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到底什么是赋能B端的本质?从T2B2C到B2T2C还是C2T2B(一)

为什么用户体验的本质是向C而B,而不是从B于C。

我和很多朋友讨论过B端服务的本质,各抒己见,但并不能像人们对Amazon贝佐斯对零售的用户体验本质的总结一样,让人信服。

先说我自己思考的结论:B端赋能的本质,应该是要从用户和销售两个角度来看,用户方面讲究用户体验的本质,销售方面讲究销售服务的体验。

当前阶段的B端行走路线图是双轮驱动战略,未来很可能和互联网企业一样,走三级火箭模式。就双轮驱动而言,用户体验的本质是向C而B,而不是从B于C。销售服务的体验应该是社会价值。

这是结论,我将用三篇文章分享下自己浅显的理解,这是第一篇,是引子,即:为什么用户体验的本质是向C而B,而不是从B于C。

服务B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两年多,最近又看了普华永道的一个报告,多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供大家喷喷,找找方向。

上图是普华永道2018年7月份的一个报告,读完已久,但并未能解答我的疑惑。最近在算法方面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加上在整理自己的“3Design设计模式”时,诸多思考一起,有了新的启发,分享出来,一起讨论。

在3Design设计模式中,我认为3Design结合技术发展,对未来最大的影响是:人机共生带来算法隔离(后面会用一篇文章专门介绍TA)。

也就是说,算法开始作为人的第二层皮肤,学会护主,开始保护人类,或者更具体的说保护单个人。TA会是在B端供给侧和C端需求侧中间,形成一个新型的物种,我们暂且叫算法隔离层。

什么意思呢?

企业的广告和服务的推荐,算法不认可,就无法推荐到用户面前。而算法做这一切的目的,是处于真正意义上的保护这个人,那怕一开始,有所误差。

从某种意义上,不符合算法“需求”的服务,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和十多年前Google的拉里佩奇说“不被Google爬取的网站,将在这个地球上消失”何其相似?

对,其实算法隔离一直存在,Google的检索时代就存在,但当时的算法一直没有像今日,紧紧包围个人和社会。现在的算法已经从PC的浏览器,全方位渗透到人类社会,人类制造的最大算法机器就是超级城市,就是当下最火的所谓的智慧城市。

这对企业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为了服务人,企业发明了算法。但为了尊重和保护人,算法开始“挑战并屏蔽”企业。

这将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状态,你用来谋取商业利益的手段,开始屏蔽你,反抗你甚至让你从星球上消失,而这一切出发点和你设计他的原点,是一致的。这对新生代而言,也是机会空前的。因此,抛弃存量,敢于归零,是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这时候,B端服务的本质,才若隐若现。算法隔离层才是真正控制B与C之间的唯一通道,但这个通道最后掌握在谁的手里?尚未可知。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短期的算法都是以普华永道报告中所谓的T2B2C模式实现服务于人的,道理非常简单,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可以穷尽所有的IAB(泛指所有科学技术)领域的底层技术积累,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有足够的财力,可以“买”来所有的技术能力。但市场需要,用户需要。

一个非常简单的常识性结论:AI领域所有能力,全世界就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拍胸脯说我全部OK!因此B端赋能很可以依次走:近期T2B2C模式、中期B2T2C的模式、长期C2T2B的模式。第一个T是技术企业,第二、第三个T更多的是隔离层生态企业,主要是生态本身很可能不生产技术能力。

也因此,很容易得出B端赋能的本质。理解B端的核心是理解C端,向C而B,而不是从B于C!

如果你的客户是零售,用户体验的本质是多·块·好·省,那站在C端看B端,解决问题或许就轻松很多。这是B端技术企业需要面临的,一个很无奈但又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要想服务好B端,先要有一群服务C端的人才。

全文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启发。下一篇,我们讨论近期T2B2C模式、中期B2T2C模式、长期C2T2B模式可能的机会。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本质  本质词条  端的  端的词条  到底  到底词条  还是  还是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设计

 为客服自动分配客户的总结

在客户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客户的归属问题,只有归属明确,后续的跟进才有保证。本文厘清了客户与客服的分配问题,能够帮助产品经理在设计不同客户产品时,起参考作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