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些失败经验

东东推荐:成功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失败的原因却大多相同。看多了成功的案例,也需要看看失败的总结,失败总结比成功更有价值,只是很少有人原因总结自己的失败而且不怕丢面子。

微博上,有人请我多讲失败案例。我倒是好意思讲出来,但看这些文章的人有三种,一是对我有点认同感的,二是对我有恶意的,三是完全不认识我的。后面两种人,看见血淋淋的失败案例,估计上来就骂傻逼。我还没有伟大到为了让第一种人开心,把自己挂起来唾面自干的地步。而我其实又是一个特别喜欢反省,特别愿意否定自己的人,具体的失败案例不讲,单说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吧。

背景:

2001-2003,我在电脑商情报做编辑那几年是一生最开心的辰光,有名有利有成就感。离开报社后的四年,做过市场营销,做过游戏网站,做过网游工具,都不成功。我总是哀叹“怀才不遇”,不愿意承认人生巅峰过了26岁便已结束。我是如此哀怨,以至于曾经自信有活力的脸庞,被另一张怨妇似的苦瓜脸替代,徒劳地幻想重建自己的过去。

失败经验之一:

哪里有什么怀才不遇,所有的怀才不遇都只是眼高手低。我在CBI很红,是因为那份平媒编辑工作恰好吻合我的特长:“文字不错,审美不错,条理性不错,创造力不错,了解PC与家用机游戏”,平媒技能与知识领域的点数兼备,未料到离开电脑商情报后仕途坎坷。

做市场营销?营销根本是我的短板好吗。

做游戏网站?网媒和平媒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套路,我的个人风格恰好偏平媒而非网媒。

做网游工具?别闹了,我根本不爱玩网游,怎可能做好网游产品

继续做平媒?游戏平媒是个小圈子,难觅下家,大众平媒又看不上游戏平媒的资历。

志大才疏,所以活该倒霉。

最糟糕的是,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到了35岁以后才渐渐有自知之明。之前总以为“我能”,因为聪明又努力而无所不能,找工作的时候被欲望驱使,没有清晰的方向,自然连战连挫。

失败经验之二:

如果你像我一样缺乏韧性,就不要设定过高的目标。

2004-2006做网游工具的时候,我曾经做到过大概40万日UV,还是很不满意,觉得做不上100万就是失败,垂头丧气,为此搞了几次狼狈收场的大跃进。后来被盗号团伙用木马连续攻击,数据掉到了20万,我绝望了,辞掉CEO,放弃这款一手创建的产品

那时以为离了我这个创始人,产品很快死掉,没想到继任CEO经营得法,数据虽然没有大的提升,营收计划却很顺利,获利颇丰,好几年前听说估值已过亿。回想起来,我做得虽不成功,倒也不算失败,从零开局奠定基础,只可惜过高的期待值压垮了自己,不能循序渐进。

背景:

2006-2008,进门户做内容总监,失败,唉失败,回忆那段时光总是会不能自控地脸红起来。“努力,平庸,盲目”,是我对昔日郭总监的评语。奇妙的是,当我离开内容岗位,转到产品岗位之后,头脑冷静下来,才明白了应该怎样做网络媒体,却是为时已晚。

失败经验之三:

我做网媒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方向感。不仅仅是我,当时大部门普遍缺乏方向感,曾经有过三个全局性的内容战略,最后都成了“呵呵”。我在大环境下随波逐流,盲目跟随KPI,结果章法散乱业绩平庸。搞清楚大方向固然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但你做到部门总监这个位置,方向感不好,哪有脸哀叹命运多蹇。我所在的门户作为市场追赶者,每个人都在狂热地幻想弯道超车,弯道也可能是越走越远的岔路,相比起英雄史诗般的扳平反超,走岔路的概率其实更大得多。而我的同僚中,有和我一样随波逐流的,也有极少数人找到适合自己部门的策略,遂脱颖而出。

背景:

2008-2012,我在门户内转型做产品。当时觉得自己运气不错,既保住了总监的位置又有转型的机会。我先创建了一个产品部,从架构上来说注定背黑锅的部门,后来调动出去管相册部门,做摄影社区。从媒体转型产品花了艰难的三年,直到第四年,我写博客的名声远比做产品更好,真他妈丢人——虽然我做的产品并不烂,但还是恼羞成怒。

失败经验之四:

当时以为平滑转型运气不错,事后来看却是个中空的陷阱。我算是个适合做产品的底子,如果直接上一线,什么脏活苦活都干,只需要半年到一年估计能转型成功,在总监座位上却花了整整三年时间——百无一用是官僚。产品经理这个行当,必须具备大量的一线经验,在一线才能找准感觉,以至于我现在还待在一线舍不得走,自己做调研,自己画原型,自己跟UI与RD磨合,自己做测试,而不是矜持地微笑着,在会议上听取下属的报告。

失败经验之五:

对于产品经理的个人成长来说,快速迭代是最重要的事情,你的想法(或别人的想法)能快速变成线上产品的一部分,从手感和数据中验证你的预判,才能提炼为所谓的“产品感”。如果做不到快速迭代,成长环境就很糟糕。

对此,我有切肤之痛。别看我的Title是部门总监,在大公司体制下,我能调动的程序员相当有限。前前后后零零碎碎,起码有一年多的时间,项目推进缓慢,我几乎是在坐冷板凳,特别有耐心地等着原型被研发出来。时间浪费如此惨痛,可我还是赖在门户不走,觉得“明天会更好”……说白了只不过是贪恋总监这个Title,宁肯虚度光阴,也不敢踏出去面对未知的风险,哄自己说“在安逸的环境里完成修行再出发吧”。

这太可耻了。

失败经验之六:

当我以为自己想明白了,平媒技能和网媒技能是两回事,自己平媒做得不错,网媒未必有天分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做产品其实也分三教九流。

比如说,我自己只是个普通的拍照爱好者,烧器材,没情怀,我并不真正理解摄影青年的内心世界。

比如说,我这个人厌恶社交,排斥与陌生人对话,很难做好强互动的社区类产品

然后我跑去做摄影社区……

结果是产品并不烂,中等水准吧,但也红不起来。我在架构上犯了不少错,虽不至于翻车,却浪费了试错的时间,让本来就很窘迫的研发资源捉襟见肘,把研发变成一场持久战。由于研发进度缓慢,我还错过了09-10年,在PC端做社区最好的时机。

摄影社区是我管理的门户项目中,感情投入最多的一个,遭受打击最大的一个。

有人说,你应该做一行,爱一行,把自己变成这个领域的专家。其实,爱好是勉强不来的,内心真诚的挚爱,同好之间言语投机的欢愉,都很难通过后天培养而来。你原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可以做好什么样的产品。优秀的产品从根源上来自创始人在这个领域独特的理解与想象,他的直觉与品位,武断与偏执。

背景:

2012至今,我再次踏上创业之道。快三年了,既没有一炮而红,也没有黯然倒闭。现在还不是总结这段创业经历时候,只说说失败经验。

失败经验之七:

我不适合做CEO。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一点。我也不是为了做CEO而创业的,但不牵头创业,就完全没机会做我喜欢的旅行产品。和叶公好龙的摄影不一样,我是真喜欢旅行,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在我不适合做CEO的种种理由中,最致命的一项,是我生理性地厌恶社交。这让我交往极窄,人脉极浅,以至于无法招聘到中层或者更高级别的核心成员。蝉小队有相当优秀的一线成员,也有全员在一线工作的好传统,但我还是需要更强的大能者加入,弥补我个人在能力与视野上的短板。这样的核心成员,靠我唯一擅长的“微博招聘”是完全吸引不来的,于是我的短板持续拖累着产品发展。甚至于,我多次想过不做CEO了,把位置让给合适的人,我分管产品与内容就好……这其实是个笑话。如果我连下一个合伙人、COO、或者XX总监都找不到,难道让出CEO就有大能者含笑渡海而来?

摊手,还得靠自己的产品能力把局面撑大一点,才有可能吸引到大能者吧。

失败经验之八:

第八条,其实是总结以上七条经验中最重要的东西。

我的好基友,泰尼大叔,在喝咖啡聊天的时候最喜欢跟我说:“你不必认定自己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不坚持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就一定不行呢?”

我跟他在这方面是两个极端,他认为一切皆有可能,不必自我设限;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顺风逆风之路。

你的个性,爱好,天赋,决定了你命运中的风向。

拿我举例子。一开始就提到过我的“文字不错,审美不错,条理性不错,创造力不错”,所以适合做平媒;再加上热爱产品,这就具备了做产品经理的基础。即便如此,能做好什么样的产品,还会受到个性与爱好的影响。比如我厌恶社交,做社区肯定不行,做工具与内容产品倒还不错。

因此在我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也只有CBI编辑和蝉游记创始人这两样拿得出手,别的都黯淡无光。天了噜,1995年大学毕业后,我用了5年时间发现第一条顺风之路“平媒编辑”,离开平媒后,又用了10年才发现第二条顺风之路“带独立小团队做内容产品”。按此折算,工作20年来,逆风颠簸的时间竟有15年之久!

一个人认清自己究竟得有多难呐。

番外篇:

有人说,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完全没有必要去拼天赋。

对此我倒是看法不同。

在你有天赋的方面,更容易取得进展,细小而绵延的成就感才能激励着你坚持下去。如果缺乏天赋,过程中的成就与激励不足,则坚持的耐力不足,很可能半道而废。

这里的天赋,并非指“卓越的才华基因”,而是你比中位数更擅长,更容易克服困难从而获得乐趣的领域。人人皆有天赋,只是或多或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些失败经验  失败  失败词条  一些  一些词条  经验  经验词条  一些失败经验词条  
产品

 Scrum开发的失败经历及心得

本文作者回顾了自己一次失败的Scrum开发经历,总结了如下问题及改进方法,望对后来者有帮助。背景公司是一家初创公司,因为新业务需求:另外两个部门需要开发互联网产...(展开)

产品

 运用产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可不要小看了产品思维,其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产品思维来解决。问题:如果你住在一个很偏僻、落后的村子,离你们村子5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湖,你和你们村子里面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