希望的是在旁边小区租一套,每个月1万块。
因为这件事,两口子没少吵架,Lily也会来问问我怎么看。
我说,其实买不买房就是核心解决两个矛盾:
这个资产是升还是跌?
我的能力够不够支付?
回答完了就都好办。
但是,这两个问题本身就足以开十场辩论赛。
她家天天开人大会议彻夜讨论,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就算投票也是一人一票,五五开,没办法。
没想到最后,为了买房的事情,两个人最后闹到要分手。
本来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做的商讨,最后变成了各奔东西的前奏。
舍本逐末的偏执,似乎都是房子惹的祸。
为什么李嘉诚的劝
没几个人能听?
这让我想起了就在前几天,李嘉诚90岁宣告退休了。
3月16日,他最后一次参与长和集团2017业绩发布会,也不忘就“要不要买房”这件事上讲了一句:
不能把买房看得太重要。
事实上大部分的中国人并没有听李嘉诚的劝。
除了为了买房真离婚,还有不少人为了买房假离婚,更有一些人为了买房不结婚。这种事情估计也是在中国才特有。
在全球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的调查中,中国人以27岁的年龄荣登“最年轻”榜首。英国、美国人在35岁,年龄大的是德国和日本,在41岁左右。
这意味着,一个年轻人毕业5年,稍微有了一点点拿得出手的积蓄,就迫不及待把它撒币到火热的房市里。
而外国人,似乎更加根据自己的需求,在条件和年龄都成熟的情况下,思忖再三再行出手。
澎湃新闻曾经披露了一组数据,在租房子这件事上,无论是租赁人口还是租赁房屋都只是美国的一半或者更少,租房子的中国人,只占总人口的11.64%。
我想,这跟现在的年轻人也特别看得开有关系。
现在90后这个人群,已经不再像老一辈那样,把买房看作一件多么正儿八经孤注一掷的事情。
他们潜意识已经把买房这件事,看成把父母的钱和自己的钱加起来,换成一个不动产而已。
既然租房也是住,买房也是住,为什么不在能力以内得到最好?
这个不动产的存在,让他们活在大城市压力和丛林中间,有了更踏实的底气。
没有房子,也许只是大城市的流浪汉。有了房子,就是落户生根的都市人。
所以,如果一定要说中国高房价背后有什么必须要懂的道理,那就是——
刚性和稀缺,主宰了一切。
高房价的根本
在于它是资源的入口
在理解刚性和稀缺的价值上,李嘉诚似乎用了一生在践行。
早在1993年,那个时候现在能买一平米的钱,应该就能买一套房。
邓爷爷在南中国画完一个圈之后,李嘉诚就在天安门往东1200米的地方,也画了一个圈。
他拿下了10万平米土地,后来建成了东方广场。
整个上世纪80年代,他的版图始终围绕着刚性的生意,以致于香港人都会不得已地感叹“一辈子为李嘉诚打工”,买的租的房子都是李嘉诚公司盖的,超市购物、手提电话都跟李嘉诚有关。
这还只是故事的开始,2013年欧洲经济海啸刚过去,大陆房地产如火如荼,大佬的思维却妥妥地反其道而行。
卖掉大陆房地产,转投英国天然气、电力公司,换了个地点,却始终围绕“稀缺”和“刚需”两个关键字。
所谓痛点,从来都要挑最痛的,才不会沦为伪命题。
要看透房产的价值,先要看透房子背后是什么。
是家?是户口?是安全感?
都是,又都不仅仅是。
它更大意义上,是一个资源的入口。从这个大门跨进去,你可能一脚就跨进优秀小学的门槛,另一只脚踏进中产阶级梦寐以求的便利天堂。
这就是为什么北上广深的房子从来都坚挺的原因。
大城市就像人口的抽水机,把三四线安放不下的灵魂,都统统招归到它们的繁华喧闹之间。
这里有优秀的教育,500强的公司,满世界的机会,和县里不会有的大商场电影院。这些东西组成了最实在的刚性需求,你越适应它,你越离不开它。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好的私立学校,背后基本都被地产商插了一脚。
碧桂园、雅居乐、万科,哪个楼盘周边没一所要托关系、排长队、抢秒杀才能进去的名校?这绝对不是偶然。
只有稀缺,才有议价权。
没有稀缺的东西怎么办?把名牌教育办起来,就办在楼盘的家门口。
高昂的房价背后,你支付的是优质教育的入门券。
“20%定理”
其实没有20%的人明白
关于李嘉诚2013年那次知名的撤退,有人骂,有人嘲笑,也有人揶揄。但他们都看不到这其中的智慧。
潮水顶峰前全身而退,并不是每个人都看得那么通透。
知名的天使投资人蔡文胜曾经说过一个“20%定理”:
我们在厦门假如有100套房子要卖,当有110个人要买的时候,这个时候,房子其实可以涨的很离谱,因为有10个人买不到,我们就可以拼命的抬价格,然后房价就可以涨到很高。
而当发生房价下跌的时候,是不是需要全部人卖出来?不用,只要20%,就是说100套房子只有90人要买,突然里面有20个人不买了,这个房子就可以无限的下跌。
每个房子都始终有一些长期持有的资金,但是呢,当另外20%是摇摆的,(价格)往往就是摇摆的这20%在决定。
那些嘲笑李嘉诚跑太早、少赚多少亿的人并不知道,李嘉诚的每一步,都在左右着那20%的人的意志。
他要在20%的人还亢奋热情的时候,悄然逃过他们的猜测。
然而,芸芸众生,看空未来,尤其看空大城市未来的人有没有20%?
我看远远不到。
大部分漂在城市里的年轻人,都不自觉地以买房作为一个人生第一个奋斗目标;
有点钱的中产家庭,连离婚都在所不惜,也要在学位房的徘徊里面奔忙;
多少女性独立KOL每天都在说,你要有独立的底气,首先得有一套房。
我想起前段时间非常火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女主角罗子君离婚后戏剧化地走上逆袭路。
除了有一个两肋插刀的好闺蜜,一个莫名其妙对她好的闺蜜男朋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她还拥有前夫留下的一套房。
要是失去这套房,光每个月带着孩子住的租金,就足以让她的逆袭励志剧,死在了第三集。
不久前,我才跟朋友讨论起现在中国已经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政府鼓励二胎三胎N胎都激不起人们的生育欲望,那以后的房子会不会都成了空置,成了摆设,房价会不会一夜崩溃?
同桌做房地产的朋友对我这种猜测报以一个鄙视的小眼神,你担心的是三四五六线城市吧?
不无道理。
就像依云矿泉水跋涉千里来到中国就能卖个十块人民币,其实在它家乡法国也不过是六毛钱欧元(约4块多人民币);
在中国几块钱遍地都是的老干妈,漂去法国就能卖个十几欧(接近100块人民币);
这当中根本没什么秘密,只有两个字:稀缺。
大城市就那么多,市中心就那么点圈圈。
再老龄化的人口,也装得下陆陆续续,为梦想奔赴而来的年轻人。
写在最后的感悟
我打内心赞成李嘉诚先生说的,我们不应该把买房这件事看得太重要。
房子无非就是个资产,资产无非就是为生活锦上添花。左右我们美好情绪的,其实并不应该是它。
然而我们却不能不洞透高房价背后的的真理。
不计其数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曾经把房子看成一个城市人安放情感的所在。
然而,物化了的感情终归是一场功利。
反过来看,高房价催生的是一场又一场的人生选择。
我们必须在这些选择当中,用智慧叠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