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一大学同学跟我吐槽他的面试经历:“那变态面试官居然问我什么叫做方法论。我x,他干嘛不问原子是怎么组成苍井空呢?”他一脸无辜状时,我脱口而出“很奇怪吗”。接下来暴力等级五颗星的场面就忽略了。
不知道是否很多人也认为面试被问到什么是方法论觉得很扯蛋,觉得方法论是理论上的知识,与公司招聘入职实打实地工作是完全两码事,就算方法论理解深入透彻对提高KPI有任何用处吗。实践出真知、理论指导实践也不是一句空话,如果把这几个字当成空话,当然对方法论是很排斥的。我并不是有意高举理论知识旗帜,只是日常生活工作方式养成了特定的思维方式,就是凡是多问个为什么。这就是我对方法论的理解。
从现象当中自发生成疑问,不断深挖事件发生的线索,慢慢地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就会浮现在脑海里,从而对这事件的出现不感到冒昧和更有效率地处理相关问题。诸如:为什么有的人酒量很好而有的人一杯倒,细想下去查阅相关资料,就会知道导致醉酒主要原因是血液里酒精含量过高,而这是酒精在人体的消化代谢结果引起的。大致了解这逻辑关系后,就容易明白体胖的人为什么能喝、有些人为什么喝酒容易脸红等,无非都是从这条逻辑链去探索。
只要理顺事件内在逻辑,就会对其从出现到发展至今和往后趋势有个比较靠谱的判断。而指导事件发展的逻辑,可以称之为“方法论”。方法论是大体行之有效的计划,理解它能让看清事件的真面目,根据外在信息和内在表现掌握事件发展的趋势。若自身并无心得思考,便会片面盲目去看待和处理问题,见风就是雨。
回归到互联网产品分析测评的方法论(互联网产品特指移动端app),要从产品的出现说起。
移动互联网产品是基于移动通讯技术和智能手机基本设施完善而兴起的,它具有移动互联网的优势: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生成信息、传输信息的便捷性。各种产品天生便拥有了这类型基因,他出现的驱动力是利用这些优势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好比最初的微信满足通讯需求、微博满足发表内容获取信息、淘宝构建买卖双方利益的平台等,这些需求都是产品诞生时想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当时市场迫切的愿望。
用一句接地气的话说,满足基础需求是产品的根。后面的不停迭代,扩展功能、优化交互设计、提高视觉审美,这些都是在根不动摇的前提下,提高所谓的用户体验,若无商业模式谈何用户体验。故在分析产品时,首先得看清该产品的基本需求和市场定位是什么,才能给分析文章定准确的论点,以此为核心试图解释产品功能设置、交互设计等是如何实现产品之所以能出现在市场的基本需求。
从产品迭代可以看出,初始的版本都是粗糙但都是能用的,因为大多数具有强烈需求的市场都会引来很多虎视眈眈的狼。只有快速相应基本需求,推出市场抢占先机获取用户,在不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后面实行的快速迭代,是为了完善基础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其目的是增强用户黏性和DAU,实现产品商业壁垒。在规定时间的公主招亲活动里,首先人必须得先到场,化妆得再漂亮被拒绝在门外公主也看到你一眼。目前在某些细分市场尚未形成烟火燎原的战场,明确用户需求快速迭代尤其重要。而在战争中的市场,若像切入瓜分蛋糕,则装备若干用户体验武器上阵,不然瞬间被用户鄙视下来,永劫不复,因为这时用户已经有了其他竞品的对比,你的衣衫褴褛不是更让人印象深刻而长时间远离你吗?
若在最初的用户获取中无法快速形成大多数的优势,后面的竞争无疑是激烈的拉锯战,比拼的更多是资金链或者妥协。好比百度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都是为了满足用户足不出户获取饮食服务的需求,最终的目标用户都是相同的。若说饿了么定位学生群体只不过是短期swot形势下的运营策略而已,这市场只是很小块蛋糕,一不小心就被切掉了。故明确了分析产品的战略诉求,才不至于对产品现有功能鲁莽下定论,需要从整体的运营规划角度去看待当下版本所执行的是战略部署的哪一段,分析方向就能清晰地指向现阶段运营的目标,包括抢夺目标人群、市场份额等。
获取用户后通过版本迭代,巩固基本需求、拓展产品功能、优化交互等,可以概括为提高用户体验,其目的是快速筑造壁垒,表现为用户留存高、日活跃高。既然已经有用户进来了,根基必须更加牢固,基本需求在粗糙的原始版本上必须打磨得更加顺心。同时,深挖用户内心需求,以有效地基于基本功能的设置上获取用户的更强烈地认知与认同,这也就是常说的期望需求与兴奋需求。如深挖微博用户的需求,个人认为用户摆脱纷扰的现实,无需面对在利益争夺下的妥协选择,可以在虚拟网络上通过内容自由地塑造个人“真实”的性格。故微博在功能设置上可以顺畅去关注价值观相同的普通人或者大V,这可以说是满足用户的期望需求。而兴奋需求是能够满足与自己关注的人私信聊天。版本地迭代而完善的功能设置都是在满足用户内心需求,让用户用得爽,提高留存和DAU。(btw:个人认为用户最本质的需求是获取社交货币,不管是微博的个性塑造、知乎的自我提升、咕咚的运动记录等都是用户意图建立一个更强大的个体以便在社交活动获取尊严(虚荣))
同样地拿微信举例,其根需求是通讯。故在产品的主页面显示的就是最近通讯的对象,其他拓展功能如朋友圈、购物、摇一摇等都设置在其他页面,让用户一下子就明白这app是用来干嘛的,清晰明了的主功能深刻地定位到用户的心智(推荐《定位》)。版本地迭代,先后增加小视频、定位、公众号、摇一摇、红包等功能,目的都是在通讯功能下不断提高用户体验。故在分析测评中,非基本需求而设置的功能应以如何使用户用得爽、爱上产品、离不开产品等用户体验的角度去分析。用得爽:语音小视频快速高效通讯、附近的人可以认识陌生人;爱上产品:定位、购物等功能齐全却不复杂混乱;离不开产品:表现为离开后利益受损,朋友圈的生活记录,社交关系地捆绑等让用户舍不得放弃产品。公众号、朋友圈等内容生产模块同时丰富通讯(社交)的谈资来源。可见在以通讯基本需求为出发点的微信,在其他功能的设置上无不为了强化通讯定位、提高通讯体验。
Less is more ,在可形成蝴蝶效应的用户体量,微信功能很克制地增加,而且并没有因为商业利益将非通讯功能入口放到主页面上。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腾讯机密—张大神如是说),在微信里能让用户好好去聊天,高效去处理社交关系就是用户价值。故不必过分去解读每一个功能的设置,迎合“贪嗔痴”人性需求的功能设置旨在用户用得爽,提高用户体验,目的是留存日活跃高。
总结:
明确分析产品的基本需求;
产品如何去满足基本需求;
现阶段产品的运营策略;
产品的功能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表现等如何提高用户体验,吸引用户留存并且常使用;
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看似不相关的功能,这问题可以从第三点的方向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