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移动端设计模式的误用

如果你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你一定会认同一点,受他人启发并不是在抄袭UI设计。这是一种最佳的研究实践。它也要运用各种设计模式,也要遵循设计规范,也需要确保选择用户熟悉的模式来建立可用的界面。

有些人可能会说,死守规范和模仿他人会扼杀创造力,终将有一天,所有应用都长一个样。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我注意到另一个问题。习惯于最佳实例可能会让你盲从Google/Facebook/Instagram/还有你最喜欢的应用,误以为他们的设计目标与你的相同,你却未对此产生质疑。下面是一些被认为(或是曾经被认为)是最佳实例的模式,但未必如你初见时所认为的那么好。

1. 隐藏式导航

至少有五十万篇关于汉堡菜单的文章,多数都是设计师写的,为此展开激烈争辩。如果你对此一无所知,可以读读这篇或者这篇。但简而言之,讨论点并不是这个图标本身,而是将导航隐藏在一个图标中。

侧滑菜单非常灵活,使用也方便。

这个解决方案对于设计师很有诱惑力,方便快捷:你不用操心有限的屏幕空间,把整个导航塞进默认隐藏的滚动层里就可以了。

但是,实验显示,用一种更加可见的方式展示菜单项,能够提升活跃度、用户满意度、甚至收入。这就是为何所有大公司都在舍弃汉堡菜单,让最重要的导航项持续可见。

YouTube导航的变革,Luke Wroblewski注

如果你的导航很复杂,将其隐藏并不是友好的移动端做法。为它排个主次才是。

2. 图标,到处都是图标

由于屏幕空间有限,另一个看似无需动脑的节省空间的方法,就是把文字尽可能都换成图标。象形图标占用更少空间,也不需要翻译,毕竟人们对这些都很熟悉,对吧?而且其他应用都在这么做。

脑中带着这样的假定,应用的设计师有时就会把功能藏在一些难以辨识的图标里面。例如这个,在Instagram中你可以通过这个图标直接发送消息,你能猜到吗?

或者假设你从没用过Google Translate,点下面这个图标你觉得会是什么功能?

有个常见的错误,就是假定用户都熟悉这些象形图,或者愿意花时间探索和学习它们的含义。

Bloom.fm难以理解的标签栏。

如果你认为在图标上加上悬浮气泡会让它更易用,那你就错了。即使你是Foursquare,用户无论如何都需要学习使用。

Swarm中的图标提示。

这不是说根本不应该用图标。 有许多人们相当熟悉的图标,其中多数都表现一些常用功能,例如搜索、播放视频、邮件、设置等等。(但用户仍然会感到不确定,例如,点击心型图标时究竟会发生什么。)

有些图标多数用户都认识,这些可以作为通用图标

但是,复杂且抽象的功能总是应该带有适当的文字标签。在这种情况下,图标仍然有用,因为它们提升了菜单项的显著性,也为应用增加了一丝亲切与个性。

Pixelmator的导航

基础功能用图标可以很有效地展现,但对于复杂的功能,应该带上文字标签。(如果要用图标,一定要做可用性测试。)

3. 基于手势的导航

苹果在2007年推出iPhone时,多点触控技术成为主流焦点,用户了解到他们不仅能够在界面上点击,还可以放大、捏合和滑动。

手势在设计师群体中盛行起来,有许多应用都带有实验性的手势控制。

Clear应用中的手势导航。

就像把导航藏在图标中替代文字标签,手势有时候对于需要节省屏幕空间的设计师而言也极具诱惑力。(“不应该有删除按钮,人们左滑就行了。或者右滑也行,这个我们来决定。”)

关于手势要知道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它们总是隐藏的。人们需要记住它们。就像汉堡菜单那样:如果将某个选项隐藏起来,使用它的人就会减少。

而且,手势与图标有同样的问题:有些通用手势大家都掌握了,例如点按、缩放、滚动。还有一些手势每个应用都不同,需要探索和学习。

但不幸的是,多数手势在不同应用中,都是非标准且不统一的——这仍然是触屏界面设计相当新的一个领域。甚至简单如滑动手势,在不同邮件应用中也不一样。

在苹果的邮件应用中右滑,会显示出标为未读选项。

同样的手势在Mailbox里却是归档邮件。

还有,想一想,摇晃手机可能既是撤销(iOS)又是发送反馈(Google Maps)。

不要忘了手势是隐藏式的控制,你的用户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才能记住。除非你是Tinder,那你或许可以为全世界定义右滑的意义——但也仅限于你应用中至关重要的某个概念。

4. 首次使用的教学引导

首次使用,最近一个火热的用户体验议题,指的是用户与应用的第一次接触。在许多例子中,这就是指显示一些教学引导层,向用户说明应用界面:

dcovery中的教学引导。

为什么这是个糟糕的方案?因为多数用户会跳过你的介绍;他们只想立刻上手。即使他们注意到你的教程,通常也转瞬即忘。(尤其当界面信息太多时。)最后这点也很重要:加入教学引导并不会使界面更直观。牢记这一条:

用户界面就像一则笑话,如果你非要解释它,就不好笑了。来源:Startup Vitamins

首次使用的流程还可以用许多其他方式来设计,或许对用户更加有用。例如Slack,用了主界面来营造环境氛围。他们做了自我介绍,重点阐述了它的好处,而非界面与功能。

有一种更加有互动性的方式欢迎新用户,渐进式。Duolingo没有解释应用的功能:它鼓励用户打开,在选定的语言中做一套快速测试(甚至都不用注册),因为人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最快。而且它也是一种更吸引人的方式来展现应用的价值。

还记得滑动手势在Mailbox中与Apple Mail里不同么?这就是它如何渐进式引导的:用户会看到一系列引导页,在实际使用应用之前,他们要在其中试着操作每一个手势。

在设计半透明层上的教学引导之前,停一停,思考一下用户首次打开的体验会是怎样。要重视环境。多数情况下,总有更好的方式来欢迎用户。

5. 有创意但不直观的空状态

空状态非常容易被经验不足的设计师忽略,但是,它是应用整体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

有时候设计师把错误信息和空状态当作挥洒创意的画布。

例如Google Photos的这个空状态界面:

Google Photos中的空状态。

第一眼看觉得很棒,对吧?遵循规范,层次分明,还有漂亮的插画。

但再看一眼,有一些奇怪的东西:

如果都没有相片集,为什么还要一个如此突出的搜索按钮?为什么要在空无一物中搜索?

第二明显的元素——插画,却显然是不可点击的(尽管许多人会试着去点)。

提示说我应该寻找顶部的“+”按钮,这太尴尬了。为什么提示本身不带有添加按钮?这就像是在说“点击继续按钮继续”。

上面的这个空状态并没有帮助用户理解环境:

相片集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

为什么我没有相片集?

我该怎么办(我该做点什么吗)?

说到创造力,有时候少即是多。下面的空状态在实用性方面表现就非常好。(我们暂且忽略“现在点击下方按钮”的说明。)

Lootsy的空状态。

别忘了空状态(类似于网页的404页面)不仅仅关乎视觉美学与品牌个性。它们在可用性方面还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要让它们直观易懂。

质疑一切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设计模式与最佳实例仍然是你的良师益友。但要牢记应用和用户是不同的,某种解决方案可能在一个应用中大放异彩,在你的应用中却一败涂地。这不是普适规律。而且,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一个应用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研究。

权衡、测试、验证——别怕违背规范,只要那样做更有意义。

 

原文链接:https://medium.com/@kollinz/misused-mobile-ux-patterns-84d2b6930570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移动端设计模式的误用  误用  误用词条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词条  移动  移动词条  
交互文案策划

 好文案为什么越来越少?

01我仍然会举这个例子。看一看你的大楼。当你仰慕它的后现代细部和亮闪闪的大理石外墙,做一做下面这个简单的试验。试试爬门口的那段阶梯。试用电扶梯。试试你能不能进电...(展开)