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意在通过对当代中国民众的共性和心态上的思考,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考量和设计web产品的用户体验。之所以称作“小议”,一是因为“国民性”这个题目很大,也很敏感, 几篇文章无法说尽;再者本人阅历有限,个人观点的bias难以避免;同时,也希望引发大家的一些反思。而“Web设计”则指网络上的用户体验设计的各个方面(图1)。
图1:用户体验的4个元素
前言
国民性这个议题,自然没有那么简单,泱泱大国、数千年历史、十亿以上的人口,追述到漫长的封建时期,更有阶级上的区分;但也没那么复杂,翻一翻上世纪30年代写成的《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发现就是在描写自己和身边的人。80年代谈起中西方差异,大多人会说,“中国人比较保守,外国人比较开放”,现在偶尔也有人这么说。看看杜蕾斯的官方网站吧(图2),大陆版的轮播广告比其它版本的更大,文字内容相当直白,同时国人对于这种图像和文本早已习以为常,可见在某些方面已经相当“开放”了(但所有图片均采用欧美模特的照片,还是有“含蓄”的一面,毕竟是跨国公司的官网嘛,不能太“赤果果”)。
图2-1:杜蕾斯官网大陆版(截图时间:2012-09-17)
图2-2:杜蕾斯官网法国版(截图时间:2012-09-17)
图2-3:杜蕾斯官网澳洲版(截图时间:2012-09-17)
图2-4:杜蕾斯官网香港版(截图时间:2012-09-17)
文化差异和民族性格是渗入到思想、社会、言论、行为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无法用简单的保守或开放几个字来概括,对web设计的影响也不只是图片选择、文案基调上的差异。
一、喧嚣
关键词:热闹、拥挤
中华民族并不是一个开朗热情的民族,却是一个喜好热闹的民族。从逢年过节之际的烟花礼炮、婚丧嫁娶的锣鼓喧天,到对热烈的大红色的钟爱、对满汉全席的津津乐道,无不展示出中国人追求视觉、听觉、味觉等多角度多方面的热闹甚至喧闹的热情。
在web设计上,活动页面视觉冲击力的重要性自不必说,最受争议的便是各大门户网站首页的喧闹程度,饱受争议。最近无意中看到一个小文《为什么中国的网页设计这么烂?》,语言比较偏激,引发了很多讨论,其焦点就是门户网站内容的繁多和视觉噪声的干扰。比起很多国外网站的清爽简洁,国内这些网站确实内容比较紧密,动态效果和浮层也很多了,但是作为重要传播媒介,网站的受大环境影响和支配的,生活环境的拥挤和喧嚣必然对网络视觉环境和公众浏览习惯造成影响,同时国人对information overload(信息超载)的承受能力远远超出地广人稀环境下生长的国外友人(图3)。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环境还将持续很久。当然,吸引流量、保证广告收入等原因也是关键因素。
图3:生活环境的差异和web环境的差异——海南的沙滩vs.澳洲的沙滩,新浪首页和澳洲最大门户网站之一NineMsn
但是,生活环境和用户习惯的影响不可能是绝对的,国外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的内容也是不少的,很多排布也很密集,这是网站的类型、受众、商业模式等因素决定的。不同是大多国外网站比较“安静”,视觉上没有那么刺眼而已。图4是yahoo.com 和 yahoo.com.cn的截图,IA(信息架构)和整体视觉风格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中文版页面较长广告较多,视觉焦点在动态广告上,英文版的图片是“静态”的。
图4:yahoo.com 和 yahoo.com.cn(截图时间2012-09-18)
关键词:看客心理
提到看客二字,我们先不提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有一个老笑话很生动的描绘了国人喜欢看热闹的习惯:大街上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群人在看热闹,一小伙子挤不进去,急中生智,大喊一声:快闪开,那是我妈!看热闹的人让出一条道,小伙子挤进去一看,躺在地上的是一头猪。相比活过一定时间的国人都见过几次这样的场面:熙来攘往的马路上聚拢着一群人,全都站在的看着某个或某些个被车撞倒的人在地上挣扎,或者两个撞车的司机互相扭打,或某个准备跳楼的人在高楼上徜徉。“袖手旁观”“幸灾乐祸”两个词及其生动的描绘了这些既不施以援手也不愿意离开的看客的形象。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这种现象毫无减少的趋势,证明了这一国民性的根深蒂固和持续发展的潜力。
针对这一特点最明显的设计就是msn、QQ、迅雷等等软件每天登录时弹出的“每日焦点”的内容和信息架构,占据最醒目位置的永远是关于某个女明星走光或离异、某个名人被杀或坐牢、某个网络红人猝死或爆出特殊视频等等八卦话题,而且90%是负面信息(图5)。老百姓喜欢看八卦很正常,健康美丽的性感女子也确实赏心悦目,但是长年利用喜欢“看人倒霉”心理,用及其低俗无聊的负面新闻吸引眼球获取流量,就有些污染网络环境之嫌了。
图5:满足看客需要的低俗新闻占据了大量弹出新闻页面(截图时间2012-09-18)
一些比较:
07年的时候我曾经跟踪过中国、瑞典、意大利和英国的新闻网站半个月的时间,每天收集各个国家较为常用的网站首页并进行比较,统计首页中各类新闻所占比例,以及国内、国际新闻的比例(参考表1,2):
表1:所选的中国、瑞典、意大利和英国的新闻网站首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三个新闻类型(社会、政治、经济、娱乐、体育)
表2:四个国家网站首页国内和国际新闻的占比
中国我选择的是比较严肃的《新华日报》和《南方周末》。《新华日报》突出国内大事(和报纸的内容架构类似),《南方周末》则时常把关于国内社会民生的负面新闻(如黑煤窑矿工、自然灾害)放在最醒目位置(图6)。展示弱势群体的真实境况、揭露社会黑暗面无可厚非,但是民众在心痛、抱怨、甚至咒骂之后,往往一切回归常态,不了了之,所以,媒体应该同时增加一些正面的引导,包括精神上和行动上的。
图6:《南方周末》网站首页(截图时间2007-12-05、2012-09-20)几年来风格有变,主要位置的话题类型不变,一直偏重国内社会负面新闻
瑞典和意大利则由当地大学生推荐的生活化报纸《Dagens Nyheter (Daily News)》、《Aftonbladet (Evening Paper)》和《il giornale (Newspaper)》《Corriere (Messenger)》(图7、8)。发现意大利人尤其钟爱娱乐新闻,占了三分之一之多,而瑞典的报刊话题比较均衡,社会、政治、娱乐新闻为前三名。
图7:瑞典的《Dagens Nyheter (Daily News每日新闻)》的网站首页(截图时间2012-09-18)
图8:意大利新闻报《il giornale (Newspaper)》首页(截图时间2012-09-18)
英国因为选择的是比较严肃和国际化的《泰晤士报》和《卫报》(图9),主页的主打内容大多是国际政治方面的新闻,特别的是体育新闻占14.89%,其它三个国家的前三甲都不包括体育新闻。
图9:英国《泰晤士报》网站首页(截图时间2007-12-15,2012-09-18),现在的版本倒是没有五年前的清爽了
在色彩上,国内的两个网站相对偏爱大蓝、大红的颜色,对比度也更加明显,这一点正与刚刚讨论过的喜欢热闹的国民性密切相关(图10)。
图10:新华网首页(截图时间:2007-12-10、2012-09-18)。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南方周末已经改用当年Times的主色浅灰色,而新华网延续了传统的红蓝色调。
二、无序
国人对于秩序、规则甚至法律的态度层次比较复杂,相比之下严谨的德国人和刻板的日本人显得似乎有点头脑简单了。曾有人戏言如果当年韩非子不是被妒忌他的李斯害死,中国现在就是法制社会了。这是玩笑话,但是中国千年来道德约束和集权统治的影响远远大于法律制约,这是事实。拿我们每天必须面对的交通来说,机动车常常突然出现在人行道,电瓶车在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行人则在不同车道上悠闲地漫步。这种无序的状况一方面是法律的不健全和执法的不严谨所致,更重要的是国人普遍没有遵守秩序、维护法纪的习惯,而更多的是如何利用漏洞和缺乏监管某私利,或是成为凌驾一切规则之上的特权阶级,因为另一方面,等级森严、过于注重个人私利(同时不愿别人得到的利益高于自己的)、无社会责任感,也是国民千年来的特性。
真实社会的无序性导致了虚拟生活的无序,我曾经为多个不同类型的网站和在线系统做过可用性测试,其中一个屡见不鲜的问题就是缺乏统一性,只要产品的结构层级变深或变宽,最基本的导航的统一就十之八九无法做到,更不要说步骤条、字体、文字缩进、间距、翻页、按钮等其它细节。随手翻了一下京东商城,头部的导航就不一致(图11):
图11:京东商城首页和团购 的顶部导航(截图时间:2012-09-11)
无序还表现在项目规划不完善、责任不够明确、工作缺乏严谨流程,这些经常导致某些必要而不常用的页面内容缺乏及时的更新和维护,或是因为更新内容超出最初设计时的承载力而造成结构混乱。一个经常被忽略的页面就是帮助资讯页面,比如新浪免费邮箱改版后帮助中心并未做细节上相应的更改,虽然整体结构没有大变化,但个别应用还是会出现无法找到的情况,比如App应用,帮助中心中的截图是旧版的,现在已经无法根据帮助信息找到应用的入口了(图12)。
图12:新浪帮助中心中免费邮箱部分与目前的版本不一致,已无法根据截图找到相应应用
好在大多互联网产品虽然更新改版频繁,但大多功能和大致IA不会一次变化太大,国内网民也已经习惯了这种不对应的问题(善于忍耐也是国民性的重要一点)。相信随着互联网行业的突飞猛进,国内大部分网站和互联网产品的内容更新会越来越及时和准确,为用户提供更完美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