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从Web到App:多终端设计中如何实现全场景满足用户需求?

互联网产品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通过多终端的无缝连接、全场景满足用户需求,从而抢占用户的时间和心智以达到商业目的。不同终端所具有的特征各异,因此同一产品在开展多终端设计会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决定了用户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本文将试着从App、Web两个终端给出一些设计思考。

一、App和Web的区别是什么

App和Web之间的区别,回归到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可以从操作方式、屏幕尺寸、网络等基础硬件及其属性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Web的特点有“定时”、“固定地点”等;App的特点有“碎片化”、“任意使用场景”等。

APP和Web的基础属性

二、App设计与Web设计的区别是什么

通过对App和Web的基础属性之间的比较,在设计层面上,不同的属性所采取的设计策略是不一致的,两个终端之间的差别在设计师群体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设计师从屏幕大小上去区分设计差异:app你需要思考怎么去除才能让塞不下的屏幕能塞下必要的东西,web你需要思考怎么才能增加些东西让空荡的屏幕不会显得太空荡”。

也有的设计师试着从菜鸟和老手的技艺去区分设计方式:对新手来说一个界面大一个界面小,对中手来说设计范式和使用场景不一样,对高手来说都一样;还有的设计师从发展趋势上认为:发展到最后应该都是一样的,现在就是大脑延伸操作媒介的不同。

App端设计 VS Web端设计

三、对于同一个产品,App设计和Web设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通过对比基本属性和设计观点,App和Web的一些特性与设计产生了关联,可以进一步发掘:对于同一个产品,App和Web的设计区别是什么?

产品App端 VS 产品Web端

以苏宁易购为例,在App和Web两端的设计存在很大差异:App端更多的是提供清晰快捷的入口;Web端不仅提供入口,还要采用绚丽多彩的视觉元素吸引用户进入。

同一个产品在App和Web出现设计差异,从商业诉求上追踪,决定了这种设计差异来源于用户需求,而需求决定了产品功能,功能衍生出设计形式。

引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斯·沙里文的一句名言:形式追随功能。

因此,针对App和Web的设计差异可以从用户需求角度继续深入发掘。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时间被碎片化分割,导致用户需求出现“场景化”这一典型特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构成场景的必要元素,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用户群体在特定的地点发生特定的行为事件。针对产品的设计,场景赋予其意义。

一杯咖啡,在星巴克,赋予以商务;在书店,赋予以闲暇;在阳光明媚的清晨,赋予以元气;在连绵阴雨的窗边,赋予以温暖;

……

一杯咖啡在不同场景下的意义

追本溯源,两个终端在本质上是用户所处“环境”的不同——即“场景不同”造成了App端和Web端的设计差异。

例如:OA产品,在办公室、出差途中、家里这三种典型场景中,用户对于OA产品的期望是不一样的,这种期望由用户心理与用户需求交织产生。

因此,对于同一产品的多终端设计形态,可以分三部分来思考其差异:用户心理、用户需求、设计侧重点。

四、用户心理

不同场景下,用户心理是不同的:

画图正嗨的时候,产品经理跑过来说有个需求要改。

访谈过程中,开发和测试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晚上加班到12点,终于把明天要提交的图改好了。

评审的时候,大佬们纷纷对你的设计竖起大拇指。

出现以上四种场景,用户的内心活动是什么?

面对不同的场景,用户的心理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用户心理状态切入,可以针对App和Web的产品定位、架构、功能等方面定义设计差异。

关注用户心理

五、用户需求

不同场景下,用户需求是不同的:

连续一个礼拜天天加班到12点,礼拜五下班。

20号收到工资卡的短信。

宅家里打游戏,中午肚子饿了。

夜深人静,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

在以上四种场景下,用户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在不同的场景中,用户的需求是不一致的,可以从这种场景下特定的用户需求入手,去区分App和Web需要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

关注用户需求

六、设计侧重点

不同场景下,产品设计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在家用的水杯和在公司用的水杯。

卧室的被套和酒店的被套。

线上的商品展示和线下的商品展示。

航空公司的飞机和私人飞机。

经历以上四种对比场景,用户的体验差异是什么?

这要求设计师具备强烈的同理心,从用户心理和实际需求出发思考:如何平衡用户需求和现实情况?同种需求在不同场景中最合适的实现方式是什么?都需要设计师去找出差异并重新定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终端  终端词条  场景  场景词条  满足  满足词条  需求  需求词条  实现  实现词条  
设计

 90后用户形态研究(第二期)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90后的用户形态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今天一位华为的同学提意见说,“分析的过程是有帮助的,不过感觉不够深入”。于是有了这篇90后用户形态研...(展开)

设计

 我理解的产品经理

本文,我从一个新手的角度去记录我所理解的产品经理是什么。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从一个没有UED支撑的从业者所思所想出发,肯定会有错误,欢迎批评探讨。前段时间千鸟写U...(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