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的产品经理和 to C 的产品经理有何差别?难道仅仅只是使用对象不一样?做产品经理这么久你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作者刘飞结合自己的工作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目前在做的产品是物流(配送)领域的产品,介于 to C 和 to B 之间。可以说下我的理解。
先说 to C 产品。大家都比较熟悉用户产品,分析的思路都是看市场组成、看竞争对手、看用户群体,可以说,得用户者得天下。不管是用户体验至上、打价格战补贴战,还是讲情怀说故事、买广告做公关,这样的产品就是想方设法要让用户用上、而且让用户喜欢上。
对于这样的 to C 产品,产品经理要做的事情是我们平时都会聊到的:需求分析、功能设计、用户体验、迭代推进等等。用这些工作保障产品一直在向让产品更有价值、用户更愿意埋单的方向进步。
对市场和用户敏感,懂得做调研、访谈和分析
对需求和场景敏感,可以做好功能设计
熟悉用户体验,懂审美
沟通、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
熟悉运营、营销方面的知识
再说 to B 的产品。to B 的产品有两种,一是内部产品,比如后台产品、CRM 系统或者 ERP 系统,这是针对公司的需求让很多工作结构化、信息化以及流程化,而公司未必是做 to B 的产品的;二是公司的商业产品原本就 to B,比如一些外包团队、提供语音技术解决方案的公司,以及像菜鸟这样试图填充某几项物流环节的公司。
对前者来说,产品经理要关注的是公司的产品,以及公司团队的整体协作方式。产品的所有价值就是让团队的工作更加高效、快捷和方便。比如原本客服团队都用最笨拙的手工记录方式处理问题,客服系统可以让效率提升十倍,这就是价值。比如,原本发布各种版本(正式、灰度、强更、A/B)都要让工程师去手动完成,后来做一套可视化的后台发布系统,发布由产品或者运营就能完成,这也是价值。
对后者来说,产品经理要关注的则是整个产业链的情况、整个 to B 市场的状况。自己公司的产品在行业内是处于什么位置?价值产生在什么地方?威胁最大的会是什么?说白了也就是 SWOT 的分析。
关注点并不一定只在要让甲方满意,他们说什么就做什么。还要关注,甲方对自己的态度是如何的。这也是一种潜在的用户诉求,只不过对方不会明白告诉你。举个简单例子,如果有一个专门做 to B 算法技术的公司,给很多公司提供大数据算法解决方案,技术好也来钱快。不过,核心的算法对某些公司来说很敏感,可能甲方用你的产品只是前期人员不足的折中方案,早晚都要自己亲自做。这样就不能高枕无忧,万一现在对接的甲方都是这种心态呢?就要想其他的出路了。
总之,这样的产品经理要对付的不是成千上万、并不那么具体的用户群,而是一个个形象具体的甲方。他们的问题都明摆着,需求也明摆着,你不需要做什么麻烦的用研,也很少要做需求分析。最重要的就是用最好最快的方法把他们的问题解决。
to B 的产品经理,更需要:
关注产业链和公司所处行业的位置
能察言观色,了解甲方、需求方的背后诉求
关注信息化、结构化和流程化,让产品足够高效(在我看来,to B 产品就是剥去了华丽外衣的 to C 产品,只关注最实际的价值)
有强大的逻辑分析和描述能力(to B 产品经常有复杂的数据结构和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