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有“产品体验报告”这么个东西,还是在暑假面试阿里实习生的时候。当时HR姐姐眉飞色舞地说,有个小伙子拿着200份体验报告,成功去了腾讯微信事业部,你看,你说你喜欢互联网,证据呢?我立马怔住跪舔,从此把体验报告奉作神品。
以后每次面试,都想到要带个体验报告,最长的一份天天动听的报告,写了足足一个星期。期间也查了很多写作的方法,把知乎、百度、谷歌所有能搜到的都查了个遍,方法暂不祥述,得另开一篇了。写的越多,越觉得自己了解的太少,自己本身是一个用户,却要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码字,其中有这么几个矛盾:
① 如果单纯站在用户的角度,只有少数问题是普遍的、优先级别高的,而这些问题都显而易见,工作人员肯定门儿清,体现不出价值。
② 从打算写产品体验报告开始,自己就不是用户了。凭自己的感觉指出的问题,如果不加调研,很有可能太边缘,凭空创造“用户需求” 。
③ 过分抠细节的“好”和“不好”,而没有标准,没有数据、理论支持,连自己都很难说服。
④ 如果强行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自己又没有产品的数据和执行的历史,方向功能之类,只能瞎猜。
综合上面这些原因,写的报告就会显得很幼稚。
嗯,好,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哈哈,咱从定位方面考虑一下。
① 面试的时候有谈资
② 让面试官能看到我的努力
③ 培养产品感觉
④ 锻炼文字表达能力
⑤ 给跟我同样情况的小伙伴们指条路。
体验报告受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人员,如产品经理;另一种是产品用户,报告相当于介绍测评。那我写的报告偏向于哪种呢?如果是第一种,得不到太多的关注,关注数多了可以丰富简历呐;如果是第二种,体验过于表象了,只能停留在表现层,写不出有质量的内容。
真纠结。我选择两种都写吧(づ ̄3 ̄)づ 以后两种分开写。下面讨论受众是面试官的报告。
用户的需求:面试官看一个报告的时候,想看些什么?
① 文字表达能力
② 表现形式是否清晰
③ 对产品的了解程度
④ 思维方式
⑤ 有没有眼前一亮的分析
这么说来,体验报告还是形式重要啊。。内容能切中要害的几率太小,人家做这个产品这么长时间,我一个新人,用一个星期写的报告只能管中窥豹啊。不过不行,我怎么能这样就放弃了(づ ̄3 ̄)づ,说好的眼前一亮呢,该详细的还是要详细。
用户场景:看报告的时候他们在干嘛?
① 办公室,用电脑,抽出时间看看求职者的报告。“抽出时间”也是碎片时间啊,唉,还要简洁明了,结构清晰,友好看脸。同时还要保证阅读环境良好,在线的要稳定,格式不能乱,找靠谱的网站。我试了简书、豆瓣、LOFTER,对产品体验报告这种文档的支持都不好,Google docs体验最棒,但是万一面试官没有翻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