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将和大家讲讲这三个驱动方式对产品经理工作上的的影响,enjoy~
其一,寻找共同利益/目标;
其二,做好沟通前的准备;
其三,时刻换位思考;
其四,明确分工职责。
说的很好,总结的很全面,作者确实对产品经理跨部门协作有深度的理解,清楚“共赢”才是核心。
我看完的一个感觉就是,这么多的理论,不如寻求更本质的关键点。该篇文章,全部都是由产品经理本身该怎么做作为出发点。都在阐述产品经理自己应该怎么去协调资源,沟通项目。
这其实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因为一个人能力有限,而且这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项目,最后能将项目实现的就靠三种基本驱动:利益驱动、权力驱动、关系驱动。
下面就和大家讲讲这三个驱动方式对产品经理工作上的的影响:
一、利益驱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是人,就会有欲望,只要有利,就会有跟随者,这就是为什么做项目赚钱的原因。
我一个同学,是项目组的负责人,每次签订合同后,项目组都有明确的deadline,超出或者延期,公司都要进行违约金的赔偿,一旦产生赔偿,他们就会受到连带责任,然后他们项目组成员的项目奖金就会大幅缩水。
钱就摆在那里,要或不要都取决于内部如何协调,无论是修改需求还是技术攻坚,总体是不会变的,出了问题,总是会有人来找你解决,因为你不解决大家都没钱拿,谁会和钱过不去,大不了下次不和你一个项目组了。
这时,大家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利益点,根本不是做和不做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拿到全额奖金,年底能不能在绩效评审中得到绩效A的问题,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努力,只要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自己的工作,就是圆满。这就是某某说过的一句话:钱给到位了。
所以如果有利,那么请让所有人都有利。这样你的项目才能达成预期的目标。
二、权力驱动
产品经理说的天花乱坠,不如领导说一句“做,就按照这样做”,有问题你们自己解决,把风险点全部列出来,我们在评估,但是一定要做。
这就是领导的权利,尤其是在跨部门协作当中,一定要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我画个图给大家看下正常的关系图。
能决定需求要不要做的找“产品总监”,能决定技术能否实现的找“技术总监”,这两个角色是你的主要对象,只要打开大门,你的需求必然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
但是能和技术总监平等沟通的,只有产品总监。跨级或事跨部门,首先要产品总监心里清楚,否则一旦你碰了壁、受了委屈,都没有人会给你撑腰,这是你必须做的,讲清楚、讲明白,并希望让总监给些意见。
组织会议,也得提前说明,让技术总监提前心里清楚需求的场景。或者能够让总监们,心里清楚这个需求的来源,比如说:这是个老板需求,这是个超级大客户的需求,这些是来自更高层的需求,我只负责告之,如果有问题,总监就会去和老板协调。
我们能做到的只是,让每个人发挥应有的权利,让这个权利成为我们需求落地的令牌。
如果你是主管或是负责人,那么也请做好自己权利范围的事情,让你的下属也做好该做的事情。
三、关系驱动
在职场中,总是会有些人八面玲珑,只要能和他接触过,所有人对他都是赞不绝口,和他接触过多后,都会心里倾向性的相信他,我用一个词概括就是“魅力”。
但这绝大多数的产品经理是做不到的,因为“你太直了”。
或许你会发现,在工作中,你和关系比较近的人说些什么事,他愿意给你解释的更多。和你关系比较远的或是对你有些敌意的,有什么问题交流,基本都是处于爱答不理的状态,和这类人讲话,就要更讲究方式方法了,因为我们很少可能和每个人都熟悉彼此。
那么,怎么经营的你的关系,这个就得看你自己了,你到底要怎么做好产品经理这个角色,取决于你自己的理解。(但切记不要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这是一个长周期的事情,非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的,积累都在平时,在领导面前说一句好话,赞扬一下;做完的功能,夸奖一下,没事请人吃顿饭喝瓶水;遇到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能不能发动自己的资源给解决一下;评审僵持不下的时候,你会不会为了某个小点,牺牲下自己可控范围之内的需求,来换取一部分的对其的肯定和信任……
不得不承认,我们是一个关系的社会,无论是在行政事业单位还是互联网,关系永远都会存在,有了关系,一切都变得便捷畅通;没有关系,寸步难行。这就是那些,做事有板有眼的人,最终都是会成为得罪人的角色。
做产品经理要单靠制度、流程来圈定每一件事,必须要求每个项目组成员行必达、做必果,那样会让自己很累,也会让其他人越来越反感。但是这种人有时也是必不可少的(嘿嘿,也不多说了~)
本来想写一篇关于需求博弈的文章,现在看来,这个更应该提前写下。
产品经理就是这样,定期的总结和思考,不定期的复盘和查看,总是会有一些新的体会。
分享小例子:
前两天有个同学和我说,很羡慕我写文章能写成专栏作家。我和他说,一年前我也和他一样,只是一直在坚持写下去,有没有人看没啥关系,只是我很喜欢写这些,作为自己做产品经理这一路来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